当前位置:首页 » 完美传奇 » 爱如传奇

爱如传奇

发布时间: 2021-03-11 10:41:52

Ⅰ 单篇传奇是如何写爱情故事和表现妓女生活的

单篇传奇描写爱情故事和表现妓女生活的。秦醇的《谭意歌传》写谭意歌和张正字曲折的爱情故事。结构和描写明显地受唐传奇《霍小玉传》的影响,但以团圆结束。张实的《流红记》,根据唐代“红叶题诗”典故渲染成篇。写书生于祐在宫墙外御沟中拣得一片红叶,上有宫女题诗,后来得此宫女为妻的故事。柳师尹的《王幼玉记》写王幼玉流落风尘,爱上柳富后一往情深。经过种种曲折,最后忧郁而死。这些作品里的妓女大多是歌颂对象,作者总是赋予她们多才多艺、貌美多姿、感情真挚等美好的外貌、性格和感情,在她们身上倾注着同情。具有对历史和现实的批判意义。

Ⅱ 如果我爱上了一个爱玩传奇的男生下场是什么

说句实话我也爱玩传奇,其实玩什么不重要,只要不玩物丧志,并且能在玩出点名堂那就更好,比如自己开服挣钱,并且最重要的他要爱你。。。。。。

Ⅲ 爱丝曼传奇官方网站

诗聂衙侍激逛//////////////
朋友圈子里面现在都在用这款。完全免费的!

Ⅳ 爱情传奇的古代作品

三大爱情传奇之一,作者白行简(776~826),白居易之弟,字知退,元和二年(807)进士及第,后历任左拾遗、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等职。
《李娃传》约作于贞元十一年(795),写荥阳生赴京应试,与名妓李娃相恋,资财耗尽后,被鸨母设计逐出,流浪街头,做了丧葬店唱挽歌的歌手。一次他与其父荥阳公相遇,痛遭鞭笞,几至于死;后沦为乞丐,风雪之时为李娃所救,二人同居。在李娃的护理和勉励下,荥阳生身体恢复,发愤读书,终于登第为官,李娃也被封为汧国夫人。
这是一篇以大团圆方式结局的作品,因为产生的时代较早,自不可与后来明清戏剧、小说中陈陈相因的大团圆收尾一概而论;但由于作者对这种以荥阳生浪子回头、其婚姻重新得到封建家庭认可的团圆方式抱着肯定和欣赏的态度,实际上便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小说前半部那段背离传统、感人至深的男女恋情,消弱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效果。 小说的精华在前半部,尤其表现在对李娃形象的塑造上。李娃年仅二十,是一个被人侮辱、身份低贱的妓女,一出场就以妖艳的姿色吸引了荥阳生,并大胆让荥阳生留宿,“诙谐调笑,无所不至”,表现得温柔多情。但她深知自己的地位与贵介公子的荥阳生是难以匹配的,所以当荥阳生在妓院荡尽钱财时,她又主动参预了鸨母骗逐荥阳生的行动,尽管她内心深处仍对荥阳生情意绵绵。此后,荥阳生流落街头、乞讨为生,李娃对这位已“枯瘠疥疠,殆非人状”的昔日情人不禁生出强烈的怜惜之情和愧悔之心,“前抱其颈”,“失声长恸”,并毅然与鸨母决绝,倾全力照顾、支持荥阳生,使他得以功成名遂。但直到此时,她也没对荥阳生抱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十分理智地提出分手,给对方以重新选择婚姻的充分自由。这种过人的清醒、明智、坚强和练达,构成李娃性格中最有特色的闪光点。 三大爱情传奇之一,与《李娃传》的由悲到喜不同,元稹的《莺莺传》由喜到悲,凄婉动人的描写了莺莺与张生相见、相悦、相欢,而以张生的“始乱终弃”作结的爱情悲剧的全过程,细致地展现了莺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深刻社会内涵的典型性格,塑造了一个冲破封建礼教樊篱、争取爱情自由的叛逆女性。
故事发生在贞元年间,男主角张生时游蒲州,居普救寺,巧遇暂寓于此的表亲崔家母女。其时蒲州发生兵变,张生设法保护了崔家。崔夫人设宴答谢,并命女儿出拜张生。可是她一再拖延,“久之乃至,”既“双脸销红”,又“凝睇怨绝”,一幅羞涩而不情愿的模样,表现出一个名门少女所特有的端庄、娴静而又娇羞、矜持的性格特点。张生惊其美艳,转托婢女红娘送去两首《春词》逗其心性。莺莺当晚即作《明月三五夜》一诗相答,暗约张生在西厢见面;但当张生如约来后,她却“端服严容”,大谈了一通“非礼勿动”的道理。这说明莺莺具有两重性格:既有青春的骚动、对爱情的渴望,又在道德礼教的自抑下一再犹豫徘徊。而深入一层来看则可发现,莺莺对于被抛弃的结局又是有预感的,她既渴望爱情,又对爱情没有把握,从而构成了她在行为上的一再矛盾和反复。一方面,对情爱的渴望导致其礼教之防十分脆弱;另一方面,对结局的担忧又使她在每次热情迸发之后表现出对张生的冷淡。莺莺与张生由相遇到结合的过程,既是一个情、礼冲突最后以情胜礼的过程,也是一个集渴望、担忧于一体,充满内心矛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终点,她恢复了青春少女的本性,主动去找张生,自荐枕席,体验到了自由恋爱的愉悦。然而接踵而来的打击,又使她跌入被抛弃的痛苦深渊。张生赴京应考,滞留不归,莺莺虽给张生寄去长书和信物,但张生终与之决绝,并在与友朋谈及此事时斥莺莺为“必妖于人”的“尤物”,自诩为“善补过者”。传文末尾对张生这种绝情的展示,于作者或有为张生“文过饰非”之嫌,而在客观艺术效果上,却起到了对爱情不专一行为的批判,产生了真正打动人心的悲剧力量。
这篇小说作于贞元二十年(804),其时元稹26岁。因传中所叙情事与元稹经历大致吻合,很多人便认为这是元稹的自传。这种看法是不妥的,因为传中既已托名张生,便有虚构成分,而且传中诸多精湛的心理、细节描写都早已具有高于现实的艺术美,莺莺则被刻划得“飘飘然仿佛出于人目前”(赵令畤《侯鲭录》),所以只有把它作为真正的文学创作来理解,才不致于损害它审美价值,缩小它的思想意义。 三大爱情传奇之一,《霍小玉传》是继《莺莺传》之后的又一部爱情悲剧,也是中唐传奇的压卷之作。作者蒋防,字子微,义兴(今江苏宜兴)人,长庆年间历任右补阙、司封员外郎,加知制诰,后被贬迁汀州、连州、袁州等地,约卒于大和年间。蒋防善诗文,但他之所以留名于文学史,却主要缘于《霍小玉传》这篇杰作。
小说中的霍小玉是作者描写最生动、最有光彩的人物形象,她原为霍王之女,只因其母是霍王侍婢,地位低下,小玉终被众兄弟赶出王府,沦为妓女。她与出身名门望族的陇西才子李益欢会之初,即已从以往的遭遇预感到自己“一旦色衰,恩移情替”的命运,因此“极欢之际,不觉悲至”,只求与李益共度八年幸福生活,而后任他“妙选高门,以谐秦晋”,自己则甘愿出家为尼。然而,残酷的现实很快粉碎了她的幻想,使她连这样一点微小的希望也难以实现。曾发誓要与小玉“死生以之”的李益一回到家就背信弃约,选聘甲族卢氏为妻。小玉相思成疾,百般设法以求一见,李益总是避不见面。最后一黄衫豪士“怒生之薄行”,将李益强拉到小玉处,小玉悲愤交集,怒斥李益: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慈母在堂,不能供养;绮罗弦管,从此永休。征痛黄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 这段义正词严的血泪控诉和强烈的复仇意绪,表现了一个备受欺凌的弱女子临终前最大程度的愤怒和反抗。至此,小玉性格中的温柔多情、清醒冷静已为坚韧刚烈所取代,但这坚韧刚烈中却渗透了无比的凄怨。小说写她说完这段话后,“乃引左手握生臂,掷杯于地,长恸号哭数声而绝”。这是悲剧的终点,也是悲剧的高潮,它展示给人们的,不只是一个多情女子的香销玉殒,不只是李益之流的卑鄙无耻,而且是整个封建等级制度的丑恶和封建礼教的残酷。
这是一篇妙于叙述和描写的优秀作品,作者善于选择能反映人物性格和心态的典型场景,用饱含感情色彩的语言加以精细的描写和刻划,从李益与霍小玉的初会、两次立誓到李的背约、二人的最后相见,无不婉曲深细,妙笔传神。即使对李益这一负心人物,作者也没作简单化处理,而是通过对具体情事的叙述描写,着力于揭示他在个人意志和家长权威对立中的内心矛盾和痛苦,写出他由重情到薄情、绝情,绝情后仍复有情的两重性格,既令人感到真实可信,又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此外,小说在语言的运用、气氛的渲染、枝节的穿插等方面都颇有独到之处,诚如明人胡应麟所说:“唐人小说纪闺阁事,绰有情致,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之传,故传诵弗衰。

Ⅳ 古代爱情传奇例子有那些

“开启鸿蒙,谁为情种?“古今中外,伟大的爱情都是一样的,缠绵绯彻,万众风情,似明月一般,照耀了多少后人的心田,令我们每每想起,都思绪万千,得到难得的震撼和精神的启迪。就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来重温一下那些传奇爱情的万种柔情,来凭吊一下那些已经逝去的“情深意重”。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凤求凰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个是被临邛县令奉为上宾的才子,一个是孀居在家的佳人。他们的故事,是从司马相如作客卓家,在卓家大堂上弹唱那首著名的《凤求凰》开始的:“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这种在今天看来也是直率、大胆、热烈的措辞,自然使得在帘后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并且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一见倾心,双双约定私奔。

当夜,卓文君收拾细软走出家门,与早已等在门外的司马相如会合,从而完成了两人生命中最辉煌一事件。卓文君也不愧是一个奇女子,与司马相如回成都之后,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地(这对爱情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大大方方地回临邛老家开酒肆,自己当垆卖酒,终于使得要面子的父亲承认了他们的爱情。尽管后世的道学家们称他们的私奔为“淫奔”,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日后多少情侣们的榜样。这之后还有一个事件值得一记:司马相如一度迷上了某才女,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这样的句子“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终使相如回心转意。

克娄巴特拉与恺撒、安东尼:爱情与权力的选择

举世闻名的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与罗马将军恺撒马克·安东尼之间的恋情甚至影响了埃及和当时世界的历史。

托勒密12世去世后,克娄巴特拉按父亲的遗嘱与亲弟弟联姻共同执掌权柄。由于姐弟反目,她决定借助罗马帝国叱咤风云的恺撒的力量。而恺撒出于巩固统治和从埃及取得酬金的目的,也认为促成克娄巴特拉姐弟重归于好是必要的。但当恺撒见到克娄巴特拉时,一下子被这位天姿国色、才华非凡的女人所倾倒,帮助她夺取了王位。后来,两人通过恺撒制定的一夫多妻制而成为合法夫妻,并生下一子。

公元前44年,恺撒死于反对派的突袭之后,克娄巴特拉感到失去了靠山,转而依靠罗马“后三头”之一马克-安东尼,用同样的手段赢得了有勇无谋的安东尼,再一次使自己王位稳固。她与安东尼共生三子。

然而在克娄巴特拉内心的天平上,王朝远重于爱情,在“后三头”另一巨头屋大维势力超过安东尼后,她放弃了安东尼,使其惨败。但是,年近40的她去并未打动屋大维,在软禁中结束了传奇的一生。

唐明皇与杨贵妃:长恨歌

杨玉环原为寿王瑁王妃,玄宗惊艳于她的美貌,但碍于她是自己的儿媳而不便明目张胆纳入宫中,于是想出个让杨玉环出家,脱离寿王,再以“杨太真”身份入宫的方法。从此杨玉环“三千宠爱在一身”,并于公元745年被册封为贵妃。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所谓“君王从此不早朝”,为了两情欢爱,可以把国事先放在一边;而从“一骑红尘妃子笑”的贼后面,我们看到玄宗甚至动用了他手中的权力来取悦杨贵妃,这样的做法出发点固然是为了爱,但皇帝毕竟是皇帝,他所做的一切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必然要牵涉到政治的东西。这使得他们的爱情洽谈室不可单纯,并最终敌不过政治: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玄宗匆匆出逃,发生马嵬兵变,杨贵妃被赐死,就算是皇帝也挽救不了自己心爱的女人的性命。他们的爱情虽以悲剧收场,但正如白居易所描述的那样,“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他们的爱情,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皇帝与妃子之间的感情,上升到了真正的爱的层次,这也是后人广为传颂其爱情故事的原因。

白朗宁与马莱特:诗意的爱情奇迹

1845年,长期瘫痪在床的伊丽莎白·巴莱特在英国诗坛声名鹊起,其地位已取代衰老的华兹华斯,而与丁尼生齐名。本来就钦慕她的诗才的白朗宁给女诗人写了一封信,大胆地对她说:“我爱极了你的诗篇——而我也同时爱着你……”。女诗人接到信后也给他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两人从此开始频繁的书信来往。在白朗宁的多次要求下,女诗人克服从不见生人的习惯,两人有了第一次见面。哪知三天后,抑制不住强烈感情的白朗宁竟给女诗人写了一封求婚信。39岁的女诗人这时躺在床上已有24年,她对结婚一事早已没有想法,认为自己不可能嫁给比她小6岁的白朗宁。她拒绝了他。尽管如此,两人依然保持亲密的交往,直至达到谁也离不开谁的地步。这奇迹发生了,伊丽莎白突然能下地自由行真诚了。尽管犹如暴君的父亲完全不同意她的婚姻,她还是勇敢地投入了白朗宁的怀抱,两人一起远离家乡,到意大利生活,后来还生一下孩子。爱情的力量使白朗宁夫人原本孱弱的生命延续了15年,并使她写出了更多优秀的诗篇。

孙中山与宋庆龄:革命伴侣

志同道合最容易成伴侣,孙中山与宋庆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为一代革命先驱,孙中山得到了不少挚友的支持,宋庆龄的父亲就是其中的一个。1913年八月,“二次革命”失败,革命派在国内失去了立足之地,大多随孙中山流亡日本,宋耀如一家更是举家迁避扶桑。从美国读书归来的宋庆龄到日本与家人会面,终于见到了她所敬仰的孙中山,并开始接替父亲和姐姐的工作,于1914年9月起正式担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这是在患难中生长出来的爱情:革命失败,心灵的创伤和流亡海外生活的孤寂,孙中山赌阶段宋庆龄的帮助和抚慰中得到了补偿;而宋庆龄追承孙中山革命的愿望得琶了满足,并发出了这样的肺腑之言:“我的快乐,我唯一的快乐是与孙先生在一起。”这遭到宋庆龄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坚决反对:他们的年龄相差28岁!1915年10月,在得知孙中山已与前妻离婚的消息后,22岁的宋庆龄冲破父母的“软禁”,赴东京与孙中山成婚。他们的情深谊笃,令人感动:1922年6月16日,广州发生陈炯明兵变,在危难之际宋庆龄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孙中山:“中国可以没有我,但不可以没有你!”而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弥留之际,特别嘱咐儿子、女婿要“善待孙夫人”,听到何香凝保证尽力爱护宋庆龄之后才放心。短短10年聚首,胜过人间无数。此后,宋庆龄孀居终生。

鲁迅与许广平: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

在与许广平结识、相爱之前,44岁的鲁迅虽有名义上的妻子朱安,但一直过着一种苦行僧似的禁欲生活,打算陪着朱安这个“母亲的礼物”“做一世牺牲”。是许广平对他的敬仰、理解乃至热爱打开了封冻已久的心田。从1925年3月11日他们开始通信,一直是许广平以自己的勇敢和坚定打消了鲁迅的种种顾忌,终于明白表示:“我对于名誉、地位,什么都不要,只要枭蛇鬼怪够了”。这所谓“枭蛇鬼怪”,就是又有“小鬼”、“害马”之称的许广平。而在1925年10月许广平所写的《风子是我的爱》中,有这样的爱的宣言:“即使风子有它自己的伟大,有它自己的地位,藐小的我既然蒙它殷殷握手,不自量也罢!不合法也罢!这都于我们不相干,于你们无关系,总之,风子是我的爱……”1927年10月,鲁迅与许广平在上海正式开始同居生活,在旧式婚姻的囚室里自我禁闭20年之后,他终于逃出来了。对于鲁迅和许广平来说,这是他们生命中最有光彩的举动,鲁迅于1934年12月在送给许广平的《芥子园画谱》上所题的“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正是他们爱情生活的写照。

徐志摩与陆小曼:万种风情无地着

徐志摩与陆小曼的交往,用“爱得轰轰烈烈”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陆小曼的丈夫王赓时任哈尔滨警察厅长,虽不在北京,但侯门如海,徐志摩要用钱来贿赂门房(每次500元)才有可能与陆小曼见面,而陆小曼给徐志摩写情书不但要用英文,连寄信也只能自己抽空出去寄。几经波折,徐陆二人的恋情愈演愈烈,弄得满城风雨,王赓甚至还拔出枪来威胁陆小曼,但这一切都遏止不住二人的热情。对于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郁达夫的看法颇为中肯:“他们的一段浓情,若在进步的社会里,有理解的社会里,岂不是千古的美谈?忠厚柔艳和小曼,热烈诚挚如志摩,遇合在一起,自然要发放火花,烧成一片了,哪里还顾得到纲常伦教?更哪里还顾得到宗法家风? ”

1926年10月3日,徐志摩与陆小曼举行婚礼,梁启超为证婚人,胡适为介绍人。他们的婚礼,真可以算得上是“别开生面”,梁启超作为徐志摩的老师,在婚礼上进行中引经据典地来了一通训词,训斥这一对新婚夫妇:“你们都是离过婚,重又结婚的,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最后还来了一句“祝你们这次是最后一次的结婚!”但徐志摩这样的历尽千辛万苦去追求,去试验梦想中神圣的爱的境界,虽有“不顾一切,带有激烈的燃烧性”且“不管天高地厚,人死我亡,势非至于将全宇宙都烧成赤地”的热情,终于还是落个失败的结局,思之令人感慨。

萨特与西蒙·波伏娃:柏拉图式恋爱的精典

法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萨特与西蒙·波伏娃的爱情尽管没有附丽于婚姻,但去长达50多年并终其一生。1929年,青春年少、生机勃勃的萨特就读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与好友尼让、埃博德组成“三人帮”,如疾如醉的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这时,西蒙·波伏娃——一位年轻、聪颖而清秀的女朗进入了萨特的生活。

萨特与波伏娃迅速陷入热恋,“我们在早晨人需,直到很晚才会分手。我们穿过巴黎散步,一直在继续我伞兵话题——我们的事、我们的关系、我们的生活和我们即将写的书……”毕业考试结束了,萨特名列第一,波伏娃紧接第二,真可谓比翼齐飞。萨特为期18个月的服役不得不让这对恋人分别,但他们共同制定了一个特殊的恋爱合同。在合同中,双方强调,两人要保持最亲密的关系,无话不谈,不准有任何欺骗行为。然而,随着两人感情加深,他们在爱情观点上的差异也逐渐表现出来。萨特说:“在青春期,当我能看女人的时候,我是想要她的全部。”“独身生活是我的原则,我生来就是当光棍的。”“我不会结婚,永远单身,我要所有的女人……只要能搞到手。”这是对波伏娃的声明,一方面要同她保持亲近的、永不结婚的爱情关系,另一方面又要波伏娃不要干预他的私生活。至于波伏娃,她对萨特的这一点非常清楚,并能接受。“萨特不愿履行一夫一妻制的职责,他喜欢与女人在一起,他认为这些人和男人在一起,不那么狡猾。”“在我们之间,存在着必要的爱情,同时我也认识到,需要偶然爱情。”正是在这种理解与宽容的爱情中,萨特与波伏娃的爱情显得与众不同,他们没有结婚,但却情投意合,并将这份情感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直到1980年萨特去世。

温莎公爵与辛普森:不爱江山爱美人

爱德华八世与沃利斯·辛普森的爱情故事可谓举世闻名。1931年,生于巴尔的摩市的沃利斯·辛普森与第二任丈夫英国大商人欧内斯特怀着对上流社会的迷恋,与当时还是亲王的爱德华结识,并经常参加亲王的各种流动。起初亲王对沃利斯这位不太出众的女人并没有多大的关注,随着亲王对情人西玛尔兴趣逐渐冷淡,特别是他发现西玛尔与伊斯梅利穆斯林首领阿迦汗的独生子阿里汗亲王有染后,便把注意力投向了沃利斯,并很快被这个37岁的女人深深迷住了。“唯一能说明他地我感兴趣的原因也许在于我那美国人的独立精神、我那直率、我那自以为具有的幽默感,以及我对他和与他有关的每件事的乐观或好奇……他是孤独的,也许我是第一个洞察他内心深处孤独感的人”温莎公爵夫人的回忆录这样说道。漫斯顿·丘吉尔对亲王与沃利斯的恋情也评价道:“他喜欢同她在一起,并且从她的品质中获得他要的幸福,就像她需要呼吸新鲜空气一样。”

1936年元月,威尔士亲王爱德华继位,成为爱德华八世。国家大事的重任丝毫没有减低他对沃利斯的爱,他向王室宣布要和沃利斯结婚。这时,沃利斯与丈夫欧内斯特的离婚宴也摆上了日程。爱德华八世的决定遭到朝野强烈的反对,他们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一人结过两次婚的女人成为王后。多次交涉未果之后,爱德华八世决定逊位来完成这桩亘古未有的婚姻。顶着来自皇室、首相以及新闻界的各种压力(沃利斯也成为英国早期“狗仔队”捕猎的对象),爱德华八世逊位而成为温莎公爵,1937年终于在法国与沃利斯成婚。对于失去王位以及永远不能回到自己的国家,温莎公爵对沃利斯说:“你可别后悔,我丝毫也不。我只知道幸福永远维系在你的身上……”

三毛与荷西:梦里花落知多少

台湾作家三毛与荷西的故事浪漫而缠绵绯恻,尽管两人都已逝去,但他众仍是无数少男少女心目中的爱情偶像。三毛和荷西相识在西班牙,当时三毛念大学二年级,两人常常一起看电影、逛公园。一天,荷西对三毛说:“你要等我6年,我有4年在大学要读, 加两年兵役要服,6年一过,我就娶你。”后来两人分手了。按照承诺,以后的6年中他们没有任何联系,这其间三毛去了德国、美国。6年后命运再度将三毛带回马德里。这天,有位朋友打电话给三毛:“快来,搭计程车过来。”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的三毛匆匆赶到朋友家。朋友神秘地让她把眼睛闭上,三毛只觉得一双温柔的手臂把她整个儿抱了起来,张开眼一看,哎呀!不得了,竟是那位身材高大、长满胡须的、她当年的小朋友——荷西。两人热烈亲吻、拥抱后,荷西把三毛带到自己的屋内,满屋子三毛的巨幅照片再一次让三毛惊呆了,6年来,荷西一直惦恋着她。三毛感动至极,对自己说:“这一生我还要谁呢?”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苦,但充满温馨和情趣。三毛说堵塞,“因为幸福满溢而怕得悲伤”。悲剧果然降临,在一镒意外事件中,潜水员荷西过早地离开三毛而去,痛不欲生的三毛几次试图自杀,终因亲情难舍而止步。然而,数年后三毛还是自缢于医院,不能不说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

可以想象一下,荷西沉入水中,也许化作了一条鱼,和三毛生死相守。直到两个人能最终在落满花影的树下重逢。生死两茫茫,却隔不断相思,隔不断女主角心中的爱情;陆晓曼再次遇见徐志摩,还是才子佳人,携手行走在江南的烟雨中;而许广平还在厨房为鲁迅熬药做饭;萨特与波伏娃同在书房,写下了传送千古的巨著……

一切的一切都足以证明:爱是人类最伟大的力量,不朽的真爱,能够成就伟大而丰满的人生。

Ⅵ 歌唱到最后有爱的传奇的歌词是什么歌

爱的传奇
演唱:胡月

我曾看过有一篇爱的传奇 使我感动在心里
我也曾经编织过许多幻想 希望走进故事里
假如那一个多情的男孩就是你

温柔的女孩应该就是我自己
我相信我们会比他们更执迷
我相信故事要比他们更美丽
假如真是你 再大的波折也无虑
假如真是你 我还有什么不如意
我曾看过有一篇爱的传奇 使我感动在心里
我也曾经编织过许多幻想 希望走进故事里
假如那一个多情的男孩就是你

温柔的女孩应该就是我自己
也一样热情洋溢

我曾看过有一篇爱的传奇 使我感动在心里
我也曾经编织过许多幻想 希望走进故事里
假如那一个多情的男孩就是你

温柔的女孩应该就是我自己

Ⅶ 中国四大爱情传奇怎么样

■杨匡汉 -------------------------------------------------------------------------------- 《中国四大爱情传奇》,段怀清著,东方出版中心年1月第一版,23.00元 段怀清博士以在央视《百家讲坛》上的讲稿“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为蓝本,又经加工、润色和充实,落实于纸质并更名 为《中国四大爱情传奇》,于牛年岁首推出。人们都说“甲子逢己丑,付佑梦聃周,青牛始神游”,这本新书,也伴随我们神游一番令人激动和眷念的民间传说。 我对民间文学、民间传说是外行。不过,通读这本由白蛇传、梁祝、孟姜女、牛郎织女组合的传奇之书,使我想起了泰戈尔的一句话:“人类应该回到智慧的童年。”我的童年也是在四书五经、四大传说的影响下度过的,所以读了这本书很有“安得情怀似旧时”的感触。汤一介、乐黛云先生讲得很好:“重述四大民间传说,不仅能让我们重温集体历史记忆和个人情感经验,还让人们重新思考现代人当下的情感困境和幸福追求。”我想补充一点,就是我们从历史从文化从传统从现代来看,是否可以确认这样一个理念:智慧在民间,观念在庙堂,流传在田野。我从这本书以及其他相关的读物中得到一个强烈的印象,现在的流行时尚、当下的文化心态,有两个倾向应当警惕:一是集体遗忘,二是集体狂欢。而这本书以及其他相关的书,第一是反遗忘的,第二是反狂欢的。遗忘把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下的非常好的东西给忘掉了,把我们几千年来的集体意识给遗忘了,动辄一切从零开始,一切从我开始、一切推倒重来。我们现在反遗忘,就是要维护传统文化的优秀元素,就是要向我们伟大的先辈前贤致敬。第二还要反狂欢。现在动辄喜好狂欢,到处莺歌燕舞。我不是说不应该庆祝成就业绩,但是不少地方做得有些过头,大量的钱财用在非常表面、非常浮躁、非常形式主义的东西上去,那可是花费纳税人的心血汗水啊。这本《中国四大爱情传奇》可以让我们浮躁的心理平静下来,上善若水,冷静地思考一些我们迢递数千年历史中曾经流传过的一些东西,比如说我们中国人传统文化中怎么对待生与死的问题,怎么对待爱情问题,怎么对待欲望的问题,怎么对待幸福的问题,怎么对待道德伦理问题,怎么对待精神动力源的问题,等等。当然,这本书不能说全部回答了这些问题,但起码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很好地做了解读。 这本书所讲的传说,现在用了个“传奇”一词,挺有意思。传奇也就是传说、奇闻、神话的综合,都概括了。这里面的四大民间传说,有些有变化的,有些属流传,有些加工改造,但都出自民间。我们上古的时候就有个制度:采风问政。就是在民间采风,通过采风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与民间欲求。当然,这四个传说不一定跟“政”有关,但起码可以给从政的人一个了解民情民风民心的重要参照。这四个传说,故事本身体现出来的话题,比如“葫芦出生”、“滴血认骨”、“七夕相会”、“灵魂化蝶”、“端午惊变”等等,这样一些民间信仰、风俗习惯,积累下来就合成一种带文化史意义的东西,有文化价值的东西。.这本书所体现出来的世俗化、生活化、道德伦理化的价值,是带有中国性的,确实体现了中国特色,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经验、自己的问题、自己对待人世对待爱情的态度。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莉叶》自然是爱情悲剧的经典,但我们中国的“梁祝”比之还要早得多。很多经典的东西都是中国比西方的要早,因为我们历史久远。 这是一本有价值、有意义的书。在展开叙说上,它还具有四个优点:一是可读性。我读书比较慢,但这本书读起来很流畅,不仅流畅而且流利。文字虽不是特别老到,但有流动的美丽。故事讲得很清晰,特别是孟姜女故事,几个层次很清楚,文字也很优雅,融合了他的出生地楚荆文化和从业地江浙文化的语言长处。二是学术性。从学术的层面讲,这本书把“学术”民间化,把一些深奥的学术问题民间化、平民化了。四大传说中提出来一些学术上的问题,也用民间化的语言来表述。这是学术的民间化。还有就是“民间”学术化,把民间的东西也旁征博引,左右逢源。这是一种学术姿态的两个方面。三是还有一个优点,即民俗学与文化学、心理学相辅佐。比如写人物,历史文献或坊间传说中,谁能知道人物当时的心理有什么想法?那只能靠文学家艺术家的想象,将合理的想象放进去,这有必要,增添了血肉。四是文本的开放性。就四大传说而言,原始的文本是开放的,不同的时段、不同的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观念,会染乎世情而不断充实进去。一个有价值的文本肯定是开放性的,而不是封闭的,不会固定在一个文献上。传说一到民间,和民众的愿望结合起来,会有新的创造,或被加工被修改被调整。对这个过程,本书讲得比较清楚,起码提供了很多的线索,如同搭起一座桥,徜若有志者想进一步做学术研究,可以跨上去,再出发,走向深层探悉。 自然,这本书还有可以完善、改进之处。我提两点建议:其一,四大传说肯定与我们文化学上讲的母题有关。母题是一个民族不断反复出现反复书写的精神现象,这是歌德的话。那么,四大民间传说可以进一步与母题的思路更多地衔接起来。比如神怪人化的母题、动物成精的母题,是民间文学研究和文化人类学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拿白蛇传来说,书中提到了《西湖三塔记》,这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但并非蛇人关系的母题的源头。实际上往上古推,关于神怪人化的故事有很多。蛇和人的关系在上古神话中早就有了,我们讲伏羲、女娲,本身就是“人首蛇躯”。湖南马王堆的帛画、汉代石刻画像里面,也有交尾而立的形像。“白蛇”在《山海经》里也有提及。当然蛇人关系的故事在宋以后更加盛传。我的意思,是不妨抓住母题深挖推久之,在书中稍微点一下,倒不必大动,增加千把字就可以更有意味地说透这类问题。 其二,建议考虑传说的涵盖面。有的传说的涵盖面是很大的,比如梁祝的传说。全国的梁祝读书台有三个,梁祝墓有七处。一些地方在争“梁祝”的“专利”,至少说明,这个传说的涵盖面不小。在汉族里传说最后是化蝶双飞,其他民族里面则不同。如彝族阿西人说梁祝从墓里飞出来后化成孔雀,孔雀上天后又变成一道彩虹;布依族说梁祝二人最后化成了翠竹;侗族说两人化成了鸳鸯;水族说两人最后化为星星和月亮,等等。所有这些可在适当的地方提一下,说明这个传说在很多地方都有流传。 转http://www.gmw.cn/01ds/2009-02/11/content_886695.htm

热点内容
完美缘怎么用 发布:2021-03-16 21:51:05 浏览:903
陆贞传奇百度影音59 发布:2021-03-16 21:51:04 浏览:613
全民奇迹26无限钻石sf 发布:2021-03-16 21:51:02 浏览:654
梦幻手游大神 发布:2021-03-16 21:49:52 浏览:928
dnf女圣职者本子 发布:2021-03-16 21:47:35 浏览:170
昆明新开商场 发布:2021-03-16 21:43:27 浏览:797
捉鬼传奇 发布:2021-03-16 21:43:12 浏览:816
微服私服 发布:2021-03-16 21:42:11 浏览:340
风云之龙耀九州私服 发布:2021-03-16 21:41:57 浏览:525
北魏传奇之宏图恨 发布:2021-03-16 21:40:46 浏览: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