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完美传奇 » 春秋传世

春秋传世

发布时间: 2021-03-09 01:11:39

❶ 关于春秋

春秋战国时期,齐鲁等地由于农业和纺织原料、染料、及纺织手工业的迅速发展,纺织原料、染料和纺织品的流通领域不断扩大,同时还出现了丝、绢、缣、绮、绣等高级服装用料。由于征战频繁,军人服饰进行了改革,废除了上衣下裳,将传统的套裤改成前后有裆,裤管连为一体的裤子。此种服式也融入了劳动人民之中,而社会上层人物依然保持宽襦大裳的服饰风格。

贵族服饰

左图是战国玉人,传世实物,原件现藏故宫博物院。

战国白玉人像,头戴冠,两侧有组缨下垂系于颌下,脑后辫发上挽,包入冠内;身穿窄袖长袍,腰系带,足穿鞋。春秋有一种服式,叫“深衣”。深衣不同于上衣下裳,是一种上下连在一起的服装,这种服装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不论贵贱男女、文武职别,都可以穿着深衣。本图为戴冠、穿宽袖服装的官员。

袍、禅衣和秋衣
左图为花草纹绣浅黄绢面绵袍,袍长165cm,领缘宽6cm,袖展158cm,袖宽45cm,袖口宽45cm,袖缘宽11cm,腰宽59cm,下摆宽69cm,摆缘宽8cm,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藏,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砖厂1号战国楚墓出土。

中图为一凤一龙相蟠纹绣紫红绢禅衣,衣长175cm,领缘宽5cm,袖展274cm,袖宽48cm,袖口宽40cm,袖缘宽1cm,腰宽65cm,下摆宽80cm,摆缘宽12cm,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藏,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砖厂1号战国楚墓出土。

右图为秋衣,衣长45.5cm,袖展10.7cm,腰宽26cm,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砖厂1号战国楚墓出土。

胡服
左图为穿窄袖短衣的杂技艺人,战国铜人,传世实物,原件现在美国华府弗里尔美术馆。中图为穿窄袖短衣胡服的奴仆,河北满城出土当户灯铜人。右图为戴冠、穿齐膝窄袖胡服的男子,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战国铜人。

战国时期的服饰有较明显的变化,比较重要的是胡服的流行。所谓胡服,实际上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装,它与中原地区宽衣博带式汉族服装有较大差异,一般为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瘦窄,便于活动。商周以来的传统服装,一般为襦、裤、深衣、下裳配套,或与上衣下裳配套;裳穿于襦、裤、深衣之外。裤为不加连裆的套裤,只有两条裤管,穿时套在胫上,也称胫衣。这种服装配套极为繁复,在表现穿衣人身份地位的装身功能方面,具有特定的审美意义。但穿着费时,对人体运动也极不方便,尤其不能适应战争骑射的强度运动。春秋时期,位于西北的赵国,经常与东胡(今内蒙古南部、热河北部及辽宁一带)、娄烦(今山西西部)两个相邻的民族发生军事冲突。这两个民族都善于骑马矢射,能在崎岖的山谷地带出没,而中原民族习于车战,即便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善于用兵,也只能在平地采用防御阻挡,而无法驾战车进入山谷地带进行对敌征战。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决定进行军事改革,训练骑兵制敌取胜。而要发展骑兵,就需进行服装改革,具体的做法是学习胡服,吸收东胡族及娄烦人的军人服式,废弃传统的上衣下裳,将传统的套裤改成有前后裆,将裤管连为一体的裤子,古时称为“穷绔”或“绲裆绔”,这种裤子便于私溺,裆不缝缀,用带系缚。将两裆缝合的满裆裤,古代称为裈(kūn音坤)或〓(kūn音坤)。用3尺布(约合现在70厘米)裁成不需缝合的短裤,称为犊鼻裈。合裆裤能够保护大腿和臀部肌肉皮肤在骑马时少受摩擦,而且不用再在裤外加裳,即可外出,在功能上是极大的改进。赵武灵王进行服装改革,在中华服饰史上是一件巨大的功绩。但是,春秋战国直至汉代,社会上层人物囿于传统审美观念,仍然保持宽襦大裳的服式,只有军人及劳动人民下身单着裈而不加裳。

春秋时期兵器种类主要有戈、矛、戟、剑等,它们的材料以青铜为主,其中戈、戟等长兵器主要装备车兵,而剑、殳等短兵器主要装备步兵。其他作战武器还有弓箭,弩,抛石车,甲胄,盾等

(一)戈是当时的主要刺杀格斗兵器。是一种可以钩挽并啄刺的装柄长武器,其主要性能是用以勾挽或啄刺敌人,因此又叫做勾兵或啄兵。它通常由青铜戈头、柄柄末端的鐏等部分组成。戈头中又包括援、内、胡等部分。一般车战用的柄较长,步战用的柄较短。戈柄长者约为身高的两倍,最多不超过战士身高的三倍。柄的材料除了木质之外,此时还采用了“积竹”的作法,即中间用木质作芯,外面围裹竹蔑,并用丝布或丝线紧缠,然后在表面淋漆,使得戈极不但牢固而且富有弹性。

(二)矛是一种直而尖形的刺兵,主要功能是刺击,由矛头,柄和柄末端的激组成,它与戈、戟、殳弓矢并列为“五兵”。春秋时期的矛,是战车上使用的武器。当时的矛头多为青铜质,但形制开始从凸脊扁体双叶形趋向三叶窄长棱锥形,前锋更加锐利,刺透力增强。銎部有穿孔,使矛头能更牢固地安装在柄端。矛杆长度一般为270-290厘米。春秋后期,公元前484年(周敬王三十六年),齐军侵鲁,鲁季孙氏家臣冉求帅三百徒卒参加战斗,“用矛于齐师,故能入其军”。可见矛已是步兵同车兵战斗的有效兵器。到了后期,成为了步兵必备的装备,作者还听说战国时秦军有一个矛阵,用的都是比战士身高长两倍的长矛,长勺之战就是用矛阵困住了赵军

(三)戟古书中也称“棘”。是将戈和矛结合在一起,具有勾啄和刺击双重功能的格斗兵器,杀伤力比戈和矛都要强。戟在商代即已出现,西周时也有用于作战的,但似不普遍。到了春秋时期,戟已成为常用兵器之一。

春秋晚期,在长江流域的楚、随、吴、蔡诸国,还出现了3米左右的柄上联装两个或三个戈头的戟,称为“多果(戈)戟”,勾割效果较好,是重要的车战兵器。由于戟较戈和矛的杀伤效能为佳,故很快得到推广应用,到了战国时期,已基本上取代了戈的地位。

(四)殳又叫做杵、棓等。是棍棒类打击兵器,主要装备于徒卒。大致由竹木制成,两端套有铜帽和铜鐏。春秋时期,殳仍是常用兵器之一。城濮之战时,晋军因兵器不足,故临战前伐木为兵,以削木为殳,孙武助吴攻楚时也有一次这样,用乱棒破楚阵。因为殳是木制兵器,易制且实用。春秋晚期,在南方的楚、随、吴、蔡诸国就出现过一种带锋刃的殳。它在积竹柄的顶端装有一个呈三棱矛状的铜殳头和带有尖刺的铜箍,既可以刺杀,也可以砸击,是威力颇大的一种兵器。

(五)剑这是一种人们都十分熟悉的古代兵器,两面都有利刃,剑端有锋,既可横斩,又能直刺,构造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可攻可守,剑能刺能砍、两面开刃的特点以当时的条件来说,的确具有优势。

春秋时期的剑,剑质虽仍为青铜,但形制却明显改进了,质量也显著提高了。适应不同地理环境的军队装备的不同需要,剑在不同国家的发展也不平衡。在春秋中期以前,中原地区只有青铜短剑,多用于近战护体,尚不是重要的格斗兵器。但至春秋后期,情况有显著变化,青铜剑的剑身加长,从短剑发展为长剑,而且形制趋于统一、规范化。尤其是地处东南丘陵水网地区的吴、越、楚等国,为满足步兵战斗兵器轻便锋利的要求,剑的制作更有飞跃的发展。其铸剑的技艺水平远远超出了中原列国。在那里出现了神奇的铸剑大师(欧冶子、风胡子、干将、莫邪),冶铸出“陆斩犀、水裁较龙”名传千古的“宝剑”,产生了脍炙人口的铸剑神话故事。已出土的“吴王光剑”(山西原平峙峪)、“吴王夫差剑”(湖北襄阳蔡坡十二号墓)、吴王夫差太子“姑发间反剑”(安徽淮南市蔡家冈)和“越王勾践剑”(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就基本上代表了当时吴、越两国铸剑的工艺水平。剑在春秋后期已不仅仅是贵族的防身自卫兵器,而已普通装备部队,成为步兵的主要刺杀格斗兵器了。

除上述主要兵器之外,春秋时期的刺杀格斗兵器还有铍钺、戚等。其中铍由青铜铍头、长柄构成,铍头尖锋直刃、扁茎,穿透力很强,很可能是由扁茎短剑发展而来。它出现于春秋时期,在战国时期大量使用。至于斧钺,由于其杀伤力不如戈矛,在春秋时期实战中的地位已大大降低,已多用于仪仗、装饰之需,以作为军权的象征。

(六)弩是在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远射武器,是搭箭引弓,蓄劲突发比弓更先进的武器。结构上增加了弓臂和机括。它的优越性在于,其一可以加大张力,射程更远。其二可以延长瞄准时间,命中率更高。还可以事先把弩弓拉开,等待时机多弩同时发射,使敌人措不及防。但与弓相比张弓慢,灵活性差,特别是对付骑兵,必须讲究阵法,方能克敌制胜。

❷ 春秋战国时期传世的食品

当时的农作物很少,很简单,并不像今天,所谓传世的,都是后人乱取的。当时的食物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难吃。

❸ 春秋时期都有哪些人物

周平王

周幽王之子,名宜臼,幽王正妻申后所生。初立为太子,后为幽王废而改立宠妃褒姒子伯服为太子。幽王死后,宜臼在申侯、鲁侯与许文公拥立下即王位,是为周平王。公元前770年,平王迁都洛邑。「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平王在内外交困中度过五十年,于公元前720年死去。

秦襄公

秦国列为诸侯的第一代君主。幽王之乱时,犬戎进攻镐京,秦襄公以兵救周。平王东迁,秦襄公出兵护送,以功封诸侯。东迁后,平王又把王室无力控制的岐山以东的土地赐予秦国,为日后秦国强大打下了基础。

郑庄公

郑武公之子,名寤生,是春秋初年的郑国国君,公元前743年至公元前701年在位。他曾平定其弟共叔段的叛乱,继武公之后,为周平王的卿士。后来,周平王为了削弱郑的力量,分政于虢,任虢公忌父为右卿士,由郑庄公为左卿士,于是周、郑之间发生了矛盾,双方互派人质。不久,周平王死去,继之者周桓王打算让虢公单独执政,结果双方发生争执,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罢了郑庄公左卿士之职,郑庄公进行报复,不去朝见周王。于是桓王率领蔡、卫、陈三国之师伐郑,战于葛,被郑军打得大败。到了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居然召齐、卫、宋会盟于恶曹(今河南延津西南),几乎当上的春秋初年的霸主。

周桓王

周平王之子,名林,东周初年第二代周王,公元前719年至公元前697年在位。桓王即位之初,秉承平王之志,继续削弱卿权,以加强王权,依然保持「宗周」之余烈。是时,卫国定君,必假王室之威;晋国内乱,必借王室力量干涉,以至于王室尚能自由取易郑国之田。到了公元前707年,桓王夺郑伯政,郑庄公不朝。桓王还能率诸侯之师伐郑,双方战于葛,但被郑军打得大败。从此,王室转衰,虽一度得志于虢,但桓王已无力振作,「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局面,业已形成。

齐桓公

春秋五霸之一,名小白,其兄齐襄公在位时,昏庸暴乱,诸弟出逃,小白也逃往莒国。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杀,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在齐国高氏帮助下,取得君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任用管仲,在内进行行政改革,发展生产,使齐国经济、军事力量大增,对外 「尊王攘夷」,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又顺应了当时戎狄内侵、中原各国关注如何抵御的态势。齐桓公在诸国间获得了极高的威信,最终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宋襄公

春秋五霸之一。宋桓公之子,名兹甫,公元前650年即位。齐桓公死后,诸子争位,宋襄公用武力护送齐太子昭回国,夺取君位,是为齐孝公。宋襄公自以为立孝公有功,企图以此为资本继齐而霸。但宋国毕竟实力不足,加之宋襄公本人又迂腐固执,其霸业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晋文公

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名重耳,晋献公宠爱骊姬,骊姬为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陷害太子申生,重耳受到连累,被迫逃亡。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直到公元前637年,才在秦国的帮助下返回晋国,登上君位,是为晋文公。晋文公对内任用贤能,改革军政,国力增强;对外尊奉周王,帮助王室平乱,取得「尊王」美誉。晋文公最终灭曹却楚,成为中原霸主。

秦穆公

秦德公之少子,成公之弟,名任好,春秋时秦国的国君,公元前659年至公元前621年在位。他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芮两国。后在崤(今河南三门峡东南)之战被晋军袭击,大败,转而向西方发展,「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对秦的发展和古代西部的民族融合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是有所作为的政治家。

楚庄王

楚穆王之子,名侣,春秋时楚国的国君,公元前613年至前591年在位。他曾整顿内政,兴修水利,任用平民出身的孙叔敖为令尹,发展经济,使农工商贾各守其业。政治上遵循「楚国之令典」,注意选用旧贵族,「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加强了贵族的力量。军事上重新提倡楚武王制定的阵法,使兵士之间团结一致。这些有力措施,为楚庄王的霸业奠定了物质基础。公元前611年,楚庄王攻灭庸国(今湖北竹山西南),国势大盛,继而又进攻陆浑之戎,陈兵周疆,派人询问象徵天子权威的九鼎之轻重。后在(今河南荥阳北)之战大败晋军,陆续使鲁、宋、郑、陈等国归附,当上了中原的霸主。

管仲

春秋时齐国政治家,名夷吾,字仲,亦称管敬仲。据说,他早年经营商业,后从事政治活动。在齐国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君位的斗争中,管仲曾支持公子纠。小白取得君位后,经鲍叔牙的推荐,不计前嫌,重用管仲为相,实施改革。他在政治上,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齐国,并在国中设立各级军事组织,规定士、农、工、商各行其业;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对井田「相地而衰徵」,并采取了若干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政策。

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得到稳定和改善的基础上,管仲积极促使齐桓公采取尊王攘夷、争取与国的方针,以建立霸权。从公元前681年北杏(今山东东阿)会盟开始,管仲辅佐齐桓公先后「存邢救卫」,伐蔡、伐楚,观兵于召陵,制止了楚向中原的深入,同时,又多次为王平戎难,甚至徵集诸侯派军队帮助周王戍守成周。公元前651年,齐桓公把周王的代表周公以及宋、卫、郑、许、曹等国召来葵丘(今河南兰考)开会,使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顶甙。

管仲作为齐国的政治家,其对内、对外政策,将守旧与革新结合为一体,具有明显的两重性、过渡性。但是,他毕竟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霸业,孔子说:「(无)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当是事实。

鲍叔牙

春秋时齐国的大夫,以知人著称。少年时和管仲友善,后因齐乱,随公子小白出奔莒,管仲则随公子纠出奔鲁。襄公被杀,纠和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即齐桓公。桓公任命他为相,他辞谢,保举管仲。后来齐国经管仲改革,日渐富强,齐桓公也成为春秋时期的首霸。

狐偃

春秋时晋国的卿,字子犯,公子重耳(即晋文公)的舅父,亦称舅犯。曾随从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游历各国,并且帮助重耳回国即位。回国后任上军之佐,帮助晋文公改革内政,以「尊王」相号召,平定王子带之乱,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战胜楚军,使晋文公当上了霸主。

介之推

一作介子推、介推,春秋时晋国的贵族。他曾从晋文公流亡国外,文公回国后赏赐随从臣属,他和母亲隐居绵山(今山西介休东南)山中而死。文公找寻不到,还曾以绵山作为他名义上的封田,后世遂称绵山为介山。又传说文公烧山逼他出来,他因不愿出来而被烧死。

赵衰

即赵成子,字子余,亦称成季、孟子余,春秋时晋国的卿。他曾随从公子重耳(即晋文公)流亡在外十九年,并助重耳回国即位。回国后,任原(今河南济源北)大夫,亦称原晋。后任新上军之将和中军之佐,还曾推荐先轸、栾枝等人,帮助文公创建霸业。

百里奚
春秋时秦国大夫。他原为虞大夫,虞亡时被晋俘去,作为陪嫁之臣送入秦国。后出走到楚,为楚人所执,又被秦穆公以五张黑羊皮赎回,用为大夫,称为五 大夫。他与蹇叔等大臣共同辅佐秦穆公,建立了霸业。

蹇叔

春秋时秦国大夫。有贤名,为百里奚所推荐,秦穆公任为上大夫。公元前628年,秦穆公欲袭郑,他加以谏阻,认为长途偷袭,军易疲劳,郑亦会有备,穆公不听,仍派孟明东征。时其子亦在军中,他泣送其子,断言秦军定在崤山为晋所败。结果,秦军至滑(今河南偃师东南),知郑已有防备,返途到崤山被晋军所伏击,全军覆没,主帅孟明等被俘,穆公深悔不听其言。

晏婴

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春秋时齐国大夫。公元前556年,其父晏弱死后,继任齐卿,历任灵公、庄公、景公三世。曾奉景公之命,与晋联姻,曾预言齐国政权终将为田氏所取代。传世有《晏子春秋》一书,当是战国时人搜集有关他的言行编辑而成。

吴王僚

吴王余之子,或说庶兄,名州于,春秋时吴国的国君,公元前526年至公元前515年在位。曾屡次兴兵伐楚,后被公子光(即吴王阖闾)求助勇士专诸所杀。

专诸

一作设诸,春秋时吴国堂邑(今江苏六合西北)人。吴公子光(即吴王阖闾)欲杀王僚自立,伍子胥把他推荐给公子光。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吴内部空虚,与专诸密谋,以宴请吴王僚为名,藏匕首于鱼腹之中进献,当场刺杀吴王僚,专诸也被吴王僚的侍卫杀死。公子光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乃以专诸之子为卿。

吴王阖闾

吴王寿梦死后,子诸樊即位,诸樊死,其弟余祭、余依次继位,到四弟季札,季札让位不受,本应将王位回传于诸樊之子公子光,但继位为王的是余子州于,即吴王僚,公子光极为不满。公元前515年,吴王僚派兵伐楚,吴军陷入包围,进退不能,公子光趁机夺权,派专诸刺死王僚,登上吴王宝座,是为吴王阖闾(又称阖庐)。吴王阖闾任用孙武、伍员等贤臣,国力大振,数败楚国,并攻入楚郢都(今湖北江陵北),盛极一时。后来在对越的作战中,阖闾负伤而死。

越王勾践

越王允常之子。公元前496年,勾践即越王位,同年在李大败吴师。公元前494年,被吴军败于夫椒,被迫向吴投降,勾践做了吴臣仆。此后二十年间,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任用贤臣,繁息人口,发展生产,重建武装,越国重新强大起来。从公元前482年起,越开始攻吴。前473年,灭掉吴国,统一了东南一带。后来勾践又北上争霸,横行江淮,号称霸王。

吴王夫差

吴王阖闾之子。阖闾死后,夫差继位。夫差不忘父仇,立志报复。数年后,夫差大举伐越,越军大败,向吴降服。夫差不听伍员灭越的劝告,却听信佞臣太宰与越议和,失去了统一东南的时机。服越以后,夫差日渐骄横,北上争霸中原,连年用兵,导致国力空虚。此时越经过多年积聚,力量增强,不断攻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吴王夫差自杀。

伍子胥

楚大夫伍奢之子,名员,字子胥,春秋时吴国的大夫。公元前522年,其父伍奢被杀,他逃亡经过宋、郑等国入吴。后帮公子光(即吴王阖闾)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整军经武,国势日盛。不久攻破楚国,以功封于申,又称申胥。后吴王夫差时,劝王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吴王不听,渐被疏远,最后吴王赐剑命他自杀。

孙武

齐国人,字长卿,春秋时兵法家。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经伍子胥的推荐,被任命为将,率吴军攻破楚国。他主张改革图强,认为当时晋国六卿所进行的土地制度改革,其中亩大而税轻者可以成功。认为「兵者,国之大事」,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注重了解情况,全面地分析敌我、众寡、强弱、虚实、攻守、进退等矛盾双方,并通过对战争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以克敌制胜。他还提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谓之神」,强调了战略战术上的「奇正相生」和灵活运用。著作有《孙子兵法》一书,为中国最杰出的兵书,并深受世界各地所重视。

申包胥

楚君冒的后代,申氏,名包胥,也称王孙包胥,春秋时楚国贵族。他和伍子胥为知交,公元506年吴用子胥之计,攻破楚国。他到秦国求救,在宫廷上痛哭七天七夜,终使秦国发兵救楚。



楚大夫伯州犁之孙,伯氏,名 ,字子余,春秋时吴国的大臣。初,楚诛伯州犁,其孙伯 出亡奔吴,后以功升任为太宰。因善逢迎,深得吴王夫差的宠信。吴破越后,他受越之贿赂,许越媾和,并屡进谗言,谮伍子胥。吴亡后,降为越臣。一说他被越王勾践所杀。

文种

楚国郢人,字少禽,春秋末年越国的大夫。公元前494年,越被吴击破,困守会稽(今浙江绍兴)。他献计越王勾践,到吴贿赂太宰,得免亡国。勾践回国后,授以国政,君臣刻苦图强,终于灭亡吴国。后勾践听信谗言,赐剑命他自杀。

范蠡

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字少伯,春秋末政治家。初,为越大夫,越为吴王所败时,曾赴吴为质二年。回国以后,帮助越王勾践刻苦图强,灭亡吴国。后游齐国,称鸱夷子皮,到陶(今山东定陶西北),改名陶朱公,以经商致富。他认为天时、气节随着阴阳二气的矛盾而变化,国势的盛衰也不断在转化。对付敌人要随形势变化制定计策,强盛时应戒骄,衰弱时要争取有利时机,创造有利条件,使转弱为强。他又认为物价贵贱的变化,是由于供求关系上的有余和不足,主张谷贱时由官府收购,谷贵时平价售出。《汉书·艺文志》著录《范蠡》二篇,己佚。其言论见于《国语·越语下》和《史记·货殖列传》。

西施

一作先施,春秋末年越国人。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夫差最宠爱的妃子。传说吴亡后,与范蠡偕入五湖,见于《吴越春秋》、《越绝书》等。明梁辰鱼据此故事,编为传奇《浣纱记》。

❹ 春秋战国时期的留下哪些传世食物

〈春秋〉,〈春秋〉三传,〈诗经〉,〈国语〉,〈战国策〉〈晏子春秋〉〈管子〉,〈孟子〉〈老子〉〈荀子〉〈庄子〉,〈韩非子〉,〈墨子〉,〈礼记〉,〈尚书〉〈孙子兵法〉〈穰公兵法〉〈论语〉〈吕氏春秋〉〈竹书纪年〉
出名的就是这些了!
如满意,请采纳,哈哈!!

❺ 战国时期,除了鲁国《春秋》以外,还有其他的史书传世么

春秋战国时期主食是“粟菽”并重。粟是小米,自春秋战国以后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在汉代还成为口粮的代称。

菽就是大豆,在粮食中的地位也比过去提高,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石磨的发明,改变了大豆的食用方式。

过去是直接将大豆煮成豆饭吃,而大豆又是很难煮烂的,食用就很不方便。有了石磨,就可将大豆磨成粉和豆浆,食用起来就很方便。

同时,大豆又是一种耐瘠保收的作物,青黄不接之时可以救急充饥,此外,大豆的根部有丰富的根瘤菌,可以肥田,有利于下茬作物的生长,所以大豆的种植就日益广泛。

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章句上》)与熊掌相比,鱼是日常易得之食品。相对而言,鳖的饲养和捕捞较为不易,故鳖类比鱼类更为珍贵些。鳖被称为“异味”,是难得的珍味,又是作为赠送王侯之礼品,可见其珍贵之程度。

❻ 《春秋》与《春秋》三传 的关系 急求答案

《春秋》原是先秦时代各国史书的通称,后来仅有鲁国《春秋》传世,便成为专称。鲁国《春秋》原为鲁国史官编写,后来经过孔子整理修订,赋予“微言大义”,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春秋三传:指解释和补注《春秋》的三部历史著作《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和《春秋左氏传》的合称,又简称《三传》。 其中《左传》文学历史成就最高,而《公羊传》和《谷梁传》都旨在解说《春秋》的“微言大义”,偏重说理,略于记事,而且空言说经,穿凿附会之处很多,其历史和文学价值不高。

❼ 《春秋传》 与《春秋》的关系

《春秋传》是对《春秋》的进一步研究分析解说注释,是对《春秋》精髓的延伸。

《春秋传(胡安国)》三十卷
作者简介
宋·胡安国(1074一1138)撰。安国字康侯,福建崇安人,绍圣进士,曾任太学博士、提举湖南、成都学事,以不肯附权贵,为蔡京、南仲所恶;高宗即位,官给事中,中书舍人,上《时政论》二十一篇,力陈恢复略,后以反对重用朱胜非去职,为学宗程颐,主要著作尚有《资治通鉴举要补遗》等。据王应麟《玉海》记载,绍兴五年(1135)四月诏,徽猷阁待制胡安国经箍旧臣,令以所著《春秋传》,纂述成书进入;十年(1140)三月书成,上之,诏奖谕,除宝文阁直学士,赐银币。
内容提要
是安国此书,久已属稿,自奉敕撰进,又覆订五年而后乃成。此书作于宋室南渡之际,完成并表进于南渡之后,安国感激时事,往往借《春秋》以寓意,并进尔托讽时事。胡氏自谓著书之目的在于“尊君父,讨乱贼,辟邪说,正人心,用夏变夷,大法略具”。由于安国的主要目的在于借史事寄寓爱国感情,故其论不尽合于经旨,《朱子语录》谓“胡氏《春秋传》,有牵强处,然议论有开合精神”。此论被《四库全书总目》称作“千古之定评也”。书成以后,除深为当世所重外,亦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入元,被奉为科学官方定本;明初定科学之制,要求士子宗法程颐、朱熹,但因程氏《春秋传》仅具二卷,缺略太甚,朱子亦无成书,以安国学出于程子,遂用安国之书为定本,逐渐发展到弃经不读,惟以此书为准的地步。在宋儒的诸多《春秋》学著作中,此书地位最为显赫,影响了几百年的《春秋》学研究。
版本流传
传本较多,宋刊本今较罕见,明代有湖广两地刻本,崇道堂刻本,明正统十二年(1447)刊《六经》本,内府刊《六经》本等,清有《四库全书》本。
编辑本段《春秋传(刘敞)》十五卷
作者简介
宋·刘敞(1019一1068)撰。字原父。世称公是先生。临江新喻(原江西新余市,今樟树市黄土岗镇)人。 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
内容提要
此书为刘氏系列有关《春秋》学著作之一,其他著作,宋代即有刊本行世,唯此书一直以写本流传,入清,通志堂刊刻《通志堂经解》时将其收录,始有刻本传世,故时人有疑其为伪作而托名刘敞者,修《四库全书》时,馆臣详核其议论、体裁,与刘氏其他著作一一吻合,始破除疑问,肯定了其确为刘氏著作之一。书中内容,皆节录三《传》事迹,断以己意,其褒贬义例,多取诸《公羊》、《谷梁》,如以庄公围□师还为仁义,以公孙宁仪行父为有存国之功,以晋杀先□为疾过,以九月用郊为用人,而赵鞅入晋阳以叛一条,尚沿二《传》以地正国之谬。诸如此类,皆不免于谬固。在经文的使用上,杂用三《传》,不主一家,并经常以经传连书,不复区划,颇有混淆之病。又好减损三传字句,往往改窜失真,如《左传》“借也越竟乃免”句,后人本疑非孔子之言,刘氏则改为“讨贼则免”,而仍以“孔子曰”冠之等等。自北宋以来,出新意解说《春秋》者,自孙复及刘敞始,孙氏袭唐人啖助、赵匡之余脉,几于尽废三《传》,刘氏则多不拘传注,亦不尽废三《传》,其治经方法,于此书可睹其一斑。
版本流传
主要版本有《通志堂经解》本及《四库全书》本等。
编辑本段《春秋传(叶梦得)》二十卷
作者简介
宋叶梦得(1077一1148)撰。梦得字少蕴,号石林居士,原籍吴县(今江苏苏州),迁居浙江湖州,绍圣进士,初任丹徒尉,累官翰林学士、翰林学士兼侍读、尚书左丞;绍兴初,为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致全力以抗金,官终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一生博学多通,著述较多,有《春秋考》、《春秋谳》、《石林词》、《石林燕语》、《石林诗话》、《建康集》等等。
内容提要
梦得因孙复《春秋尊王发微》主张废传以从经;苏辙《春秋集解》则力主尊崇《左传》而废《公羊》、《谷梁》,其主张皆不免偏颇,遂撰此书,以阐述己见。其书参考三《传》以求经,不得于事则考于义,不得于义则考于事,更相发明,颇为精核。书成以后由其孙叶筠于开禧中刊刻于南剑州,真德秀为之跋,称赞此书辟邪说,黜异端。有补世教不浅。全书文笔流畅,持论谨严。对前儒旧说多所匡正,如叶氏评论孙复《春秋尊王发微》,谓其不深究礼学,使其观点多有抵牾,甚至有甚害于经义之论;虽概以礼论当时之过,却不能尽礼之制,尤为肤浅等;论刘敞《春秋权衡》及《春秋意林》诸书,对其观点则褒多于贬,认为刘氏所论渊源允正,大义微言,灼然圣人之意者颇多等等。所以,此书实际上对北宋时期诸儒有关《春秋》学著述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评价。在叶氏的几部《春秋》学著作中,唯此书最为完备,宋慈抱《两浙著述考》著录为《叶氏春秋传》。
版本流传
传本有《通志堂经解》本及《四库全书》本等。

❽ 十六国春秋的传世版本

时至2014年,传世的《十六国春秋》有三种不同的版本,均非原书。 十六卷简本,十六国各有一录,记各国主五十八人,与《晋书》大同小异。载于明代何镗所刊《汉魏丛书》。
对于其来源,多存疑虑。一种观点以全祖望、钱大昕、王鸣盛为代表,认为是万历以后,明人依据《晋书·载记》编排而成。第二种观点以汤球为代表,他认为简本就是《隋志》中的十卷《篡录》,即《崇文总目》中《十六国春秋略》以及司马光《通鉴考异》中的《十六国春秋钞》,《四库全书》中称为《别本十六国春秋》。 百卷本即屠本,托名为崔鸿。明神宗时,屠乔孙、项琳之根据《晋书·载记》《魏书》《北史》《册府元龟》《资治通鉴》以及《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涉及十六国史实的书籍补缀而成,仍提《十六国春秋》,收入在《四库全书》中。
纪昀评价屠本虽非崔氏旧书,但其“皆执诸书所引鸿书,联贯排比而成,与他伪书究不同也”。
明代屠乔孙、项琳之以《晋书·载记》《魏书》《北史》《册府元龟》《资治通鉴》以及《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补缀而成辑本一百卷,仍题“崔鸿撰”,并署“屠乔孙、项琳之同订”,史料丰富,然欠考证,被清人斥为伪书 ,是今日的流行本。
屠乔孙在明代编修的这个版本,后人往往称之为屠本《十六国春秋》。 百卷辑本,《十六国春秋辑补》一百卷。清朝的汤球以十六卷简本为底本,以《晋书》传记及原书之散见于诸书者,重加辑补成《十六国春秋辑补》。
汤球辑本内容虽不及屠本详细,但所辑大多注明出处,并进行考证,不以讹传讹,信而有征,是目前流传的最优秀的版本。 其中以第三者最具参考、阅读价值。

❾ 春秋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2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3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4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小人出使小国
宴会后,楚灵王接见了晏婴,楚灵王一见到晏婴,马上问:“齐国是不是很缺乏人才?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矮子来出使楚国?”“大王,齐国人多着呢。国都临淄人口百万,每人呼一口气,可以呼气为云,每人淌一滴汗,可以挥汗如雨。行人来往川流不息,摩肩接履,又怎么能没有人才?只是敝国有一个规矩,贤明之人出使贤国,不肖之人出使不肖之国,大人出使大国,小人出使小国,而今我无才无德又最不肖,只好来楚国为使,希望大王原谅。”

❿ “春秋”有吕氏春秋和左氏春秋,有何区别孔子编的是什么

吕不韦(?—前235年),战国末年秦相国,
濮阳人,曾是一个很成功的商人,后从政,主持编

篡了《吕氏春秋》一书传世。

秦庄襄王即位三年(公元前274年)后去世,
年仅十三岁的赢政继位,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
“仲父”。那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
原君,齐有孟尝君,门下皆有大量宾客。吕不韦觉
得以秦的强大国力,应超出所谓的战国“四君”,
便也广招宾客,多达三千人,由此而开始主持《吕
氏春秋》的编纂。他先让其宾客“各自将他们的见
闻写出来”,博采先秦诸子各家学说,在此基础上
加以整理、编辑,于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
成书。

全书分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一篇
(今缺一篇),二十多万字。《吕氏春秋》因“兼
儒墨,合名法”,自《汉书.艺文志》开始即被称为
“杂家”。事实上,《吕氏春秋》对各家学说并非
简单抄录,而是取其所需,融会贯通,思想上自成
体系。书中提出的统治方法和国家建设蓝图,对秦
汉政治颇具影响。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在公元前239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书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顺应客观的思想,但舍弃了其中消极的成分。同时,融合儒、墨、法、兵众家长处,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各方面的理论体系。吕不韦的目的在于综合百家之长,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以后的秦国统治提供长久的治国方略。

书中还提出了“法天地”、“传言必察”、等思想,和适情节欲、运动达郁的健身之道,有着唯物主义因素。同时,书中还保存了很多的旧说

传闻,在理论上和史料上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另外,书中也有一些天人感应的迷信思想,应该加以分辨。司马迁在《史记》里将《吕览》与《周易》、《春秋》、《离骚》等并列,表示了他对《吕氏春秋》的重视。东汉的高诱还为其作注注释,认为此书“大出诸子之右”,即超过了诸子的成就。《汉书·艺文志》则将该书列入杂家,所以以儒家学者不再重视。

《吕氏春秋》的注释本有清朝人毕沅的《吕氏春秋新校正》,近代以来,陈奇猷的《吕氏春秋校释》可以作为参考。

《左传》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文学名著。相传作者是春秋时鲁国的史官左丘明。原来独立成书,叫《左氏春秋》,后来被认为是解释孔子的《春秋》的,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成为儒家的经典之一。晋代杜预分年放在《春秋》的后面,合为一书,加以注释,叫《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左传》记事起于公元前722年(与《春秋》相同),止于公元前454年(比《春秋》晚 27 年)。比较系统地详细地记述了这一时期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善于用精炼的语言描写复杂纷繁的事件,刻画各式各样的人物,尤其是战争和外交辞令,写得更为出色。具有很高的史学人价值和文学价值。
《春秋》,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史删削而成,孟子说:“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孟子·滕文公下》)而“春秋笔法”作为孔子品评历史人物的一种方法,便充分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取向,司马迁认为:“《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史记·孔子世家》)。

热点内容
完美缘怎么用 发布:2021-03-16 21:51:05 浏览:903
陆贞传奇百度影音59 发布:2021-03-16 21:51:04 浏览:613
全民奇迹26无限钻石sf 发布:2021-03-16 21:51:02 浏览:654
梦幻手游大神 发布:2021-03-16 21:49:52 浏览:928
dnf女圣职者本子 发布:2021-03-16 21:47:35 浏览:170
昆明新开商场 发布:2021-03-16 21:43:27 浏览:797
捉鬼传奇 发布:2021-03-16 21:43:12 浏览:816
微服私服 发布:2021-03-16 21:42:11 浏览:340
风云之龙耀九州私服 发布:2021-03-16 21:41:57 浏览:525
北魏传奇之宏图恨 发布:2021-03-16 21:40:46 浏览: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