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掛機裝備 » 中原重騎裝備

中原重騎裝備

發布時間: 2021-03-12 06:20:56

A. 中國是不是不太重視重騎兵啊 重騎兵最適合的武器是什麼 最適合的戰術呢 請詳細一點O(∩_∩)O謝謝

主要還是馬和地形的問題
平原還好說,碰到其他地形就傻眼了
例如 戰國七雄 時代 最火爆的戰車
到後期還是被淘汰了,
馬匹來說,承重力太少,重騎兵一般都是全身甲胄,中國的馬貌似不太行
西方重騎兵武器好像是 長矛 和 重型的近戰武器吧(刀,斧)

B. 為什麼中國古代沒有發展重騎兵

因為重騎兵在機動靈活方面不如輕騎兵,重騎兵不利於長距離作戰。

重騎兵在兩軍對壘的陣型中有著堅不可破的巨大優勢,在機動靈活方面卻明顯有些力不從心。到了唐朝初期卻變為以人披鎧甲、馬不披甲的輕騎兵為主力。

原因在於,北方地區新興的突厥王國以輕騎兵擊敗了柔然的重騎兵,成為草原霸主。而中原地區新興的唐軍也是以輕騎兵擊敗了隋朝的甲騎具裝。

唐朝初創時,李淵父子在藉助突厥兵馬支援的基礎上,組建了善於長途追擊、迂迴作戰的玄甲兵。也就是機動性很強的輕騎兵,以彌補重騎兵不利於長距離作戰的局限性。

(2)中原重騎裝備擴展閱讀:

東漢末年到三國是我國鎧甲的大發展時期。鎧甲的主要類型基本在此時期產生。有明光鎧、鎖子甲、兩當鎧等。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有了越來越多的重裝騎兵出現在戰場上。所謂重騎兵,最重要的標准就是騎兵身上的鎧甲重量,一般身穿20公斤以上盔甲的騎兵就被稱為重騎兵。

除了騎兵本身身著重甲以外,重騎兵的另一典型特徵就是馬匹也同樣披上厚重的堅甲,人馬齊披重甲,望之如鐵塔,給人以強烈震撼。

衡量重騎兵的標准就是看其是不是有著突擊作戰的戰斗能力。這一時期的標准馬鎧,歷史上有一個專門的名稱——「鐵騎具裝」。從匈奴南下開始,一些北方少數民族如鮮卑、羯、氐、羌先後入主中原。他們正是依仗著鎧甲裝備的重裝騎兵作為主力部隊而奪取政權的。

C. 虎豹騎 青州精騎還是中原重騎好用

騎兵中最強的可能就魏國的虎豹騎了。好不好用,看你個人喜歡吧。

D. 誰了解南北朝時強大的重騎兵

作為古代一種決定性軍事力量,騎兵貫穿了人類整個戰爭史,「鐵馬金戈」是用來形容古代戰爭最普遍的一個形容詞。鮮明而形象的表明了騎兵在古代戰爭中無與倫比的地位、價值和作用。按裝備和戰術不同,騎兵又可以具體分為多個分支。其中,有一個相對另類而又極為重要的分支,曾經在歷史上輝煌一時並發揮了巨大作用,而後來又被戰爭所淘汰。這就是重騎兵。以往提起重騎兵,人們大多聯想到的都是西方特別是歐洲,尤其是歐洲中世紀到文藝復興之間著名的「重甲騎士」。很少有人提到中國重騎兵,給眾人的印象,就是貌似中國古代沒有重騎兵,或者中國古代重騎兵無法與西方相提並論。那麼,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答案顯然不是。在此,靈雲欲以自己所知和網友們就此進行一下探討。因為靈雲能力有限,所寫的肯定有不足之處。還請網友們多多指教。

「重騎兵」的全稱是「重裝甲胄騎兵」。是指冷兵器時代,一種人和戰馬都披掛有厚重甲胄,使用重型武器的騎兵兵種。與傳統輕騎兵相比,重騎兵的人和戰馬由於披掛厚甲,而且人還普遍擁有一面巨大的盾牌,因此擁有優秀的防禦力。由於士兵使用的武器通常是巨大的長矛、長劍或彎刀又擁有巨大的殺傷力。加上戰馬的速度和機動性,重騎兵擁有無與倫比的強大的沖擊力、防禦力、巨大的殺傷力和相對良好的機動性。

騎兵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兵種,出現已經有數千年歷史。但早期騎兵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是輕騎兵,而且武器都以重量較輕的長槍、短劍或短刀為主。亞洲的游牧輕騎兵則擁有弓箭。在西方。早期的古希臘、古馬其頓帝國的騎兵大多屬於輕騎兵。戰馬沒有甲胄,騎士披掛有少量青銅或鐵質甲胄,有一面不是很大的盾牌,武器是短劍和梭鏢甚至是石球,幾乎沒有遠戰能力。

威震歐亞的古羅馬軍團,其早期騎兵一樣是輕騎兵。古羅馬早期騎兵大體有三種組成。首先就是純粹的羅馬民族本族人組成的,就是所謂的羅馬「騎士」。始終享有較高的社會和政治地位。第二種,是在羅馬征服迦太基後,在今北非的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等地招募、僱傭的沙漠努米底亞騎兵。這也是歐洲上古時期最著名的輕騎兵。絕大部分由非洲黑人組成,坐騎是著名的北非沙漠馬。士兵大多不穿戴盔甲只有布衣。武器是若干輕標槍、一支長槍、一面圓形盾牌和一把彎刀。第三種,是在凱撒征服高盧後在當地招募的蠻族凱爾特—高盧騎兵。嚴格意義上說也是輕騎兵。

目前,有據可靠的最早的重騎兵起源於西亞伊朗高原的波斯—安息帝國。安息人原本是古波斯帝國的附庸游牧民族。公元前331年,馬其頓亞歷山大帝國滅亡古波斯帝國後,安息人擺脫了波斯人的束縛開始迅速擴張,在其後逐步統一了整個伊朗高原病陸續征服了高加索山脈和美索不達米亞,成為雄霸西亞的強大勢力。隨後,就在中東—小亞細亞和正向亞洲擴張的羅馬帝國迎頭相撞。

公元前54年,羅馬帝國執政克拉蘇(靈雲註:此君就是鎮壓斯巴達起義的元兇)率領7個精銳軍團遠征波斯,與安息騎兵軍團在幼發拉底河畔千年古城卡萊爆發決戰。全是騎兵組成的安息軍隊採取先誘敵深入、然後遠距離大縱深迂迴包抄等戰術,在卡萊基本全殲羅馬四萬軍隊。

此役,安息人參戰的清一色全是騎兵。其中主力,是與同一時期中國的匈奴人類似的輕裝射箭騎兵,核心精華則是重裝鐵甲槍騎兵。首先由輕騎兵圍而不攻,切斷羅馬軍團退路和糧道。然後在羅馬標槍的射程外,用西亞復合弓對著羅馬人的「夾門魚鱗陣」發射大量箭矢。亞洲復合弓強大的爆發力下,箭鏃輕易就擊穿了羅馬輕步兵那不到60公分直徑的木質盾牌並殺傷補兵的手。當羅馬陣型崩潰後,不足5000人的波斯重裝鐵甲槍騎兵如坦克集群般,以方陣向羅馬發動決定性沖擊,為最終取勝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與波斯騎兵對陣中,羅馬之前一直依仗的總共約5000名努米底亞騎兵和高盧騎兵一敗塗地根本毫無還手之力。羅馬人此前一直為傲的輕標槍,對有重甲防護的波斯重騎兵毫無殺傷力。盡管由蠻族組成的、高大強壯的高盧騎兵在戰斗中表現異常勇猛,但依舊無法匹敵波斯重騎兵。

這是有確切文字歷史可以考證的,歐洲軍隊和亞洲游牧民族騎兵間第一次大規模激戰。更是歐洲人第一次面對重裝甲胄騎兵。卡萊慘敗震驚了整個羅馬帝國,直接導致了隨後羅馬軍制的徹底改革。

戰後,羅馬軍隊首先大大強化了主力步兵的防護力,新型甲胄,以及有金屬覆蓋外表面的大型盾牌迅速普及到全軍。步兵武器開始更多的裝備長槍。軍中開始大幅增加弓箭手的數量,單兵遠射武器則逐步演變為射程更短但殺傷力和穿甲力倍增的重標槍。弩炮和拋石機開始大規模裝備炮兵並大量用於野戰。而且,羅馬軍隊中騎兵比例開始急劇增加並最終成為主力。

而最重要的是從此開始,羅馬人效法波斯人,建立了自己的重裝鐵甲騎兵軍團。而且依仗歐洲人種和馬種更加身高力大的先天優勢,羅馬重騎兵的甲胄和武器重量都大大超過對手波斯人。羅馬重騎兵在後來的戰爭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由此,更正是拉開了此後近1000年的、近乎傳奇般的歐洲重騎兵史。此後,重騎兵逐步成為歐洲軍隊的主體。到西羅馬帝國別蠻族滅亡後的中世紀。重騎兵已經成為歐洲各國的絕對主力。

隨著對手武器殺傷力的不斷增強,尤其是伴隨中國弩弓的西傳。歐洲重騎兵的甲胄和武器重量不斷增加。而隨後早期火繩槍的出現更加加劇了這一趨勢。最終到中世紀中、後期,歐洲重騎兵發展到極致——這就是著名的、幾乎已經成為中世紀「商標」的歐洲中世紀「重型板甲騎士」——整個騎兵人和戰馬都被數十公斤的鋼鐵甲胄包裹,武器是5米多的笨重的巨型長矛和1.5米以上的巨型長劍(靈雲註:如著名的、長達兩米的克雷默重劍)!

歐洲重騎兵擁有無與倫比的防護力和殺傷力。在歷次戰爭中發揮了巨大威力。匈奴的射箭輕騎兵曾經橫掃大半個歐洲。公元451年9月20日,在決定歐洲和匈奴命運的沙隆決戰中。最後發揮決定性作用擊敗匈奴人、改變戰局的,正是西哥特王特奧多里克親率的本國最精銳的、擁有強大裝甲和武器的西哥特重裝鐵甲騎兵軍團!而公元1177年在中東蒙吉薩,「耶路撒冷王國」國王的鮑德溫四世率領區區幾百名歐洲重甲騎士,在狂熱到近乎病態的宗教熱情激勵下,依靠正確的戰略戰術以及自身強大的防護力、殺傷力以及精湛的近身格鬥技巧,徹底擊潰了穆斯林領袖薩拉丁引以為傲的三萬馬木留克騎兵......

以上這些都是西方重騎兵的「光輝歷史」。談及重騎兵,人們最多的也是聯想到西方騎兵。好像中國古代就「沒有重騎兵」。那事實是否如此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可為何中國的重騎兵名頭遠不如歐洲呢??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擁有並大規模使用騎兵的國家之一。戰國早期,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將中國從戰車時代帶入騎兵時代。從此,騎兵開始登上中國歷史舞台並開始成為舉足輕重的力量。此後3000年間,縱橫大將南北長城內外的騎兵成為中華文明中一道不可磨滅的印記。但是,其中卻鮮見重騎兵的身影。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靈雲認為這是多種因素導致的。

首先就是人和馬的問題,而這也是最重要的。顧名思義,重甲騎兵就是人和戰馬都必須披掛沉重的甲胄,使用龐大、笨重的武器。這就要求人和戰馬的體魄必須足夠高達、強壯,足以承載如此沉重的裝備。而且不光要能穿戴,還必須在戰時有足夠的力量、靈活性還作戰。這對人和戰馬的身體條件都有很高要求。

歐洲人種尤其是羅馬滅亡後遍及歐洲的日耳曼人種和斯拉夫人,其最大特點,就是普遍的身材都非常高達魁梧,體魄健壯有力,足以在穿戴笨重鎧甲的前提下,有足夠的力量來揮舞笨重的武器如巨型長矛作戰。而歐洲的馬種,如當時使用最普遍的伊比利亞馬和高盧馬都是著名的大型馬種,身材高大體魄健壯,具有強大的承載力、爆發力和耐力,非常適合作為重騎兵的坐騎。

中國人絕對主體屬於東亞黃色蒙古人種。與高大強壯的歐洲白種人相比,古代中國人尤其是中原漢族人在平均體質、體型、身高、耐力和力量等方面都有相當大的先天差距。實事求是講,當時的中國尤其是中原士兵大部分是無法負擔過重的甲胄的或揮舞笨重的大型武器的。但與歐洲人善於蠻力相比,中國士兵更擅長技巧性格鬥和遠程射擊,這就是清代洋人所謂的「華勇精技擊」。

於此同時,由於地理、氣候和歷史等原因,古代中國尤其是中原地區始終沒有一種可以長期、穩定供應的、適合於重騎兵的大型戰馬。中國中原地區屬於典型的農耕文明,不出產大型優良馬種,唯一能有效、長期穩定獲得的馬種就是蒙古馬,這也是中國北方游牧民族數千年裡一直的標准裝備。與歐洲大型馬相比,蒙古馬缺陷暴露無遺——身材矮小、負重力少、力量小、爆發力差。即不能拖載穿著重甲的士兵,自身更不能覆蓋厚重的馬甲,根本無法用於重騎兵。但其優點則是耐力強、對惡劣環境適應力極強、耐粗飼、適合長途奔襲等。

那麼,中國古代究竟有沒有重騎兵呢?答案是肯定的——有!不僅有,而且曾經相當輝煌過。

目前,有確切史料和出圖文物等,可以證實的中國最早的「重騎兵」出現在西漢中期。秦朝和西漢早期騎兵依然屬於典型的射箭輕騎兵。促使重騎兵出現的最直接因素,就是西漢中期開始對匈奴的大規模遠征,同時冶金技術和武器製造技術的急速發展也是動力之一。

從西漢武帝開始,漢朝一改已經延續80年的屈辱「和親」政策,開始對匈奴進行大規模進攻。面對精於騎射的匈奴射箭騎兵,西漢首次發展了重騎兵。與匈奴以及之前的中原輕騎兵相比,西漢「重騎兵」的裝備要堅固、精良得多。此時的西漢已經可以大規模製造和使用鐵器,加之國力的空前強盛。西漢騎兵普遍使用鐵甲。士兵擁有一頂鐵盔,身上穿著由胸甲、背甲、護肩等組成的鐵鎧。而與輕騎兵相比,重騎兵還擁有裙甲和袖甲以及一面盾牌以提高防禦力。此時的甲胄還是類似先秦那種方的鐵質片甲,而不是後來的魚鱗甲。而西漢重騎兵戰馬也掛有一層護甲。

在武器上,西漢重騎兵與輕騎兵都擁有弓箭、長槍和以及環首刀等武器,而精銳的重騎兵則多了一樣新武器——騎兵戟。而這也就是後世著名的所謂「方天畫戟」的原型。這是一種綜合了矛和戈的優點的東西。與戰國戟相比,西漢騎兵戟的樣式有了明顯變化。前方依然是銳利的槍尖,但槍尖後頭原本橫的戟刃,變為兩個用兩根支棍和矛頭鏈接的兩個巨大的月牙形的彎鉤刀!上下、正反兩面都有鋒利的刀刃!這樣就增大叉刺時的砍劈面積,即可以直接刺殺,還可以橫向劈砍、斜刺里獠刺以及反手或倒著鉤殺。還可以鎖架對方的武器(靈雲註:就是用鉤刀支架咬住)。

根據出土實物。西漢重騎兵的騎兵戟戟頭為鋼鐵制長近40公分,加上木柄後長達3米!這在當時無疑屬於一種典型的「重武器」,如此長大的傢伙也只有在馬上使用。與長矛或戈相比,西漢騎兵戟作戰樣式、方法要多得多,殺傷力明顯更大,但訓練、使用難度和造價以及製造耗時更多。因此這種精銳武器也只裝備給精銳的重騎兵使用。

但靈雲認為必須強調一點:理論上,西漢重騎兵有多種武器尤其是近戰武器可以使用來近戰。但問題是此時的騎兵遠沒有後來漢唐騎兵那樣「自在放得開」——由於這種大型武器相對笨重,但當時還沒有一樣致命的裝備——馬鐙。西漢重騎兵一面要揮舞大戟一面還要顧及自己的穩定和駕馭戰馬,因此嚴重限制了騎兵的靈活性。所以,西漢重騎兵更多時候是使用輕巧的環首刀或弓箭。殺傷力並不見得比當時的輕騎兵強多少。


西漢武帝之前,制約騎兵發展最大的問題是戰馬。當國家政局穩定後尤其是和匈奴「和親」後,西漢中央政權開始在全國,大力實行鼓勵養馬的國策即歷史上著名的「馬政」。在中央政權尤其是皇帝的強力干預下,「馬政」成為西漢政府的一項重要基本國策。

西漢中央政權通過法律,以減免徭役-兵役-賦稅、減輕刑罰、獎勵田產爵位等鼓勵養馬。國家有明確的嚴刑峻法嚴禁自販運或屠殺母馬和種馬,違法者輕者受刑重者處決!「太僕」為全國養馬事業的最高官員。皇帝有皇室馬場即「上苑」,官府和軍隊有專門的馬場,民間則隨意養馬,養馬成為西漢上到皇帝下到百姓重要的責任義務。經過西漢高祖、高後、太宗、景帝、世宗初期4代人近80年的努力,西漢積累了空前雄厚的「馬力」,當時西漢的馬匹數量之多已經到了「充斥市井,泛濫山野」的地步。

單是馬匹數量並不足以確保重騎兵的需要,因為重騎兵或強大的騎兵軍團,必須有更優良的馬種,西漢初期依舊以矮小的蒙古馬為絕對主體,而這一馬種顯然不可能滿足重騎兵的需求。這種情況知道西漢武帝征服河西走廊並逐步控制西域後才得到改觀——新疆和中亞至今依然是優良馬種產區。西漢武帝開始,從中亞經「絲綢之路」流入中國的除了流芳千古的、幾乎被神話的大宛「汗血寶馬」(靈雲註:即今土庫曼的阿哈爾捷金馬)外,最多的、影響最大的就是著名的今新疆的伊犁-哈薩克純血馬。

與跟驢一般矮小的蒙古馬截然相反,伊犁—哈薩克純血馬外觀高大俊美體質強健,擁有極強的爆發力、耐力和負重力而且生性機警。在近代歐洲馬匹傳入中國前近2000年的時間里,一直是中國最優良的戰馬,也是中國本土最適合作為重騎兵坐騎的馬種。唐詩中流傳千古的「天馬」,指的就是伊犁—哈薩克純血馬。而「天馬」這一稱呼,最早就是由漢世宗武帝在首次見到西域進貢的伊犁—哈薩克純血馬後親自贊譽的。從張騫通西域開始,這一馬種開始大量進入中原。伊犁—哈薩克純血馬傳入中原的數量遠遠超過了「汗血寶馬」。初期主要是作為種馬用來繁育、擴大種群並改良中原馬種。當達到一定規模後,開始成為軍隊騎兵的主要坐騎。

西漢武帝與匈奴決戰初期,由於大型戰馬數量相對較少,因此重騎兵規模、數量有限,主要作為重要的精銳突擊力量使用。當時的匈奴騎兵雖然善戰,但由於其科技生產力異常原始,導致其裝備遠不如漢軍。

由於欠缺冶金。匈奴騎兵絕大多數只有少許皮甲,極少數王族的精銳衛隊充其量只有繳獲漢軍的輕便鐵甲。匈奴騎兵主戰武器清一色全是弓箭,作戰主要就依靠馬上弓箭射殺,這從史書對匈奴騎兵的稱呼就得到清晰的證明——「控弦之士」!匈奴騎兵絕大多數只有一把彎刀而沒有大型武器。無論防護力還是近戰力都遠不如西漢重騎兵。這點在公元前119西漢與匈奴決定意義的漠北之戰中得到最佳展示。是役,西漢分兵兩路,騎兵軍團主力配給了霍去病大縱深遠程突襲,而衛青所部則成為一隻典型的「混成部隊」。

當衛青所部遭遇匈奴單於本部主力後。衛青首先命令以武剛戰車(靈雲註:中國古代一種有裝甲防護的戰車)環繞為營以抗擊匈奴射箭騎兵的沖擊,同時漢軍士兵則躲在戰車護牆後頭,依託車陣掩護用強弩射殺匈奴騎兵。這就是著名的「武剛車陣」。成功的抵禦住了匈奴人的數次猛烈沖擊並給對方造成巨大殺傷。雙方僵持到黃昏時狂風驟起飛沙走石匈奴人退回營地。諳熟匈奴人秉性的衛青當機立斷——親率麾下最精銳的5000名重甲鐵騎兵從兩翼對匈奴單於大營發起沖擊!當匈奴人發現後已經晚,雙方迅速陷入近身肉搏。結果雙方差距一目瞭然——匈奴人的破爛武器,對擁有重甲和盾牌防護的西漢重甲騎兵幾乎沒有殺傷力。而漢軍重騎兵揮舞的巨大的長柄騎兵戟,這種即能刺殺又能多方向多角度劈砍獠刺的東西,在近身格鬥中其作戰力和殺傷力遠遠超過匈奴人的彎刀。結果一戰而下匈奴大敗,伊稚斜單於率精騎數百突圍向西北倉皇。衛青立即派輕騎兵追擊並帶主力跟進。一直追殺到顏山(靈雲註:即今蒙古國杭愛山南面附近),在斬首近2萬人並焚毀匈奴人大量後勤輜重後班師。

漠北之戰,充分證明了西漢重騎兵在對陣匈奴輕騎兵時在近戰中佔有絕對優勢,而且西漢重騎兵一樣擁有弓箭射擊能力,遠戰上也不輸給匈奴人。但也暴露了重騎兵先天劣勢——過於笨重導致不能遠程持續作戰,航程和作戰半徑遠不如輕騎兵。而且一個重騎兵就需要起碼兩匹優良戰馬,經濟上的壓力遠大於輕騎兵。更何況當時馬鐙尚未出現,重甲騎手在馬上的靈活性和敏捷性受到巨大制約,戰鬥力大打折扣。

西漢是中國重騎兵起源的關鍵時期。到東漢時期,隨著技術的進步和作戰的需要,重騎兵的防護力和突擊力得到很大發展。但由於技術、財力尤其是優良馬匹等制約,兩漢時期依然是輕騎兵唱主角。重騎兵在中國歷史上作為一個重要主角兵種大規模使用,卻發生在一個極為特殊的歷史時期——十六國—南北朝時期。這是一個大分裂、大混亂的特殊時期,北方少數民族成批南侵並最終長期占據中原,而漢族政權則長期龜縮於江南。雙方隔長江或淮河南北長期對峙。中國本土陷入南北分裂近400年之久!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中國本土如此長時間、大范圍的大分裂、混戰局面,在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

十六國—南北朝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游牧民族由於氣候惡化等因素大舉南進造成的。導致中原地區陷入近400年以游牧民族為統治民族的混戰局面。這一方面導致中原經過長期戰亂民生凋敝破敗不堪。另一方面卻極大的促進了中國騎兵尤其是重騎兵的發展和成熟。南下的游牧民族本身就善於騎射以騎兵為主,而且這些來自北方尤其是西北的游牧民族還攜帶並在中原繁育了大量優良的大型馬種。這就解決了戰馬來源的問題。而且這些常年生長在北方尤其是漠北和興安嶺一帶的游牧民族尤其是鮮卑人,普遍要比與中原人強壯高大。更適合做重騎兵。

北方各游牧民族彼此長期的混戰中,都充分注意到提高防護力的重要性。因此大力發展防護力更強的重騎兵。而此時,一項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明在中國誕生了——馬鐙!目前全世界范圍內權威史學界都公認,有絕對確鑿的證據證明馬鐙是中國人發明的。根據1955年在湖南長沙西晉永寧二年墓葬中出土的西晉騎馬俑證實,至少在西晉時期中國人就已經使用了馬鐙。隨後的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南下的游牧民族發現了馬鐙無與倫比的巨大價值和意義,於是開始有意改良發展。最終,鮮卑人在前人的基礎上發展處了真正意義上的金屬雙馬鐙並大量普及。隨後被其他游牧民族傳入中亞,而後被占據高加索地區的阿瓦爾人傳入歐洲。

馬鐙最大的價值和意義,在於使戰馬更容易駕馭。使騎兵的雙手不用再一直薅著韁繩來駕馭戰馬。兩腳終於有了穩定的「根」!雙腿終於不用再像以往那樣緊緊夾住馬肚子來保持身體穩定。這樣,騎兵們就可以在飛馳的戰馬上做各種復雜的高難度姿勢。尤其可以披掛在重甲、使用大型武器的情況下,肆意馬背上做左右多方向、多角度大幅度擺動,完成左劈右砍或躲閃的等復雜的格鬥而不用減速或擔心掉下來。而這在以往是不可想像的。這點對中原漢族和歐洲農耕民族等不擅騎馬的民族極為重要。

有了大量優良戰馬,又有了馬鐙來解放手腳終於可以肆意砍殺。於是乎,十六國—南北朝尤其是北魏開始,重甲騎兵開始大行其道爆發式發展。北魏重甲騎兵又稱「北朝甲裝騎士」。騎兵頭帶大號鐵盔身披厚重的長身魚鱗鐵甲。這種鎧甲有多層,從脖子開始覆蓋兩條胳膊並一直覆蓋到腳面,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騎兵「全身甲」。戰馬從臉到尾巴,從後背帶膝蓋整個被一層牛皮掛鐵甲的馬甲覆蓋。

騎兵的武器則包括一把巨大的長槍、彎刀和復合弓箭。但由於過於笨重,北魏重甲騎很少使用弓箭遠戰。幾乎都是近身格鬥。無論從任何角度看,中國「北朝甲裝騎士」都絲毫不遜色於西方同一時期的重騎兵。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標準的重騎兵。這一模式一直沿用到隋唐早期。在隋朝對突厥的戰爭中,公元583年,在漠北蒙古大漠上,隋朝的「甲裝騎士」與突厥射箭輕騎兵爆發了一場精彩、經典的的「輕—重騎兵大對決」。擁有強大防護力和突擊力的隋朝重騎兵大破突厥輕騎兵,奠定了此後數十年兩者的地位。

到唐代,由於對外戰爭的不斷擴大以及作戰思想的變化,經常需要騎兵遠程(動輒上千里)的奔襲或突襲。因此極為重視騎兵的機動性和靈活性以及敏捷性。而這恰恰是重騎兵最大的軟肋。而且隨著煉鋼技術的發展,此時唐朝輕騎兵的盔甲防護力得到巨大提升。足夠滿足需要。於是,重騎兵在唐朝的的地位和作用迅速被輕騎兵或中騎兵取代。縱觀300年唐朝歷史,已經很難發現重騎兵的身影。似乎這一「物種」在中國即將滅絕了。但此後不久,重騎兵又「迴光返照」般突然大放異彩,並譜寫了最輝煌的巔峰絕唱。這就是——宋/遼/西夏/金時代。

由於產馬區尤其是河西走廊的喪失,以及內部不思進取等原因。整個兩宋300年嚴重缺乏騎兵。整個宋朝歷史上,宋軍始終以步兵為絕對主體,幾乎全是「腿兒鴨子」,騎兵尤其是大規模騎兵軍團與宋朝是絕緣的。但這並非就說宋朝就沒有大的騎兵單位。至少在北宋前期尤其是西夏崛起前,北宋還是有一定騎兵實力的。這些軍隊主要駐扎在首都開封和北方以及西北。為抵禦契丹,在北方的山西前線,常年駐扎著精銳騎兵數萬人。為拱衛帝都開封,皇帝常年從各地抽調精銳騎兵加入京師禁軍。但這些都不是最強的。北宋最強大、最精銳的騎兵在西北,用來震懾黨項並支援盟友。這就是後世著名的北宋——鎮西軍重裝鋼甲騎兵軍團!

鎮西軍也叫「西軍」。實際上是宋朝繼承的原五代時期的西北地方武裝。他與其他地區宋軍迥然不同。盡管他也是步兵居多,但由於靠近產馬的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區,他可以通過盟友甘州回鶻和青海吐蕃人,以及黨項其他部落手中得到更多優良戰馬。由此,鎮西軍得以擁有一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具有強大戰鬥力的,數萬人的精銳騎兵軍團。宋朝的科技、經濟實力在中國古代社會是最強大的。騎兵在北宋本來就是數量稀少,鎮西軍又是軍中精銳。因此,宋朝政府不惜血本的,用當時最精良的武器裝備來武裝這支騎兵。這支軍團清一色都是重騎兵。士兵有一頂鋼制頭盔。披掛的則是最精良的鋼制環鎖鎧!環鎖鎧又叫「連環鎖甲」,他不是中國人發明的,而是最早誕生在歐洲。在南北朝,由波斯人傳入中國後,在唐朝中、晚期開始流行普及。是由無數個小鋼制圓環相互密集鉸接構成鋼網,數層鋼網再疊加在一起構成一副鎧甲。同時,在鋼網外面還綴有一層密集的魚鱗狀鋼制甲葉。在肩膀上有整塊的鋼制護肩,在前、後胸則有兩塊厚達兩毫米的、足有餐盤的掩心鏡。

鎮西軍的戰馬也披掛著馬甲。馬甲裡面是皮革,外面是一層鐵制魚鱗甲,馬頭上還戴著鐵制護面。因此,北宋鎮西軍騎兵屬於典型的重甲騎兵。但與西方重騎兵只能肉搏不同的,是鎮西軍騎兵可以在高速移動中用弓箭精確射擊,擁有遠程打擊能力。

北宋鎮西軍士兵武器也非常精良,武裝著當時頂級的精鋼刀矛和強弓。而且鎮西軍還有一大特點是其他宋軍沒有的。由於地處西部邊境,導致其中有不少驍勇善戰的羌、回鶻、吐蕃等游牧民族士兵,而這就是歷史上的所謂「蕃兵」。他們在戰爭中的騎術以及兇悍與殘忍,是漢族士兵無法比擬的。鎮西軍騎兵軍團極其重視平時的訓練,其訓練甚至可以用殘酷來形容。包括弓弩射擊、近身刀矛搏殺技巧和騎術訓練以及長途行軍等。

與北宋鎮西軍同一時期,「大中國」版圖內的重騎兵,還有西夏皇室禁衛軍「鐵鷂子」和遼國契丹皇室禁衛軍「御帳親騎」。「鐵鷂子」總數不超過5000人,成員清一色全來自西夏黨項皇室拓跋部。人和戰馬都披掛有厚重鐵甲,人和馬都只露出兩個眼睛。而且人還被用繩索把和戰馬死死綁在一起,後頭則是督戰隊的強弓硬弩!這樣人受傷了也只能繼續作戰,即便人戰死了依舊騎在馬上。契丹「御帳親騎」總數萬人左右。只聽命於皇帝本人或掌朝太後。人員尤其是軍官清一色全來自契丹皇帝本族的耶律氏部落,都是精選的強壯武士。使用的是產自西域的高大的哈薩克馬。人和戰馬都披掛有被俘的中原工匠製造的鋼制重甲,武器包括大型復合弓和精鋼刀矛!

這三股武裝的結局則各有不同。由於指揮失誤。鎮西軍騎兵後來在對西夏的戰爭中全軍覆沒;鐵鷂子則在西夏擴張中,作為最後的殺手鐧屢建戰功,最後被蒙古人消滅;御帳親騎始終是契丹人最精銳的武力,在戰爭中同樣做殺手鐧。由於契丹人統治後期自己的腐敗墮落,御帳親騎逐步喪失戰鬥力,最終被女真人殲滅。他們構成了當時「大中國」版圖內重騎兵的主體(靈雲註:關於北宋鎮西軍騎兵和契丹御帳親騎,詳見靈雲ら蒼月之前的《【原創】殘陽,遠去的鐵騎!也談宋朝騎兵》和《【原創】西風烈,大漠悲歌!淺談遼朝軍隊的興衰》)。但是,真正稱得上中國歷史上重騎兵巔峰絕唱的,卻誕生在他們之後。這個傢伙在中國歷史上眩耀一時,留下濃重而有悲催的一筆。他,就是「著名」的金國女真族——鐵浮屠!

E. 中國古代有重裝甲騎兵么

所謂重裝甲騎兵就是「人」和「馬匹」身著重甲,以沖鋒的模式進行戰斗突擊的重裝甲騎兵部隊。
一般指冷兵器戰爭時期的一種重裝騎馬兵種。該兵種一般人馬均裝備有防護性能良好的盔甲和盾牌,武器以長矛為主,以強大的沖擊力和優秀的防禦力而著稱。
一般情況下認為西晉以後中國才有重騎兵,主要是因為出土的馬鞍最早是西晉的。
我個人認為:首先,馬鐙這個東西西晉之前有沒有真說不定。西晉僅持續28年,而三國又可以算是東漢的一個延續。

中國古代從戰國時開始大量的使用騎兵作戰。趙國以步騎兵攻林胡,樓煩「略地千里」,李牧用萬余騎配合步車兵大破匈奴殲敵十餘萬。秦國也以騎兵精良著稱,秦趙長平之戰,秦將白起用五千精騎截斷趙軍,對長平一役全殲趙軍四十餘萬起到了關鍵作用。楚漢戰爭時劉邦也曾為了對抗項羽的騎兵而用秦國降將李必、駱甲為校尉訓練騎兵;韓信在破趙之戰(就是列背水陣那次)中也是用兩千輕騎偷襲敵軍大營。
戰國及秦代的騎兵配有齊全的鞍韉,但是沒有馬鐙這對馬上的格鬥戰十分不利,所以當時的騎兵主要武器為弓箭,作戰以騎射為主,少量的使用青銅劍、戟作戰。(劈砍時劍容易折斷,以戟為主)並且這時已有專用的馬甲出現。(用於保護戰馬的防具)從出土的兵馬俑可以看出當時秦軍已是採用車、步、騎混合編隊,鞍馬俑以持弓為主,戴小帽,穿緊腰窄袖袍,披短甲,足蹬短皮靴,裝束便於騎射。這一時期兵法中也有了對騎兵使用的論述。《孫臏兵法》就曾說「險則多其騎」。
有部分史學家推測東漢時軍隊裝備了一種馬蹬的替代品,可能是皮質可能是木質的。而其他的條件則比較容易滿足:漢朝時中國開始大規模裝備鐵甲,防禦力有了保證。武器的選擇種類很多,戟,坡(讀音是這個),環首刀。
而如果沒有馬鐙怎麼辦?不是沒有馬鐙就沒有重騎兵。馬其頓,帕提亞都有重騎兵,共同特點是人數很少,一兩千人,裝備精良,基本有貴族子弟組成。馬其頓的重騎兵連馬鞍都沒有,騎在馬背上包裹牛皮或是虎皮墊上沖擊。
兩漢時代:
進入兩漢時代,迎來了中國騎兵發展的黃金時代,因為對匈奴等游牧民族作戰的需要,騎兵迅速壯大,軍隊作戰從以前的車騎並重轉變為騎兵取代車兵,騎兵成為決定勝負的力量。
說到漢代騎兵的發展就該說匈奴騎兵,匈奴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全族均為能騎善射之士漢初處匈奴已號稱「控弦之士」三十萬,時刻威脅著漢朝的北部。匈奴人是典型的亞洲式輕騎兵,他們作為游牧民族,從小生長在馬背上,長於騎射,他們馬術精良,射術奇佳,只穿輕便的皮甲十分靈活。漢的晃錯曾在《言兵事疏》中說匈奴有三大長處為漢軍所不及:其一,上下山阪,出入溪澗,中國之馬弗與也;其二,險道傾厭: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與也;其三,風雨罷勞,譏渴不困,中國之人弗與也。這也就指明了騎兵較之車兵的較大優勢,車兵只能在平原之上才能發揮威力,而騎兵在較狹小的地形也能做戰,比車兵更為機動靈活。
到了漢朝時為了改變對匈奴作戰的不利被動局面,漢朝大力發展騎兵,至武帝時已能運用十餘萬騎兵主動出擊,對匈奴作戰歷時數十年,漢的名將衛青,霍去病等多次率數萬騎兵,採用迂迴包抄,深入敵後等戰法大破匈奴。其公元前119年武帝以衛青,霍去病二人各帶五萬騎出擊,以步卒數十萬,馬十餘萬匹轉運輜重。霍去病部深入匈奴兩千餘里,大破敵軍封狼居胥山(在今蒙古)而還,傳為佳話( 英雄業績真是令人神往呀!)
這一時代一個重要成就就是官馬制度的確立,漢為了對抗匈奴,發展騎兵,建立了飼馬的制度。漢文景時期頒行「馬復令」用免役的辦法鼓勵民間養馬。並在中央和地方設立專管的馬政機構。中央任命太僕(就是弼馬溫了)管理,在地方設有馬丞負責。這些官員負責馬匹的飼養以備軍用。從漢初至武帝時即有廄馬四十餘萬匹。這一制度保證了漢朝對匈奴作戰的大量馬匹的消耗。
在漢代騎兵發展壯大,成為軍隊的主力軍種,取代戰車的位置。兵種內漢代已經有了輕騎兵和重騎兵之分。輕騎兵基本無甲,武器以弓箭為主,配備較矮小的戰馬,重騎兵著甲,武器為戟,矛,環首刀等近戰武器,配備高大的馬匹用於沖鋒陷陣。漢代隨著冶煉技術的提高出現了更適於馬上作戰的環柄長鐵刀,(就是環首刀了)刀脊厚,刃鋒利適於劈砍,成為騎兵的重要武器。一般來說漢代的騎兵主要武器有:矛、刀、戟、弓、弩(臂張弩)等。這一時期騎兵作為機動兵力的戰術也得以發展漢軍在與匈奴作戰中就大量採用了長距離奔襲迂迴包抄作戰。

1、西漢漢武帝之前,甲胄裝備情況為步兵50%,騎兵8%。由於西漢最主要的敵人是匈奴,所以那個時候重騎兵即使有也無法形成規模。因為用不到。具體可參照輕騎兵的蒙古騎兵對重騎兵的西歐騎士,結果如何?西漢時的騎兵為了能與匈奴抗衡,做出的選擇是發展輕騎兵,重騎兵跟不上打不著。而8%披甲的騎兵就值得玩味了。
2、一尊東漢騎兵俑,手持長戟,這把戟的形狀像只剩兩個頭的三股叉,很明顯它的作用是前刺,這點上和長矛馬槊就很相似。如果是輕騎兵想必也沒必要裝備這樣的長戟。
3、東漢時,羌族作亂,皇帝問耿秉應對方式,他反對朝廷出兵救援,而應該靜觀其變,令當地太守固守城池。因為重騎兵每天行多少里,輕騎兵每天走多少里,遠水難救近火。那這里重騎兵的概念是?
4、東漢末年,曹操追擊劉備,選各部精騎,一晝夜500華里。如果沒有馬鐙,恐怕這些騎兵早就被扔下來了。
5、曹操手下的虎豹騎應該不是杜撰吧,虎豹騎被認為是重騎兵。
6、曹操在官渡之戰時哀嘆,說袁紹兵強馬壯,有馬鎧300副,而自己只有幾十副。這里的馬鎧就是重騎兵裝備的專用鎧甲。

三國,晉,南北朝時代:
這是一個戰亂的時代,東漢末年的騎兵變發展到了重騎兵的時代。戰爭十分頻繁,特別在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大量北主游牧民族入主中原,騎兵的運用達到了更高峰,交戰各方(主要是北方)都大規模的使用騎兵,騎兵成為戰場上的最重要的兵種。
兩晉和南北亂世這一時期總的來說北方的軍力較南方強,北方各國多為少數民族政權,最初的軍隊均為騎兵,發展後步兵漸漸增多,但軍隊的主力仍為騎兵,作戰時動用相當多的騎兵參戰。如前秦的苻堅南下動用了騎兵二十七萬;北魏太武帝侵宋時以騎兵六十萬渡淮,直逼長江;梁魏鍾離之戰中魏軍八十萬中有騎兵二十四萬。可以說這一時期騎兵戰的規模遠遠超過了前代。 而這時期一大重要發展就是馬鐙的發明,我國最早的馬鐙在西晉中出土,可以說我國最晚在晉代就有了馬鐙。(可偏有人說馬鐙是歐洲人先發明的。)馬鐙可以說是一項劃時代的發明,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人類文明。軍事上,馬鐙的出現使騎兵的近距離格鬥戰更容易,(有了借力之處)並且有利於騎兵的長距離行軍。(減少疲勞)能更有效的發揮出騎兵機動性好,沖擊力強的優點。在西方馬鐙的發明,導致了中世紀西式重騎兵,騎士的出現。(一種大而無用的傢伙)這一時期的騎兵以重騎兵為主,當時的重騎兵人馬均披鎧甲-甲騎具裝。防護力很好,對步兵而言有極大的沖擊力。當時重騎兵的防護力很強,騎兵武器除了弓箭外,(不管什麼時代,這總是東方騎兵的主要武器。)長兵器大量使用穿透力更好的騎兵用長矛即「槊」(也叫「矛+肖」),而戟逐步被淘汰,成為一種禮儀用的擺設。而短刀也成為騎兵的制式武器,與前代的環首刀相比,這一時期的刀,刀體加寬,刀頭由斜方形改為前銳後斜,更適於實戰。
可以說在兩晉和南北亂世時期中國的重裝甲騎兵就已經普遍得到發展,尤其在南北亂世時期!

F. 中國的重裝騎兵為什麼會在南北朝突然的出現呢

關於"甲騎具裝"的重騎兵,很多人都會有疑問:

秦漢到三國這段中原騎兵大發展的時期,卻沒有發現任何關於這種重騎兵的蹤影。

即使在三國時代的官渡大戰中,掌控十餘萬大軍的袁紹大軍也只不過有十幾副“馬鎧”。然而,這種重裝坦克一般具裝騎兵為什麼會突然出現在南北朝時期呢?

01 游牧者的南下

所謂"甲騎具裝"的重騎兵出現,其實與西晉末年游牧民族南下有著深刻的聯系。

以慕容鮮卑為例,這群深入中原的游牧者曾經長期與中原政權並存,對騎兵作戰的認識更勝一籌。在獲得充分的鐵礦資源後,便得以迅速裝備自己的戰馬,以便對南方的漢人步兵產生橫掃千軍的恐怖沖擊力,這種固化的戰略優勢與實際需求一直在東晉十六國直到南北朝這段南北對峙時期延續著。


圖/ 敦煌壁畫《五百強盜成佛圖》中描繪的甲騎具裝騎兵

由此可見,甲騎具裝的重騎兵的存在與固有的胡人社會組織體系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與中原社會具有較強共生性的游牧民族(慕容鮮卑、高句麗、拓跋鮮卑),由於兼顧草原與農耕兩個社會的社會結構、軍事動員能力以及自然資源,因而可以根據自身的戰略需求製造出具有強大單兵與集團戰斗能力的“具裝騎兵”。

這種模式在後來的中國大地也曾經不斷出現,譬如契丹精銳“皮室軍”,女真人的“鐵浮屠”、蒙古與滿洲的重裝騎兵都是這種模式的復演,本質上都是游牧民族在面對中原政權後對自身軍事力量的升級改造。

G. 如果古代中原王朝擁有非常強大的輕騎兵和重騎兵和騎射兵的話會怎樣

重騎兵的特點是沖擊力強,防禦力強,機動性差,持續作戰能力差,成本高。因此重騎兵的用法類似於古代戰車,受地形影響較大,多用於列陣沖擊薄弱環節,打亂敵軍陣型,製造心理恐慌。
輕騎兵的特點是混戰攻擊力強,兼具遠程攻擊,防禦力弱,機動性高,持續作戰能力強,成本一般。輕騎兵的用法類似於摩托化部隊,受地形影響小(山區除外),多用於迂迴、包圍、突擊、切割、偵查、追擊。
即使是純騎兵戰斗,古代戰爭也把輕重騎兵混合使用,而不是單獨使用。
一般先用輕騎兵騷擾、斷糧、偵查或反偵察,取得戰果後增兵擴大戰果。多用步兵陣型消耗牽制敵軍,輕騎兵遊走尋找薄弱點。再以重騎兵沖擊打開陣型,輕騎兵保護側翼並分割敵軍擴大戰果。重騎兵撤退修整加入預備隊。預備隊多是精銳重騎兵,用來給敵人致命一擊或者挽救潰退隊伍。戰場形勢萬變,具體用法看具體情況。

H. 介紹一下中國古代的重甲騎兵

從東漢末年開始,北方強悍的游牧民族逐漸進入中原,經過五胡十六國和南北朝的混戰,到了隋唐時期,騎兵的發展達到了中國歷史上的有一個高峰。在這個時代,重甲騎兵一度成為主流。所謂重甲騎兵,又稱甲騎具裝,騎兵和戰馬均披很厚的盔甲。隋朝繼承了南北朝的傳統,在軍隊中,重甲騎兵依然佔了很大比重,作為舊朝的一員,李淵的唐軍大概也受了一些影響。

唐初的精銳騎兵--玄甲軍唐軍騎兵有輕重之分。小說中出現的玄甲兵據說是唐太宗李世民所創,重騎兵雖然不多,但是由於防護好,沖擊力大,歷來也是野戰沖鋒的主力,尤其是在地域開闊的西域,有很大作戰空間。

鎧甲1、身披鐵甲,馬匹也有具裝,馬匹的具裝通常又可分為保護馬頭的「面簾」,保護馬頸的「雞頸」,保護馬胸的「當胸」,保護馬軀的「馬身甲」、保護馬臀的「搭後」和豎立在馬臀部的「寄生」(似乎是為了保護騎兵後背用的)。
2、唐軍的鎧甲拋棄了魏晉的具裝鎧,演變為以明光鎧為代表的唐十三鎧,明光鎧是一種護胸鏡鋥亮的板式鎧甲,非常華麗,而且重量更加輕,防禦力大大的提升。據《唐六典》記載,唐十三鎧,有明光、光要、細鱗、山文、鳥錘、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十三種。其中明光、光要、鎖子、山文、鳥錘、細鱗甲是鐵甲,後三種是以鎧甲甲片的式樣來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則是以製造材料命名。

熱點內容
完美緣怎麼用 發布:2021-03-16 21:51:05 瀏覽:903
陸貞傳奇百度影音59 發布:2021-03-16 21:51:04 瀏覽:613
全民奇跡26無限鑽石sf 發布:2021-03-16 21:51:02 瀏覽:654
夢幻手游大神 發布:2021-03-16 21:49:52 瀏覽:928
dnf女聖職者本子 發布:2021-03-16 21:47:35 瀏覽:170
昆明新開商場 發布:2021-03-16 21:43:27 瀏覽:797
捉鬼傳奇 發布:2021-03-16 21:43:12 瀏覽:816
微服私服 發布:2021-03-16 21:42:11 瀏覽:340
風雲之龍耀九州私服 發布:2021-03-16 21:41:57 瀏覽:525
北魏傳奇之宏圖恨 發布:2021-03-16 21:40:46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