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裝備6
❶ 1840年清軍的武器裝備與西歐軍隊的差距有多大
其實差別遠沒有想像的那麼大,貌似那時的槍還沒有膛線,精準度極差,回而且射速也答特別的慢,射程也不遠,要是拿弓箭硬拼也不是一點便宜占不到,主要還是英國軍隊的戰艦使用靈活,可以各地出擊,清軍雖然人數眾多,但你吃不準英國人會打哪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的戰役中,清軍和英軍的人數上都是差不多的,不賴裝備,主要還是清政府整體都出了問題!
❷ 清軍什麼時候裝備左輪手槍的什麼型號裝備的是綠營還是新軍
欠缺指揮官的決心僅供參考八國聯軍和清軍兵力裝備對比竟然發現清軍比聯軍實力還強?
從天津進至北京的部隊其實只有七國(當中兩國只為象徵式的掌旗兵)約一萬六千人,分別為:日軍八千人,俄軍四千八百人,英軍(主要為錫克兵)三千人,美軍二千一百人,法軍八百人,奧軍五十人,意軍五十三人。
戰爭爆發前夕,在直隸、京津地區的清軍共113000人,其配置如下:
北京地區約65000人。榮祿自統武衛中軍30餘營12940人,駐南苑;尚書銜武衛後軍總統董福祥部20個營6786人,原駐豐潤、玉田一帶,6月10 日後調駐北京東南郊;奕部神機營25個營14000餘人,載漪部虎神營14個營8640人,分守北京各城門;此外尚有八旗、綠營兵2萬餘人,駐北京城內。
天津地區約25000人。直隸提督、武衛前軍總統聶士成部34個營(隊)15070人,駐蘆台、開平一帶;天津鎮總兵羅榮光部淮軍10個營4750人,駐大沽、天津等地;總兵李安堂部淮軍5個營2318人,駐北塘、聖頭沽一帶;總兵何永盛部練軍6個營2500人,駐天津;工部侍郎、武衛右軍總統袁世凱率七千餘人去山東後,余部3000餘人駐小站。
山海關地區約14000人。總統武衛左軍、四川提督宋慶及會辦武衛左軍、浙江提督馬玉昆部25個營9806人,駐山海關內外(6月17日後,宋慶、馬玉昆部奉命陸續赴津);淮軍總兵呂本元部五個營2500人,駐山海關一帶;八旗兵馬步千餘人守山海關城。 保定、正定、大名府等地駐有練軍16個營,約5500人。 宣化、永寧、古北口、熱河(今承德附近)一帶,駐有練軍11個營3200餘人。
此外,清廷又於6月中旬諭令各省督撫迅速挑選馬步隊伍星馳赴京,聽候調用,並令馬玉昆、張春發、陳澤霖、袁世凱等迅速統兵來京;同時,招募民團、鄉勇及一部分精壯義和團員,編練成軍,以增強北京和天津的防禦力量。但是,各省督撫接到諭令後,或借故推諉,或行動遲緩,真正應命前來參加勤王作戰者寥寥無幾。 而從天津分兩路進攻北京的八國聯軍有18050餘人,火炮81門,其中從北運河右岸進發的日軍達8000人、英軍3000人、美軍2100人,炮53門。
1900年的清兵,已經是一支經過近代化改造的新式陸軍。吃盡洋人「船堅炮利」的苦頭之後,19世紀中葉開始,洋務運動開始在大清國自上而下地啟動。洋務運動的核心,就是實現軍事的近代化。1895年的甲午海戰中,李鴻章精心創建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很大程度上打擊了洋務運動的聲浪。但在八國聯軍侵華之前,即戊戌變法後,慈禧還是同意了兵部尚書榮祿加強京畿防禦的建議,並委任榮祿新編組了武衛左、中、前、後、中5個軍約60000人。 這60000人包括,聶士成編練的武毅軍13000人,董福祥編練的甘軍約13000人,宋慶編練的毅軍約13000人,袁世凱編練的新建陸軍10000 多人,以及榮祿親自統率的南苑駐軍10000多人。武衛軍裝備的火炮,按作戰用途區分為步兵野戰炮(亦稱行營炮)、炮兵野戰炮和野戰重炮、山炮等,基本上形成了陸軍完整的火器裝備系統。
武衛軍的建成,表明清軍的主力已基本上成為裝備近代槍炮和包括步、騎、炮、工、輜重等兵種在內的合成軍。武衛軍外,清軍還在湖北、江西中掃募了10個營,編成左、右翼武衛先鋒,以便聲援京師。 以武衛軍中裝備最精良的聶士成武毅軍為例。這支13000人的部隊,擁有的武器包括:11毫米口徑的後裝單發和連發毛瑟槍1萬支、7.9毫米口徑的後發毛瑟槍200支、8毫米口徑的後裝連發曼利夏槍1萬支、8毫米口徑的後裝連發曼利夏騎槍1400支,還有軍官用6輪連發左輪手槍和少量的溫徹斯特、哈齊開斯等步槍與騎槍。 此外,武毅軍還有7.9毫米口徑的馬克沁機槍2挺,75毫米口徑的12磅克虜伯炮16門、60毫米口徑的7磅後裝炮32門、57毫米口徑的6磅格魯森速射炮32門,這些炮每分鍾都可以發射10發以上的炮彈。另外還裝備了37毫米口徑的2磅克虜伯速射炮、87毫米口徑的20磅後裝炮等。這些火炮發射的開花彈、子母彈、葡萄彈、實心鋼彈等,可以分別摧毀城牆和炮台工事、擊殺密集進攻之敵、殺傷敵沖鋒散兵、擊穿敵艦鋼甲. 如此精良的裝備優勢人數,比起八國聯軍任何一支都毫不遜色。
1900年6月10日,西摩率英、美、奧、意、俄、法、德、日八國聯軍2000人,分數批乘火車自津赴京,10日晨,第一批共500人,其中英軍300,美軍100,奧軍60,意軍40。隨即又由英、俄、法、日、德等國軍隊組成第二批約600人。次日又陸續出發,至11日晚共達2000人。 裕祿以京津火車不通為由,試圖阻止聯軍北上,各國領事嚴詞相抵。德法兩國軍隊甚至搶奪車頭而行。聯軍隨車帶工程師、工人和修路材料,以圖邊修邊行。 當日晚,西摩聯軍行至落垡,被數百名義和團攔截,雙方交仗,團民50餘人陣亡。洋兵下車追趕
❸ 清緬戰爭時清軍,裝備了哪些武器裝備
我理解,您說的,清緬戰爭,應該是順治入關不久,
派遣,吳三桂和阿齊格,深入緬回北,追剿南明末代答皇帝,永曆帝小朝廷的戰爭吧?
如果是這次戰爭,那就是:刀、戈、弓、矢、外加戰馬,鳥槍、紅夷炮,最多有幾頭戰象,其實還是冷兵器戰爭。
❹ 清軍裝備真的很落後嗎
清朝作為我國最後一個封建朝代,雖然曾經出現過康乾盛世,但是在人的印象之中似乎一直是腐朽或者落後的代表。畢竟曾經可是簽署了很多喪權辱國的條約,而且他們的閉關鎖國政策使得中國遠遠落後於西方。要知道中國在明朝以前一直是領先於世界的,元朝的時候更是到達了歐洲地區,疆域是何等遼闊,但是到了清朝後似乎一直都是割地賠款,使得中國的領土面積很大程度縮小。
而到了八國聯軍時,我們的兵力是占據絕對優勢的,義和團數10萬之眾 ,但是卻被自己人偷襲,恐怕自己都沒有想要贏得這場戰爭,究其原因還是太過於腐朽落後。
❺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期清軍有裝備步槍和機槍嗎我看了很多電影都是用大刀長矛啊
八國聯軍時的清兵,已經是一支經過近代化改造的新式陸軍。戊戌變法後,專慈禧同意了兵部尚書屬榮祿加強京畿防禦的建議,並委任榮祿新編組了武衛左、中、前、後、中5個軍約60000人。
以武衛軍中裝備最精良的聶士成武毅軍為例。這支13000人的部隊,擁有的武器包括:11毫米口徑的後裝單發和連發毛瑟槍1萬支、7.9毫米口徑的後發毛瑟槍200支、8毫米口徑的後裝連發曼利夏槍1萬支、8毫米口徑的後裝連發曼利夏騎槍1400支,還有軍官用6輪連發左輪手槍和少量的溫徹斯特、哈齊開斯等步槍與騎槍。 此外,武毅軍還有7.9毫米口徑的馬克沁機槍2挺,75毫米口徑的12磅克虜伯炮16門、60毫米口徑的7磅後裝炮32門、57毫米口徑的6磅格魯森速射炮32門,這些炮每分鍾都可以發射10發以上的炮彈。另外還裝備了37毫米口徑的2磅克虜伯速射炮、87毫米口徑的20磅後裝炮等。這些火炮發射的開花彈、子母彈、葡萄彈、實心鋼彈等,可以分別摧毀城牆和炮台工事、擊殺密集進攻之敵、殺傷敵沖鋒散兵、擊穿敵艦鋼甲。如此精良的裝備優勢人數,比起八國聯軍任何一支都毫不遜色。
❻ 清末光緒十年左右清軍士兵使用的大多數是什麼武器
光緒十年大約在1884到1885年之間。那個時期主要還是大刀長矛以及鳥槍,正規步槍只有少數新軍裝備。淮軍、湘軍由於剿滅太平天國裝備打大量的西洋火器,入碎發火槍、單發後膛步槍。
19世紀60年代,歐洲各國槍械開始使用金屬彈殼槍彈,金屬彈殼可以膨脹,在槍彈發射時可緊貼膛壁,解決了後裝槍閉氣問題,同時,在火葯氣體釋放後,彈殼又會收縮到原位,便於抽殼。早期金屬彈殼槍彈有中心發火(Centerfire)彈和邊緣發火(Rimfire)彈兩種,邊緣發火彈為邊針槍使用,也稱「邊針彈」,如19世紀60年代美國生產的雷明頓(Remington)來復槍即是使用這種槍彈的後裝單發槍,雷明頓公司曾將上萬件這種武器出售給外國,其中就包括中國的清政府,除購買外。當時江南製造局還於1873年對該槍進行了仿製,至1889年為止,所造數量達上百餘萬支之多,其中一部分槍到20世紀初仍然在清軍中服役。而由中心發火彈衍生出的凸緣殼底金屬彈為連發槍械問世提供了條件,19世紀中後期,一批使用杠桿式槍機的連發步槍陸續出現,如美國斯賓塞(Spencer)步槍、亨利(Henry)步槍、溫切斯特(Winchester) 步槍,英國馬蒂尼·亨利(Martini Henry)步槍等。射擊時,射手只需向下拉動槍托下的杠桿,就可快速完成從供彈、擊發到退殼的全套射擊動作,而重新裝填槍彈只需花費10~12秒,如果敵軍使用單發槍械的話,這種武器的優勢顯而易見。這種連發槍的彈倉成管狀,隱藏在木質槍托的前托或後托之中,子彈一顆頂著一顆排列,一次容彈量為6~17發不等,可連續射擊,因此,首位發明這種槍的美國人瓦爾特·亨特為它取名為「Volition Repeating Rifle」,意為「意志連發槍」,而中國人則給這種步槍起了一個更形象的名字,即「連珠槍」,並將此名稱擴大,泛指所有能連續發射槍彈的步槍,如帶旋轉後拉式槍機的德國毛瑟(Mauser)71/84型、法國勒貝爾(Lebel)1886型等連發步槍都被成為連珠槍。清政府曾從國外大量購進這類連發槍來裝備淮軍和後來的新軍部隊,其中馬蒂尼·亨利、毛瑟等連發步槍還被中國多家兵工廠大量仿製。這些步槍在中日甲午戰爭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都發揮了作用。
❼ 甲午戰爭時的清軍裝備到底有多好
1894甲午海戰的前幾年,清軍水師的噸位遠在日本之上,但日本人後來為了追趕清軍專,從天皇開始到屬普通工作人員,集體降薪,省錢買了不少船,其中在黃海戰斗中發揮關鍵作用的日軍旗艦吉野號,當時這條船本來中國買,結果慈禧要繼續修圓明園,沒錢了,日本買了,然後到了1894年,日軍的總噸位實際上超過了北洋水師,而且用的全是穿甲彈,我們當時穿甲彈買的少,大部分是實心彈丸,不能破甲,射速也沒有日本快,加上在豐島海戰和黃海戰斗中,方伯謙兩次臨陣脫逃,造成兩次錯過打沉吉野號的好機會,有一顆炮彈打到了吉野號的船艙,只要爆炸,該船的動力系統就會徹底算壞,但那顆彈是個啞彈,沒炸,北洋水師除了定遠,鎮遠火炮口徑很大,其他艦船沒什麼優勢。
❽ 清軍的武器裝備發展狀況如何
清朝統治者自抄詡「以武功開國,弧矢襲之利精強無敵」。然而,時當火器逐漸代替冷兵器的偉大轉折時期,由於社會生產的落後和清朝統治者的保守,清軍的武器裝備,尤其是火器的發展,始終非常緩慢,用來鎮壓國內之敵尚有餘力,用來抵抗外敵入侵就顯得落後,力不從心了。
總的說來,清軍的裝備是:金、鼓以示進退之節制,海螺以定早晚之聚散,旗纛以一瞻視,甲胄以衛身體,器械以制敵人。各兵專習者為弓箭、鳥槍、火炮、藤牌,兼習者為長槍、大刀、挑刀。水師則除火炮外,仍兼習排槍、鉤鐮槍、標槍、火箭。馬兵每名馬1匹,甲胄1副,弓箭1副,囊楗1個、箭40枝、腰刀1把。步兵有甲胄1副、腰刀1把。弓箭兵有弓箭1副、箭30枝。長槍兵有長槍1枝。鳥槍兵有鳥槍1枝。武官的裝備各按其官品級別規定,戰馬、箭數等多少不一。驍騎營、護軍營、前鋒營、火器營等的裝備也不一致。總的說來,八旗兵的裝備比綠營兵的精良。
❾ 世界前三,甲午戰爭清軍的陸軍裝備有多先進
整體來說清軍裝備不行
但新軍的武器裝備,在輕兵器和輕型火炮上基本達到世界一迴流水準答
但重炮上,清軍就差了一大截。主要重炮都被部署在了炮台上,且數量有限。
甲午戰爭時期,日軍的步槍和輕型火炮都不如清軍,但重炮火力上遠勝清軍,因此清軍被打崩了。(一戰初期法國陸軍主力火炮是75炮,德國陸軍這是大口徑的重炮,法軍同樣被德軍打的不要不要的;抗戰時期,國軍也是在重炮火力吃虧)
❿ 清朝軍隊是用的哪些武器
清朝統治者自詡「以武功開國,弧矢之利精強無敵」。然而,時當火器逐漸代替冷兵器的偉大轉折時期,由於社會生產的落後和清朝統治者的保守,清軍的武器裝備,尤其是火器的發展,始終非常緩慢,用來鎮壓國內之敵尚有餘力,用來抵抗外敵入侵就顯得落後,力不從心了。
總的說來,清軍的裝備是:金、鼓以示進退之節制,海螺以定早晚之聚散,旗纛以一瞻視,甲胄以衛身體,器械以制敵人。各兵專習者為弓箭、鳥槍、火炮、藤牌,兼習者為長槍、大刀、挑刀。水師則除火炮外,仍兼習排槍、鉤鐮槍、標槍、火箭。馬兵每名馬1匹,甲胄1副,弓箭1副,囊楗1個、箭40枝、腰刀1把。步兵有甲胄1副、腰刀1把。弓箭兵有弓箭1副、箭30枝。長槍兵有長槍1枝。鳥槍兵有鳥槍1枝。武官的裝備各按其官品級別規定,戰馬、箭數等多少不一。驍騎營、護軍營、前鋒營、火器營等的裝備也不一致。總的說來,八旗兵的裝備比綠營兵的精良。
清初各處營伍所用器械向來無一定之例,往往以本部武官的愛好和習慣為轉移,故士兵武藝難以精專。雍正五年下令各省將軍督撫提鎮要「因地制宜,酌定規制,永遠遵奉」,自此各省駐軍所用器械歸於統一。根據雍正的旨意,清政府規定內地各省與沿海沿邊各省的裝備因地而異。如山東省,弓箭、鳥槍、炮、藤牌、長槍、大刀均系通設之械,每兵百名分作十分,其中弓箭三分、烏槍五分、藤牌一分、長槍一分,此外別設炮手專習演放,不得擅自更換。山西省每兵百名分作十分,其中弓箭六分、鳥槍四分。福建省陸路各營,每兵千名分作20隊,其中弓箭馬兵4隊、弓箭步兵2隊、鳥槍兵10隊、炮兵1隊、藤牌兵l隊、長槍兵1隊、大刀兵1隊。
軍器製造以實用為主,式樣有規定,給發有定數,簡閱有定期,年久朽損或出征殘缺者及時修補,多餘的武器存庫備用,私賣私典者依法處置。軍器一般由兵部定式後移交工部製造,按名給發,也有少數自備的。鳥槍一般不許民間私造私藏,子母炮等只許八旗兵使用,不準綠營兵製造和使用。清兵入關後,其火器的發展方向是輕型化,以滿足國內需要為目的。對於某些很有發展前途的火器,如戴梓的連珠銃、伍連登的爆炸彈等,雖然引起康熙皇帝的驚喜,但並未得到真正的重視和支持。由於清朝統治者對於前人的經驗和西方的先進技術都重視不夠,所以,在火器製造方面日益落後。各省炮位長短、大小、輕重不一,其製法亦互異。八旗和綠營的軍器本有專官負責製造、保管和檢查,但後來執行不嚴,形同虛設,以致軍隊裝備逐漸落後,嚴重影響了戰鬥力的提高。
清軍平時的訓練因時因地而異。太宗天聰年間親率八旗演習行陣,是為清代皇帝舉行大閱之始。後來皇帝每年親巡塞外校獵行圍,三年舉行一次大閱典禮,在京師南苑、玉泉山、王家嶺等地檢閱京營八旗。此外,京營訓練各有定製。如正黃、鑲黃、正白三旗親軍,每月分期輪流訓練騎射二次,步射四次。八旗驍騎營每月習射六次。春秋二季還披甲練步射和騎射。春月分操二次,合操一次,秋月合操二次,仲春孟秋還要登城操習鳴螺。漢軍每月練習鳥槍外,春秋月,每旗出炮lO位,在盧溝橋試炮五日。春秋兩季,四旗合操四次,八旗合操二次,初冬,各旗演習步圍。
綠營訓練方法是沿自明代的舊法,以所謂連環法陣勢為主,「平時較閱雖屬可觀,臨陣打仗竟無實用」。其法是,每年秋季霜降日,綠營將弁率兵入教場,設軍幕。中軍建大纛於場中央,士卒披甲列陣肅立,統兵大臣傳令合操,中軍便揚令旗指揮,發炮三響,鳴角擊鼓,步兵騎兵列隊行陣,施放火槍,連環無間。同時也表演長矛、短刀、藤牌等武藝。平時也有小操、大操、合操、試炮、巡察、步圍、步行等制度。乾隆五十年(1785),「以綠營陣法,向習兩儀四象方園等舊式,無裨實用,改仿京營陣式,由提督頒發各標鎮,如式教練,各營每月定期合操,並演九陣十連環之陣」。分散駐防應差的綠營平時訓練最少,巡撫標兵也如此,只得抽空訓練。綠營鳥槍兵照八旗火器營進步連環之法操練,統兵官習射以六力弓為度,習槍以迅速命中目標為度。盡管朝廷大臣和將軍、提督、總兵等不定時地到各地營伍中巡視訓練的情況,但總的說來,各地清軍「甲仗旗幟尚屬鮮明,而鳥槍騎射各種技藝則皆屬平常」,「營伍整飭者少,廢弛者多」。由於清朝統治者頑固堅持「騎射、國語,乃滿洲之根本,旗人之要務」的觀點,所以,對火器的裝備和訓練仍重視不夠,嚴重影響了清軍戰鬥力的進一步提高。
清太宗皇太極曾把入關前的八旗軍制和明朝軍製作過對比,他說:「明國小民,自謀生理,兵丁在外,別無家業,惟持官給錢糧;我國出則為兵,入則為民,耕戰二事,未嘗偏廢。先還之兵,俱已各理器具,治家業,課耕田地,牧馬肥壯,俟耕種既畢,即令在家之人經理收獲,伊等軍器繕完,朕即率之前往。」由此可見,八旗軍制兵民結合、耕戰結合的特點,決定了其後勤供應必然是「軍器、軍糧使之自備」。又因當時後金正處於奴隸制向封建農奴制轉化時期,搶奪明朝的人口和財物是戰爭的重要目的,所以,出征的八旗官兵,「家有奴者,不限多少,自以其意,甲騎偕行」,並且「各帶子弟甚多」,這些隨征的奴隸和子弟,既是預備兵,又是後勤兵,「隨伊家主於戰陣之間則奮力向前,到營則汲水造飯,夜則牧馬匹」。八旗官兵「專為搶掠財物」而戰爭,必然通過以戰養戰來解決其主要的後勤供應問題。因此,清兵入關搶掠時,一般只自備一月左右的糧料,入關後,全靠搶掠來維持供應和鼓勵士氣。
清兵入關後,為鞏固對全國的統治權,清朝統治者基本上禁止軍隊的公開掠奪行為,通過戶部、兵部、工部的分工合作來解決軍隊的後勤供應。至於清軍官兵及其家屬的生活,主要靠其俸餉和旗地來維持,總的說來八旗待遇比綠營優越得多。如「八旗兵餉之制:前鋒、親軍、護軍、領催、弓匠長月給銀四兩,驍騎、銅匠、弓匠月給銀三兩,皆歲支米四十八斛;步軍領催月給銀二兩,步軍一兩五錢,皆歲支米二十四斛;炮手月給銀二兩,歲支米三十六斛;由覺羅補前鋒、親軍、護軍者,月加銀一兩。教養兵月給銀如步軍之數,不給米。綠旗兵餉之制,京師巡捕三營,馬兵月給銀二兩,步兵一兩,皆月給米五斗;各省鎮標馬兵月餉銀三兩,步兵一兩五錢,守兵一兩,皆月支米三斗」。
清軍平時軍費的開支,每年大約2000萬兩銀,占清政府每年財政支出的2/3左右。戰爭期間,又有行糧、裝備、募勇、募夫、采買、賞恤、轉運等項戰時軍費開支,平均每年約400餘萬兩。平時、戰時兩項軍費開支,用去國庫收入的大半,因此,一旦財政危機,清政府就只有通過對地方厲行田賦考成、超額起解地方錢糧,鼓勵屯墾,實行捐納、加征多派,就地設法解決等辦法來緩和危機,以確保戰爭供應。
為保證前線的軍需供應,戶部曾在某些前線省份設餉司,專司錢糧。後因奏銷制度不完善,餉司官吏利用部規、倉規、加耗、口袋等項制度鑽營射利,使需費倍於正額,民不堪命,故於順治十一年(1654)將餉司撤了。以後前線的軍需供應主要由戶部、兵部的官員,與有關的地方官員聯合負責,利用沿途的驛站、軍台,募夫轉輸,運輸工具有車、馬、駝、船等。出塞遠征,很難因糧於敵,故運糧尤艱。「康熙漠北之役,西路惟歸化城滿兵不恤駝馬,中途餒匱。而寧夏鎮兵以總兵殷化行有備無患,令多攜而嗇用,又親相水草,恤馬力,故雖行寇虜燒荒之地,而一軍飽騰,且分余糧以濟滿兵」。「塞外運載,莫便於駝,一駝負米一石五斗,飲水不多,食草不擇」。特別是沙漠地帶,炮車、糧車行走十分艱難,很難按時將軍需運到前線,最理想的辦法是「改用駝負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