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掛機裝備 » 鮮卑裝備

鮮卑裝備

發布時間: 2021-02-11 02:10:14

Ⅰ 槊的古代兵器

槊,(又可寫作矟)中國古代冷兵器,是重型的騎兵武器,是長矛的重型精品版。根據《中國軍事網路全書·古代兵器分冊》主編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泰斗楊泓老先生著述 ,槊起源於漢朝,興起與騎兵為主的戰爭朝代,即:魏晉-隋唐。這一時期騎兵是爭霸天下的決定性力量,重裝騎兵對決促進了裝甲與武器的發展,這個環境造就了中國甲騎具裝騎兵的武器與裝甲的發展高峰。
槊分槊鋒與槊桿兩部分,槊鋒刃長達50-60CM,遠遠長於普通的槍、矛類武器。槊正是為了適應漢末以來越來越強大的重裝騎兵、披甲戰馬。
槊鋒具有明顯的破甲棱,上好的槊也會同寶劍一樣,有八個面。普通的魚鱗鎖子甲、鐵圜甲、明光鎧,在破甲的槊之下,一擊而破。
1、首先是騎兵對決的戰爭,南北朝時期有游牧政權先後決戰於中原地區,騎兵是爭霸天下的決定性力量,鮮卑慕容氏建立燕國、氐人建立前秦,從魏晉到南北朝到隋唐是騎兵對決的時代,這個環境造就了騎兵的武器與裝甲的發展
2、自漢末以來至隋唐強大的世家門閥執政與領兵時期,唐朝的很多門閥,血統十分久遠,可追溯至漢,例如滎陽鄭氏門閥就是源自東漢鄭玄,趙郡李、清河博陵崔、范陽盧、太原王氏等中原門閥家族。隴西李閥可追溯到漢。因此槊這種威力強大但造價昂貴的武器,只能少數貴族裝配,而一般文人貴族、官僚,佩華麗的劍足以彰顯身份。只有需要領兵作戰的門閥貴族,才需要具有實戰性的騎兵武器,因此,槊與世家貴族出身的將領結合,成為其標志。
3、擁有精銳的重裝騎兵部隊,《南齊書·列傳·卷五十七》(拓跋宏)宏自率眾至壽陽,軍中有黑氈行殿,容二十人坐,輦邊皆三郎曷刺真,槊多白真毦,鐵騎為群,前後相接。
南朝的梁簡文帝,風流瀟灑、文采斐然,親自做《馬槊譜序》:「馬槊為用,雖非古法,近代相傳,稍以成藝。」
南朝名將,世家貴族羊侃極為豪奢,卻以制槊為榮耀:《梁書·羊侃傳》「侃執矟上馬,左右擊刺,特盡其妙」 1、首先外形與槍矛一致,不過由考古可以看出,槊鋒非常長,遠非槍矛的頭可以比。
2、有時會裝備「留情結」防止沖鋒時貫穿敵人無法拔出
3、馬槊桿為通常使用柘木,是細柘桿浸泡油晾乾後,用魚泡膠黏合而成
4、橫向纏繞麻繩,勒入槊桿,使橫向受力
5、再塗生漆,裹以葛布,成為一個整體槊桿
上等馬槊,往往使用柘木。(宋朝著名大殺器:神臂弓,用的是桑木,《容齋三筆》卷十六《神臂弓》:神臂弓……其法以桑木為身……。而柘木——又名桑柘木,是桑木之中名貴的一種,被視為槊的首選,其硬度與柔韌度均極其出色。)
神臂弩的木材,最重要的就是彎折回彈、瞬間復位的剛柔並濟的能力,因此可以側面論證柘木是冷兵器軍械中最好的造槊材料之一。
馬槊里邊有非常多的講究。槊桿根本不像普通槍、矛所用的是木桿,而是取上等韌木的主幹,剝成粗細均勻的蔑,膠合而成。那韌木以做弓用的柘木為最,次以桑、柞、藤,最差也得用竹子。把細蔑用油反復浸泡。泡得不再變形了,不再開裂,方才完成了第一步。而這個過程耗時將近一年,一年之後,將蔑條取出,蔭涼處風干數月。後用上等的膠漆膠合為一把粗,丈八長(注,漢尺),外層再纏繞麻繩。待麻繩干透,塗以生漆,裹以葛布。
葛布上生漆,干一層裹一層,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桿發出金屬之聲,卻不斷不裂,如此才算合格。然後去其首尾,截短到丈六左右。前裝精鋼槊首,後安紅銅槊纂。不斷調整,合格的標準是用一根麻繩吊在槊尾二尺處,整個丈八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桿般兩端不落不墜。這樣,武將騎在馬上,才能保持槊尖向前而不費絲毫力氣。 如此製造出來的槊,輕、韌、結實。 武將可直握了借馬力沖鋒,也可揮舞起來近戰格鬥。只是整支槊要耗時三年,並且成功率僅僅有四成,因此造價高得驚人。所以漢唐以來,馬槊一直是世家出身將領的標志。
《宋史·儀衛志》:「又䂍矟,唐金吾將軍執之。宋制,鹵簿出則八枚前導。 」以大宋名畫的《大駕鹵薄圖》為例,多達5000人的豪奢儀仗隊,僅以金吾將軍手執八枚馬槊作為前導。

1、宋朝之後,失去產馬的產地,沒有強大的騎兵部隊,槊這種強大的騎士武器,失去使用者。
2、槊的成本昂貴,費時而且繁復,失敗幾率高,耗費大,一桿槊使用以及廢棄的木材,可以造十架強弓。
3、宋朝之後,文人領兵,世家門閥不再掌軍。
4、制式武器伴隨大集團步兵的強大的發展,宋之後,對付強大騎兵軍團的方法已經不是騎兵的對決,而是「以步制騎」 唐末五代第一猛將李存孝,晉王李克用之義子。常持馬槊沖陣,《舊五代史·唐書列傳五·李存孝傳》:存孝每臨大敵,被重鎧橐弓坐槊……萬人辟易,蓋古張遼、甘寧之比也。

Ⅱ 哪個中國人發明哪些軍事武器

1、弩來 戰國發明 2、復合弓 戰國源韓國發明 3、馬鐙 北朝鮮卑人發明 4、連弩 一說為三國馬鈞發明 5、火箭、突火槍 唐代發明 6、火銃 北宋發明 7、水雷、地雷 明朝發明 8、連發火炮 乾隆年間戴梓發明的 9、明輪戰艦 宋朝發明 10、火箭彈 明朝的火龍出水

Ⅲ 所向披靡,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軍,那時候的裝備什麼樣

橫掃亞歐大陸的蒙古體積,他們的軍隊配置其實主要有三部分——駿馬,搶毛,鐵甲!

鐵甲

身上的鐵甲。其實身上鐵甲無非就是他們身上所穿的盔甲,但是蒙古鐵騎的盔甲還不同於其他國家其他地方的盔甲,因為盔甲一般有兩種,一種是薄紙材料,一種是後置材料,而保持材料多半都是軟蝟甲。而後者材料多半都是鋼筋鐵骨的盔甲。幼兒園軟蝟甲可以防身,但是鋼筋盔甲卻可以對敵方的軍營產生巨大的攻擊,甚至可以對敵方的身體產生攻擊!

Ⅳ 兵臨城下打鮮卑用多少兵多少士氣幾級武器

將領 步兵 騎兵 弓箭兵 投石車
參戰 1 8391 0 6930 0
班師 1 8318 0 6870 0
損失 0 73 0 60 0
殺敵 7 1800 2655 2133 0
繳獲
資源 糧: 0,木: 0,石:版 0,鐵: 0,銅錢: 0
其它權 從鮮卑千夫長身上搶得一件道具【獸王之印】。
從鮮卑勇士身上搶得一件道具【端牛角】。
從鮮卑千夫長身上搶得一件道具【蠻族之印】。
從鮮卑百夫長身上搶得一件道具【傳聲符】。
從鮮卑勇士身上搶得一件道具【民生寶匣】。
從鮮卑百夫長身上搶得一件道具【鮮卑圖騰】。
從鮮卑勇士身上搶得一件道具【端牛角】。
鮮卑部隊被殲滅

Ⅳ 鮮卑人的特色武器馬槊為何能取代漢人特色武器長戟

西晉以後,北方的許多少數民族相繼進入中原地區,在軍事上領域發生了很大變化。特別是軍隊的組成上,重裝騎兵—甲騎具裝成為軍隊的核心。當時重裝騎兵使用的遠射武器是弓矢,格鬥兵器就是長柄的馬槊(騎兵長矛)。步兵所執的兵器主要是弓箭和刀盾。

▲漢代卜字鐵戟實物

▲漢代鐵戟綁扎方式

在南方,軍隊的主要裝備也與北方大致相同。甲騎具裝也是很受重視的兵種。騎兵的格鬥兵器,也是長柄的馬槊。這一時代的馬槊,為了增強殺傷效能,刃部加長而甚至配有雙刃。例如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年)少府新制的兩刃槊,長二丈四尺。當時讓羊侃試用,「侃執槊上馬,左右擊刺,特盡其妙」。當時觀看他使槊的人很多,有的還爬上樹來看。梁主曰:「此樹必為侍中折矣」,俄而果折,因號此槊為「折樹槊」。

從西漢到魏晉,鋼鐵的戟之所以有如此空前的發展。一方面是由於鋼鐵冶煉工藝技術發展,提供了成熟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是對抗北方匈奴騎兵的戰爭中,騎兵已成為軍隊主力。自然迫切需要發展適合騎兵戰斗的長柄格鬥兵器。

▲春秋戰國的青銅三戈戟是適合騎兵車戰時兩車錯轂鉤斫殺敵,不適合單兵騎兵沖刺破甲

東漢時,鐵戟重點朝著扎刺為主進化,旁側的戟枝前翹成鉤刺,更增強了向前扎刺的效能,而完全喪失了向後鉤斫的傳統功效。即格鬥時只用戟刺及前翹的戟枝叉敵人的胸部。由此可知當時用戟的手法主要是叉和刺,鉤斫功能盡失,戟枝變得越來越無用,最終精簡退化,直接升級成馬槊。

▲古代馬槊實物,外觀比步兵長矛還長、還鋒銳,更適合沖刺破甲

馬槊所以能排擠掉長戟,成為南北朝時騎兵的主要格鬥兵器,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其一,從工藝製造技術方面來看,鍛制在刺旁加伸小枝的長戟,工藝確實比較復雜,而鍛制直刃槊則較為簡易。由於是騎兵主要的格鬥兵器,即要求質精,又要求量足,因此工藝簡便易造的馬槊較之工藝繁復費工的長戟,更適合戰爭的需要。

▲後世蒙古的甲騎具裝騎兵

其二,從使用效能方面看,早在漢魏時期的長戟的功效已由主要是回拉鉤斫,轉變為前沖叉刺及格檔,因此就與槊的效能相近似。但是到南北朝時代的大量甲騎具裝出現在戰場上,要殺傷對方的人或馬,必須穿透或斫斷騎兵披的兩當鎧或明光鎧,以及馬披的重裝具裝鎧。由於鐵鎧制工日精,戟體窄,雖帶有旁枝而具有叉刺的功能,但穿透力並不如長身闊體的馬槊。因此對付身披重鎧的敵人,戟的殺傷能力遠遜於馬槊。

▲唐代馬槊

其三,除了工藝和效能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們往往在選擇兵器時受民族傳統的制約。在南北朝,鮮卑人崛起,而其傳統格鬥兵器就是槊。《南齊書?6?魏虜傳》記載公元495年,魏孝文帝率軍至壽陽,「軍中有黑氈行殿,容二十人坐,輦邊皆三郎曷刺真,槊多白真?荊??鏤?海?昂笙嘟印2驕?暈?J槊,綴接以黑蝦蟆幡。」槊即騎兵長矛。說明北魏軍中騎兵和步兵都是使用槊。《宋書?6?武帝紀》記載「使寧朔將軍索邈領鮮卑具裝虎班突騎千餘匹,皆被練五色,自淮北至於新亭」。「(朱)齡石所領多鮮卑,善步稍(長矛),並結陣以待之。賊短兵弗能抗,死傷數百人,乃退走」。因此南北朝軍中的鮮卑人傳統武器稍(長矛)取代漢民族習慣武器長戟,同樣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在步兵裝備中,戟的命運也不見佳。北朝步兵中傳統長兵也是步稍。不過,當時還勉強保留少量的戟充作長柄格鬥兵器,直到初唐還能從門衛所執器材中見到戟的身影。在唐代以後戟已不被列為兵器,還可以從當時法律關於禁兵器的規定中得到證明。在晉代,戟是很重要的格鬥兵器,違令私作就要判處死刑。《太平御覽》卷三五三引孫盛秦事曰:「諸違令私作鎧一領、角弩力七百石以上一張、戟十枚以上皆棄市。」但一到唐代,戟已被從兵器庫中淘汰了,因此唐律中有關諸私有禁兵器的條款中,所列兵器為甲、弩、矛、槊、具裝,非禁兵器為弓箭、刀、短矛、盾等,再也看不到有關戟的歷史痕跡了。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黃葯師,任何媒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Ⅵ 冉閔的武器是什麼

該文屬於轉載

《十六國春秋輯補》載:「冉閔所乘赤馬曰朱龍,日行千里,左杖雙刃矛,右執鉤戟,斬鮮卑三百餘。」雙刃矛也稱兩刃矛,「兩頭施刃」,鋒利快捷,最為冉閔常用。

公元四世紀初是中國歷史上的五胡亂華時期,十多個異族攻入中原,殘酷的屠殺中原漢族人民,殘暴的統治淪為奴隸的漢人,它們建立了無數的國家,一個比一個更殘暴的統治淪為奴隸的漢族人們......不甘做亡國奴的人漢族人們不斷起兵反抗胡人的暴政,冉閔是他們當中最傑出的代表,他於五胡亂華時期在中原建立了唯一的一個漢人國家,雖然只持續了三年。

冉閔簡介:冉閔,十六國時期魏國的建立者。蘭陵郡人,祖籍滑州內黃,字永曾。乳名棘子(其母王氏於棘草中所生),以善戰著名。
冉閔的祖輩大多死於抗擊五胡的戰爭,公元309年,凶奴「滅晉大將軍」劉景攻打黎陽,黎陽守將冉隆率領軍民奮勇抗擊凶奴,英勇殉國,凶奴人攻陷黎陽後屠城報復。劉景的軍隊還將跑到城外的三萬多漢人難民(多為婦女、兒童和老人)捉到後,全部殺死,沉屍於河,黃河被染成了紅色......冉氏一族本為黎陽旺族,在此戰中被凶奴人殺害了很多人。
冉隆之子冉良(冉瞻之兄,年齡不詳)、冉瞻(時年11歲)跑了出來,為乞活軍將領陳午收留,冉良受東晉值閣將軍封號。
公元310年,凶奴人攻打河內,乞活軍首領陳午率軍救援河內,寡不敵眾,被胡人擊敗,冉瞻在此戰中奮不顧身,沖鋒陷陣,射殺刺死攻城敵軍多人。陣前觀戰的石勒(羯),石勒當時在幫凶奴前趙打仗,大驚,贊曰:「此子勇健可嘉」,冉瞻被俘,後來成為石勒的得力干將,《晉書》收錄《石季龍載記》中冉瞻為冉良為同一人。
公元319年,乞活軍首領陳午死,寧死前告誡部下「勿降胡」,陳午死後,陳午從父陳川不顧陳午臨終遺言,帶部下降羯人石勒,「午死,陳川降勒,午將冉良殺川叛勒,勒擊滅之」。此後,冉良幼子冉閔為冉良弟冉瞻收養,冉瞻基於對凶奴前趙的仇深,成為石勒的將領後的冉瞻極力勸石勒反前趙,並成為石勒軍隊的先鋒。戰死於公元328年石勒攻打凶奴前趙的戰爭中。

冉閔自幼果銳,善謀策,及長,身長八尺,勇力絕人,攻戰無前!他除了繼承父輩的英勇外,還善於使用智謀。

被北方漢人稱為「胡煌」的石勒死後,石勒的侄兒石虎殺光石勒的子孫,比石勒殘暴百倍的統治北方漢人「奪漢女十萬以實後宮,環地萬里以養禽獸」,石趙(即後趙)的暴行還有很多,可參照《冉閔屠羯的歷史背景:五胡亂華之羯人石趙政權對漢族人民的瘋狂殘害 》等文章。

公元349年,石虎死,冉閔殲滅羯和凶奴大軍二十萬後盡滅羯族三十餘萬,及至遭群胡圍攻,其首戰以漢騎三千夜破凶奴(丁零部)營於常山,殺敵將數名,逐百里,斬凶奴首三萬;再戰以五千漢騎大破胡騎七萬於並州上黨;三戰以漢軍七萬加四萬乞活義軍破眾胡聯軍三十餘萬於河北琨橋;四戰先敗後勝以萬人斬胡首三萬於陽平;五戰以漢軍六萬敗羌氐聯軍十餘萬於三河;六戰於鄴城以一千漢騎將遠至而來的胡騎七萬打的潰不成軍。七戰以八千漢軍敗凶奴劉顯胡騎七萬於常山,追斬劉顯於襄國;八戰以漢騎數千於枉人山(在今山東省平原縣)敗段勤組織的胡、羯、鮮卑聯軍數萬人;九戰又以步卒萬人與慕容鮮卑鐵騎二十四萬交戰於中山安喜、塘城、魏蒼一帶竟十戰十捷!!


英雄末路:
公元352年3月,冉閔在中山安喜、唐城等地與慕容恪交戰十次,十戰都把慕容恪打得大敗,慕容恪部下都喊退軍,慕容恪還去找在燕、魏邊界的鮮卑段勤出兵幫助,原來投降了前燕的段勤看到慕容恪打仗如此濃包不中用,不僅不幫他,反倒幫冉閔打他。最後鮮卑前燕國王慕容俊親征,率八萬勁騎至中山為他助戰,《燕記》:「閔懼,棄安喜奔常山」,兵力上吃虧的冉閔選擇了撤退(雖然每戰鮮卑損失成千上萬,屍橫遍野,但冉閔的軍隊此時也戰損減員至7000)。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慕容恪也知道冉閔軍「飢疲交至」。在燕軍「堅壁清野」的中山地區魏軍士兵多日沒有飯吃了,最後的廣台(見日本保留的《御覽》本《十六國春秋》,也有史書為廉台)決戰,據日本鐮倉時代收藏高山寺所藏晉史還記錄:「閔還率騎千餘,潰其右翼」從連環馬陣「前陣」邊上殺入連環馬後面的中軍部隊大旗處,可惜最後沒能殺掉慕容恪,但鮮卑人中包括軍師高開在內的一批重要官員都被殺死,最後鮮卑圍冉閔數重,冉閔躍馬潰圍,在突出重圍之後東走(走:古書走為跑之意)二十餘里,因為戰馬累死倒地,冉閔被沖上來的鮮卑騎兵擒住。

《十六國春秋輯補》載:「冉閔所乘赤馬曰朱龍,日行千里,左杖雙刃矛,右執鉤戟,斬鮮卑三百餘。」雙刃矛也稱兩刃矛,「兩頭施刃」,鋒利快捷,最為冉閔常用。





《二石傳》冉閔最後戰敗被俘後和鮮卑國主慕容俊左右及慕容俊的對話:
史書記錄俊大赦冉閔,其手下將冉閔押上來見慕容俊,左右命冉閔下拜。被冉閔拒絕,於是叱之:「汝何不拜吾主?」
冉閔回答:「安有中朝天子拜汝夷狄呼!」
慕容俊生氣了,問他:「汝奴僕下才,何敢妄稱天子?」
冉閔回答:「當此天下大亂,爾曹夷狄禽獸之類尤稱帝,況我中土英雄,何為不得稱帝邪!」
慕容俊大怒,將冉閔送到龍城斬殺,冉閔死後,龍城百里之內,草木皆焦死,北方大旱三年。

但是也有史書說在當年(公元352)的十二月下了一場雨:
如日本保留的《御覽》本《十六國春秋》:「俊大怒,鞭之三日(大多數史書為三百)」「慕容俊斬閔於遏陘山,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蟲大起。自五月不雨至於十二月。俊遣使者祀之,謚曰武悼天王,其日大雨雹,是歲太和八年也。」

冉閔戰敗後冉魏國的大臣幾乎全部在絕望中自殺,和冉智降鮮卑的兩位守將及幾百士兵後來聯合慕容鮮卑中的一些漢族大臣立冉智為主,後被鮮卑所誅。河北二十餘萬漢人不甘侮辱,紛紛渡河南逃江南,但受到截擊,死亡殆盡。中國歷史上自秦漢魏晉從來沒有亡國後自殺的大臣,因亡國而自殺,是從冉閔的魏國開始的。

Ⅶ 蘭陵王的秘密武器是什麼,據說毀滅敵軍的重甲騎兵

蘭陵王高長恭是北齊時代傑出的軍事將領,也是北齊皇室王族,在他生前北周雖然多次前來侵寇,但都被其和斛律光擊敗。高長恭喜歡帶領部下沖鋒陷陣,經常頭戴面具與敵軍交戰,在北邙山之戰中,高長恭看到戰事吃緊,於是帶領五百精騎橫沖於疆場之上,所向無敵。北周大將楊忠即便聯合突厥入寇,但還不是高長恭的對手。高長恭由此聲名遠播,他的部下們也崇拜這位年輕秀美的軍事統帥。

百保鮮卑是當時的甲騎具裝,人馬都身披重甲,雖然重裝騎兵在戰場上經常因為機動能力太差,有可能會被輕裝弓騎兵放風箏。但是高洋和高長恭,都是擅長統兵作戰的將領。將重騎兵和步兵有效協同,發揮他們最大作用,用步兵穩定戰線,再用重裝騎兵瓦解北周步兵陣型,擊潰北周騎兵的反擊,甚至分割、包抄、合圍敵軍中軍帥帳。是否能夠靈活運用重裝騎兵,讓其發揮最大功能,也是古代衡量軍事將軍能力的參考指標之一。

Ⅷ 古代將士的穿衣打扮,以及服飾名稱,還有男子女子日常服裝及發飾名,多多益善,寫小說用的,感謝!

夏商與西周時的衣著無實物存世,據安陽侯家莊墓及婦好墓所出玉、石人像,可知商代貴族上身穿交領衣,腰束紳帶,下身著裳,腹前系市(蔽膝)。西周時遺留下來的人像材料更少。從洛陽出土的玉人及銅制人形車轄來看,衣、裳、帶、市仍是貴族男裝的基本組成部分。其衣用正色,裳用間色,並特別重視裳前之市。西周銅器銘文記載周王在冊命典禮上頒賜的服裝中,常有「朱市、蔥黃」(《毛公鼎》)「市、黃」(《詢簋》)等物。市、 黃即古文獻中的、 衡,指蔽膝,衡則指包括系玉之組和玉件在內的整套佩飾。河南信陽長台關與湖北江陵紀南城戰國墓所出之俑,均在腹前系玉佩。貴族則在玉佩下襯以色彩特殊的,因而引人矚目,成為代表身份地位的一種標志。 西周的建立,使社會生產力大大發展和提高了,物質明顯豐富起來,社會秩序也走向條理化,並有了規章制度。服飾形制也由於尊卑等級的存在、禮儀的需要而進一步規范化,被納入"禮治"范圍,尊卑貴賤,各有分別。 這時候服飾的專用界限等級標志開始清晰,品種類別也相應地增加,像宮室中拜天地、敬鬼神時專有祭禮服,上朝大典時有朝會服,軍事之中專有從戎服,婚嫁之儀專用婚禮服,吊喪時又有喪服。衣裳雖然還是採用上衣玄下裳黃,但在官職服飾中增加了裳前襟的大帶(大帶是用絲織或緙製成,寬四寸)、玉(以玉為原料,以絲帶連系在腰間的掛飾)。另外在服色上也開始有了等級差別。西周的服式除寬衣長帶的特有風格以外,還吸收了北方鮮卑族(今錫伯族)以帶鉤束腰的服飾花色(在絲帶的接頭處,以金、銀、銅或鐵等金屬製成的精細的勾或扣)。
編輯本段春秋戰國
這時深衣和胡服開始推廣。深衣將過去上下不相連的衣裳連屬在一起,所以叫 春秋戰國服裝
深衣。它的下擺不開衩口,而是將衣襟接長,向後擁掩,即所謂「續衽鉤邊」。深衣在戰國時相當流行,周王室及趙、中山、秦、齊等國的遺物中,均曾發現穿深衣的人物形象。楚墓出土木俑的深衣,細部結構表現得更為明確。短袖衣是楚服的一項特徵。江陵馬山 1號楚墓曾出短袖的「衣」,衣即衣,據《說文》的解釋,這是一種短衣。根據曾侯乙編鍾之鍾金人的服裝看,應即短袖之衣。 胡服主要指衣褲式的服裝,尤以著長褲為特點,是中國北方草原民族的服裝。為騎馬方便,他們多穿較窄的上衣、長褲和靴。這種服制據《史記·趙世家》說,是趙武靈王首先用來裝備趙國軍隊的。山西長治分水嶺所出銅武士像,上身穿矩領直襟上衣,下身著長褲,腰系絛帶,佩劍,正是採用胡服的趙國戰士的形象。 「胡服之制,冠則惠文,帶則貝帶,履則靴,褲則上褶下褲....... 自戰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褲褶傳人中國,歷代皆以為戎服,或用其冠,或用其履,或用其衣服及帶,或三者全用,晉代民間,始偶用之。南北朝之世,北朝以胡服定為常服,南朝系漢族,仍為戎服,比及隋唐,帝王定為田獵之服,或上下公服,民間則為時服流風最盛。溯其由傳人以至興盛,由軍用以至民服,歷史悠長,變化復雜,王(國維)氏《胡服考》言之最詳,不贅。唯唐代胡服,何以特盛,向來無人研究,王氏所考,亦未提及。依愚所見,不外以下三因:(1>唐代胡人,雜居內地,為數眾多;(2)貴族階級,廢古之席坐,而為胡人倚坐;(3)朝臣侍從,棄車而尚騎馬。 胡服之中,有所謂半臂者。古稱半臂,今言馬褂。《說文》無褂字,《玉篇》 春秋戰國服裝
亦無之,恐即卦字,褂卦皆從圭得聲,俗作褂,但不能作「掛」或「掛」。無袖或半臂之衣,皆為胡服,《罪唯錄·冠服志》雲:「歷朝挎褶,戎服也,袖短,或無袖而衣中斷,下有橫摺,又下有豎摺。若袖長,則為曳撒,或腰中間斷,以一線道橫之,謂之程子衣,無線道,謂之道袍。」 似此褲褶,又變為胡服總名。凡無袖、短袖、長袖之衣,與腰中間有線道橫截或無線道橫截之袍,皆可稱為褲褶,因而今所論之半臂,其為胡服,決無問題。至其形制,宋曾三異《同話錄》「貉袖」條述之最詳: 「近歲衣制,有一種如旋襖,長不過腰,兩袖僅掩肘,以最厚之帛為之,仍用夾裹,或其中用綿者,以紫皂緣之,名日貉袖,聞之起於御馬苑圉人,短前後襟者,坐鞍上不妨脫,著短袖者以其便於控馭耳。」長不過腰,兩袖僅掩肘,緣邊用紫皂布,有夾衣,亦有綿衣,顯然為半臂制度。以其短前後襟,坐鞍上不妨脫,故亦可稱為馬褂,馬褂即對襟衣。明清之制猶然。《日知錄》卷二十八《對襟衣》所謂:「太祖實錄洪武二十六年三月禁,官民步卒人等,服對襟衣,唯騎馬許服,以便於乘馬故也。」是也。」(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秦漢時期由於國家統一,服裝風格也趨於一致。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幅員廣大、民族眾多的封建統一國家。 秦王政當上始皇帝之後,立即著手推行一系列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如統一度量衡、刑律條令等,其中也包括衣冠服飾制度。不過,由於秦始皇當政時間太短,服飾制度僅屬初創,還不完備,只在服裝的顏色上做了統一。秦始皇深受陰陽五行學說影響,相信秦克周,應當是水克火,因為周朝是"火氣勝金,色尚赤",那麼秦勝周就是水德,顏色崇尚黑色。這樣,在秦朝,黑色為尊貴的顏色,衣飾也以黑色為時尚顏色了。 秦代鎧甲戰服我們從出土文物中可以看見。在陝西臨潼出土的陶俑所著鎧甲應是秦兵俑中最為常見的鎧甲樣式,是普通戰士的裝束,這類鎧甲有如下特點: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壓下片,腹部的甲片,都是下片壓上片,以便於活動。從胸腹正中的中線來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間向兩側疊壓,肩部甲片的組合與腹部相同。在肩部、腹部和頸下周圍的甲片都用連甲帶連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釘,其數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不超過六枚。甲衣的長度,前後相等,下擺一般多為圓形。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中大批陶俑的出土,為秦漢武士的服裝提供了較充分的例證。 漢代服裝
他們穿的半長衣所交掩之曲裾雖較淺, 但仍為深衣之屬, 其下身著長褲,腰系施鉤之革帶。這種裝束在西漢時仍廣泛流行,褲也逐漸向全社會普及。冠制的確立是在漢代實現的。上古時,華夏族之冠主要從屬於禮制,男子成年時皆行冠禮。漢代的冠則主要從屬於服制,是身份、官職以至官階的表徵。身份低微的人,只能戴幘而不能戴冠。冠本為加於發髻上的一個發罩,並不覆蓋整個頭頂。幘則像一頂便帽。冠和幘原來互不相關,到了王莽時,據說因為他頭禿,所以先戴幘,幘上再加冠。後來這種戴法普及開來,因而在東漢畫像石上出現的冠,也都在下面墊著幘。冠和幘不能隨便配合,文官戴的進賢冠要配屋頂狀的介幘,武官戴的武弁大冠則要配平頂的平上幘。進賢冠前部高聳,後部傾斜,外觀若斜俎形。冠前有「梁」,可根據梁數的多寡來區別戴冠者的身份。皇帝戴的通天冠和諸侯王戴的遠游冠也都是在進賢冠的基礎上增益華飾而成。武弁大冠又名「惠()文冠」,起初只是用(薄麻布)製作的下垂雙耳之弁,後來在弁下墊幘,進一步又在弁上塗漆,其狀遂若漆沙籠,故又名「籠冠」。甘肅武威磨嘴子62號新莽墓曾出土了紗籠冠。此外,武士也戴冠。執法的官員則戴獬豸冠。 在區別尊卑方面,進賢冠上的梁雖然起一定作用,但梁數多不過三,等級的劃分較粗略。所以漢代又用綬作為官階的標志,不同等級的官員之綬的顏色、織法、密度和長度都不相同。這時的綬是系在官印上的帶子,但它和西周時佩玉之組實一脈相通。 漢代婦女曲裾
漢代婦女一般將頭發向後梳成下垂的圓髻,名椎髻。常著深衣,女式深衣之華麗者名衣,它的曲裾不但在下身纏繞好些層,且在其斜幅上綴以三角形物及長飄帶,即文獻中所稱之與。其狀可在四川出土的漢代畫像磚上見到。 漢代著衣有七個特點: 1.穿外衣時,由於領大而且彎曲,穿衣時必需暴露中衣的領型; 2.穿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 3.袖寬為一尺二寸; 4.衫無袖; 5.穿皮毛服裝時裘毛朝外; 6.腰帶極為考究,所用帶鉤以金製成各種獸形,如螳螂形或琵琶形。形象十分生動有趣。一般長度在帶鉤從形、色和工藝上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較比西周和戰國時期,在設計和製作方面都要精美得多。因此頗受男人們的喜愛,佩戴者很多; 7.男子保持佩刀習俗,但所佩之刀有形無刃,因此失去了實際價值,主要是顯示儀容。 漢代祭服延用"大制度",遵從古禮穿冕服佩綬、佩玉。皇帝、公卿、諸侯均用大,只是在所系玉石的串珠或絲繩的質地上加以區別。皇太後、太後、公卿夫人等的祭服(謁廟服)、親蠶服、朝見服和婚禮服的形式都採用深衣制。 漢時勞動女子總是上穿短襦,下穿長裙,膝上裝飾長長垂下的腰帶。勞動男子常服是上身穿襦,下身穿犢鼻褲,並在衣外圍罩布裙;這種裝束不分工奴、農奴、商賈、士人都一樣
魏晉服裝服飾雖然保留了漢代的基本形式,但在風格特徵上,卻有獨到突出的地方,這與當時的藝術品和工藝品的創作思路有密切關系,其風格的同一性比較明顯。 公元六世紀波斯圖案花紋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對當時的紡織、服裝以及其他裝飾物,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這一點在敦煌壁畫上多有反映。 魏晉時期規定宮中朝服用紅色,常服用紫色。白色為平民百姓服色。這時的服式仍以襦、裙為主,裘是非正式衣服。婦女裝飾比較考究,有金環、銀約指和繞腕的跳脫等。在質地上宮中與宮外仍有很大區別。 魏晉的鎧甲最普遍的形式是兩襠鎧,長至膝上,腰部以上是胸背甲有的用小甲片編綴而成,有的用整塊大甲片,甲身分前後兩片,肩部及兩側用帶系束。胸前和背後有圓護。因大多以銅鐵等金屬製成,並且打磨的得極光,頗似鏡子。在戰場上穿"明光鎧",由於太陽的照射,會發出耀眼的"明光",所以這樣稱呼。這種鎧甲的樣式很多,而且繁簡不一,有的只是在襠的基礎上前後各加兩塊圓護,有的則裝有護肩、護膝,復雜的還有重護肩。身甲大多長至臀部,腰間用皮帶系束。
南朝服式以襦裙為主,婦女尤其以著裙為正統,不穿裙而露褲的人,被看做是沒禮貌的行為。當時女子頭上包白綸巾(是一種配有青絲帶的頭巾,傳說在三國時諸葛亮平時戴此頭巾),衣袖長而且窄並加以縷雕花紋。跳舞者穿長衫,並在身上披掛很長的帶子,頭上束紈巾。 南北朝服式還有"袍"和"衫",衫在晉時已是必著衣的一種。"裘"在此時極為珍貴,以貂裘為最。""是少年喜愛的衣物,浮薄少年更喜愛有色之""、"襦"、"帔"、"鶴氅",這些都是此時普及的衣裝。 南朝服式基本上繼承魏晉,由於戰亂和國度的頻繁更替,反映在著裝方面也有變化。江南衣式比北方短小,但當時卻流行戴小帽穿大衣的風氣,有時將一隻袖分成兩只,一條裙截成兩裙,有的款式大領大帶,有的衣窄袖小,有的裙長曳地,有的衣長蔽腳。南朝的朝服仍是玄衣。服飾用料有規定,三品官以下的不得穿用雜色綺做的衣服,六品官以下者只能穿七彩綺,不可使用羅綃。南朝的藝術品與服飾風格一脈相承,許多出土的陶俑形象,向我們展示了細腰圓臉型的女子,面目神情十分娟秀,尤其出自江南的俑塑特點更突出,這與服飾的拖地長裙和寬衣披帶均十分協調一致。 北朝的服式,官宦正式場合穿著硃色單衣,便服和軍服以為主。穿紅色袍就佩帶金帶,穿小袖長身袍則用金玉帶。平民婦女以襦襖為常服,這與南朝並無兩樣。北朝時期著裝衣料中綾錦最為華貴。 南北朝的卷草花紋是在漢代的雲紋圖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敦煌造井(單獨適合紋樣)、三角形花(適合紋樣)和條狀花(二方連續)、飛天、雲紋等動態形象巧妙地結合起來,既古樸、秀麗,又含蓄柔和。當時的毛織毯、麻布和絲綢都是盛行的產品。
在南北朝胡、漢服裝相互影響而又各成系統的基礎上產生的唐代服制,出現了「法服」 與「常服」並行的局面。作為大禮服的法服仍是傳統的冠、冕、衣、裳,常服則是在鮮卑裝的基礎上改進而成。唐代男子上自皇帝下至廝役,在日常生活中都穿常服,包括圓領缺袍、襆頭、革帶及長靴。缺袍即開衩的長袍。襆頭則是由鮮卑帽演變出來的,它本是一幅頭巾,系裹時兩個巾角向前抱住發髻,其餘兩個巾角在腦後結扎,多餘的部分自然垂下。襆頭的質料起初用黑色的繒或羅,所以垂下的巾角也是軟的,故稱「軟腳襆頭」。以後又在巾角中用銅、鐵絲作骨,將它撐起來,成為「硬腳襆頭」。由於硬腳的形狀及翹起的角度不同,又有「句腳」、「展腳」、「朝天」等式。唐代的革帶上起初裝有供系物用的窄皮條,故此種帶名帶。上面並固著若干方形飾牌,名。依官階之不同,分別用玉、金、犀、銀、瑜石、藍鐵等材料製作,從而使革帶也成為區別官階的標志。另外,北周時出現的「品色衣」,在唐代已形成制度,成為此後中國官服的一大特色。唐代官員自一品至九品,服色以紫、緋、綠、青為等差。 唐代服裝
唐代女裝主要由裙、衫、帔組成。這時常將衫掩於裙內,所以顯得裙子很長。帔又名帔帛,像一條長而薄的披巾,是受了西亞佛教的影響才在中原流行的。唐代前期女裝中還流行卷檐虛帽、翻領外衣等胡服,安史之亂後,此風漸歇。 唐朝還流行女子穿"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裝。腰帶形式也深受胡服影響。在此以前,人們的腰飾是以金銀銅鐵,這時候流行系"蹀躞帶",帶上有金飾,並扣有短而小的小帶以作系物之用。這種腰帶服用最盛是在唐代,以後延用一直至北宋年代。 唐代服裝盛唐以後,胡服的影響逐漸減弱,女服的樣式日趨寬大。到了中晚唐時期,這種特點更加明顯,一般婦女服裝,袖寬往往四尺以上。中晚唐的貴族禮服,一般多在重要場合穿著,穿著這種禮服,發上還簪有金翠花鈿,所以又稱"鈿釵禮衣"。 唐高宗以後,以紫色為三品官的服色;淺緋色為五品官服色,深綠色為六品官服色,淺綠色為七品官服色,深青色為八品官服色,淺青色為九品官服色,黃色為宮外之人及庶民服色。 唐裝還對鄰國有很大的影響。比如日本和服從色彩上大大吸取了唐裝的精華,朝鮮服也從形式上承繼了唐裝的長處。唐裝襦裙線條柔長,十分優美自如,用料主要是絲織品,因此它的衣物以"軟"和"飄柔"著稱。唐裝本身品類多,善變化,從外形到裝飾均大膽吸收外來服飾特點,多以中亞、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飾為參考,充實唐代服飾文化,使得唐代服飾豐富多采富麗堂皇,風格獨特奇異多姿,成為中國歷史服飾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矚目。
宋代服裝大體沿襲唐制。這時的襆頭內襯木骨、外罩漆紗,宋人稱之為「襆頭帽子」, 宋代服裝可隨意脫戴,與唐初必須臨時系裹的軟腳襆頭大不相同。這時,皇帝和高官戴的展腳襆頭,兩腳向兩側平直伸出,可達數尺。身份低的公差、僕役等,則多戴無腳襆頭。 宋代婦女也穿裙和衫,這時的衫子多為對襟,蓋在裙外。裙較窄,多施細摺,福州黃墓中除出羅裙外,還有開襠褲與合襠褲,可見宋代婦女在裙內著褲。起於五代時的纏足,至北宋晚期已逐漸流行。 宋代品官制度基本上沿襲前代,因此宮中的官服也與前代相仿,分為朝服、祭服、公服、戎服、喪服和時服。朝服是紅衣紅裳,內穿白色羅質中單,外系羅料大帶,並有緋色羅料蔽膝,身掛錦綬、玉、玉釧,下著白綾襪黑皮履。除這種朝服是統一樣式外,官職的高低是以搭配的不同來區別的。主要是在有無禪衣(中單)和錦綬上的圖案上作級別變化。穿朝服時必戴"進賢冠"(一種塗漆的梁冠帽),"貂蟬冠"(又名"籠巾",是以藤絲編成形,上面塗漆的冠帽),獬豸冠(屬進賢冠一類)。 公服即常服,又名"從省服",以曲領大袖,腰間束革帶為主要形式,另有窄袖式樣也。這種服式以用色區別等級。如九品官以上用青色;七品官以上用綠色;五品官以上用硃色;三品官以上用紫色。到宋元豐年間用色稍有更改,四品以上用紫色;六品以上用緋色;九品以上用綠色。按當時的規定,服用紫色和緋色(硃色)衣者,都要配掛金銀裝飾的魚袋,高低職位以此物加以明顯的區別。 宋代服裝時服是按季節賜發給官臣的衣物。上至將相皇帝大將下至侍衛步軍,賜發的品種有袍、襖、衫、袍肚、褲等。所賜之服大部分是織有鳥獸的錦紋。 宋代男子除在朝的官服以外,平日的常服也是很有特色的,常服也叫"私服"。宋官與平民百姓的燕居服形式上沒有太大區別。只是在用色上有較為明顯的規定和限制。 宋時常服有如下幾種: "袍"有寬袖廣身和窄袖窄身兩種類型,有官職的是錦袍,無官職的是白布袍。 "襦"、"襖"為平民日常穿用的必備之服。 "短褐"是一種既短又粗的布衣,為貧苦人服。 "衫",這是一種裳下擺接一橫的男人長衫。 "裳",沿襲上衣下裳的古制。是冕服、朝服或私居服的式樣。宋時也有上衣下裳的穿法。男子也穿用對領鑲黑邊飾的長上衣配黃裳。居家時不束帶,待客時束帶。 "直裰"是一種比較寬大的長衣。由於下擺無衩而背部卻有中縫而稱"直裰"。 "鶴氅",寬長曳地,是一種用鶴毛與其他鳥毛合捻成絨織成的裘衣,十分貴重。 此外宋代男式衣著,還有布衫和羅衫。內用的叫汗衫,有交領和頜領形式。質料很考究,多用綢緞、紗、羅。顏色有白、青、皂(黑)、杏黃、茶褐等。襖的質料有布、綢、羅、錦、絲和皮。襖的用色有青、紅、棗紅、墨綠、鵝黃等幾種。貴族褲子的質地也十分講究,多以紗、羅、絹、綢、綺、綾,並有平素紋、大提花、小提花等圖案裝飾,褲色以駝黃、棕、褐為主色。
元代是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時代,服裝服飾也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元太祖成吉思汗自1206年建都, 元代服裝
滅西夏、金之後,民族組成主要以蒙古族為主。元代由於民族矛盾比較尖銳,長期處於戰亂狀態,紡織業、手工業遭到很大破壞。宮中服制長期延用宋式。直到l321年元英宗時期才參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連下裳上緊下短,並在腰間加襞積,肩背掛大珠的"質孫服"制,漢人稱"一色衣"或"質孫服"。這是承襲漢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點的服制。 "質孫服"服用面很廣,大臣在內宮大宴中可以穿著,樂工和衛士也同樣服用。這種服式上、下級的區別體現在質地粗細的不同上。天子的有十五個等級(以質分級層次〉。每級所用的原料和選色完全統一,衣服和帽子一致,整體效果十分出色。比如衣服若是金錦剪茸,其帽也必然是金錦暖帽;若衣服用白色粉皮,其帽必定是白金答子暖帽。天子夏服也有十五等級,與冬裝類同。百官的冬服有九個等級,夏季有十四個等級,同樣也是以質地和色澤區分。 "比肩"、"比甲"也是常服。"比肩"是一種有里有面的較馬褂稍長的皮衣,元代蒙人稱之為"襻子答忽"。"比甲"則是便於騎射的衣裳,無領無袖,前短後長,以襻相連的便服。元代男子的公服多隨漢族習俗,常服的外面,罩一件短袖衫子,婦女也有這種習俗(稱為襦裙半臂)。 元代女服分貴族和平民兩種樣式。貴族多為蒙人,以皮衣皮帽為民族裝,貂鼠和羊皮製衣較為廣泛,式樣多為寬大的袍式、袖口窄小、袖身寬肥,由於衣長曳地,貴夫人外出行樂時,必須有女奴牽拉。這種袍式在肩部做有一雲肩,即所謂"金綉雲肩翠玉纓",十分華美。作為禮服的袍,面料質地十分考究,採用大紅色織金、錦、蒙茸和很長的氈類織物。當時最流行的服用色彩以紅、黃、綠、褐、玫紅、紫、金等為主。元代平民婦女穿漢族的襦裙,半臂也頗為通行,漢裝的樣子常在宮中的舞蹈伴奏人身上出現,唐代的窄袖衫和帽式也有保存。此外受鄰國高麗的影響,都城的貴族後妃們也有模仿高麗女裝的習俗。
文武官服之忠靖冠服
明初要求衣冠恢復唐制(如左圖所示) 明初官服
,其法服的式樣與唐代相近,只是將進賢冠改為梁冠,又增加了忠靖冠等冠式。明代的公服亦用襆頭和圓領袍,但這時的襆頭外塗黑漆,腳短而闊,名烏紗帽,無官職的平民不得服用。公服除依品級規定服色外,還在胸、背綴補子。文官補子中飾鳥,武官飾獸。為褒獎官員的功勛,另特賜蟒袍、飛魚服、鬥牛服等服飾。蟒是四爪之龍,飛魚為魚尾有鰭之蟒,鬥牛則在蟒頭上加彎曲的牛角。官至極品則用玉帶。所以「蟒袍玉帶」就成為這時大官僚之最顯赫的裝束。明代的漢服影像頗遠,近至東北亞的朝鮮,遠至日本、琉球等藩屬國。漢服是中國漢族的傳統服裝,起於軒轅黃帝,而終止於滿清的大屠殺。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是平等,而漢族也應當永遠其民族服裝,即漢服。

編輯本段清代
清朝是以滿族統治者為主的政權機構,滿族旗人的風俗習慣影響著中原地區。幾千年來世代 清代服飾
相傳的傳統服制度,由於滿族貴族的「剃發易服」、「十從十不從」、「留頭不留發」政策以及大量的屠殺漢民,造成了中國傳統的衣冠的消亡。這種屠殺式的變革,是中國傳統服制的又一次變態式的發展,是歷史上"胡服騎射"、"開放唐裝"之後的第三次明顯的突變。 歷時數千年的寬袍大袖(祭服,非常服)、瀟灑富麗、纖細柔弱,與衣身膨脹、衣袖短窄的滿裝形式,形成鮮明的對比。 滿族的旗裝,外輪廓呈長方形,馬鞍形領掩頰護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盤紐為飾,假袖二至三幅,馬蹄袖蓋手,鑲滾工藝裝飾,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馬褂。時至今日,它對現代服裝也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隨時代發展,經過加工曲線突出體態暴露的旗袍,具有暫時的存在價值。 旗袍或短裝有琵琶襟、大襟和對襟等幾種不同形式。與其相配的裙或褲,以滿地印花、綉花和襇等工藝手段作裝飾。襟邊、領邊和袖邊均以鑲、滾、綉等為飾。清初滿族婦女與男人的裝扮相差不多,不同之處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辮。滿族婦女不纏足、不穿裙,衣外坎肩與衫齊平,長衫之內有小衣,相當於漢族婦女的肚兜,衣外之衣又稱"烏龍"。 明、清兩代漢族女裝變化不大,仍著衫、裙,清代後期始以褲代裙。清中期以後女裝層層鑲邊,稱為「滾鑲」。清代滿族婦女著旗裝,她們不纏足,不束裙,皆穿旗袍,有時外加坎肩。乾隆以後,滿族女裝中出現高底的「花盆底」鞋。咸豐以後,又出現高大的「兩把頭」、「大拉翅」等發型,成為滿族女裝之突出的特徵。 旗袍馬褂 馬褂、旗袍是清代滿族男女的典型服飾。 旗袍
馬褂是一種穿於袍服外的短衣,衣長至臍,袖僅遮肘,主要是為了便於騎馬,故稱為「馬褂」。它區別於漢族在宋明時期的馬褂,滿清的馬褂不修邊幅。滿人初進關時,通過大屠殺而迫使漢族穿上它們的馬褂。康熙雍正年間,由於奴化政策,才開始在社會上流行,並發展成單、夾、紗、皮、棉等服裝,成為男式便衣,士庶都可穿著。 的樣式有琵琶襟、大襟、對襟三種。琵琶襟馬褂,因其右襟短缺,又叫缺襟馬褂,穿上它可以行動自如,常用作出行裝。大襟馬褂,則將衣襟開在右邊,四周用異色作為緣邊,一般作常服使用。對襟馬褂,其服色在各個時期有多種變化:初沿天青色,至乾隆中期,又尚玫瑰紫,後又推崇深絳色(人稱「福色」),到了嘉慶年間,則流行泥金及淺灰色。大袖對襟馬褂可代替外褂而作為禮服使用,顏色多用天青色,大小官員在謁客時常穿此服,因其身長袖窄,也稱作「長袖馬褂」。 中有一種顏色不能隨便使用,那就是黃色。黃馬褂,是皇帝特賜的服裝。穿著這種賜服的人,主要有三類:一是隨皇帝「巡幸」的侍衛,稱為「職任褂子」;二是行圍校射時,中靶或獲獵多者,稱為「行圍褂子」;三是在治事或戰事中建有功勛者,稱為「武功褂子」,這些人還要被載入史冊。只有這種御賜的馬褂才可以隨時穿著。 大褂
旗袍是中國清朝的婦女服裝,由滿族婦女的長袍演變而來。由於滿族稱為「旗人」,故將其稱之為「旗袍」。清初,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而漢人婦女仍以上衣下裳為時尚;清中期,滿漢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日盛。經漢人改進之後的旗袍逐漸在廣大婦女中流行起來。這種旗袍是漢族婦女在吸收西洋服裝樣式後,通過不斷改進,才進入千家萬戶的。旗袍的樣式很多,開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雙襟;領有高領、低領、無領;袖口有長袖、短袖、無袖;開衩有高開衩、低開衩;還有長旗袍、短旗袍、夾旗袍、單旗袍等。改良後的旗袍在20世紀30年代,幾乎成為中國婦女的標准服裝。
發型與冠戴能增加女子儀容的俊美,又能體現出女子的年齡與身份特點。段成式《髻鬟品》就記載了不下百餘種,其髻名雖多,但基本上是按髻的形態與裝飾而命名,如髻似螺,曰螺髻,如髻飾以鳳,曰鳳髻等。古代女子發型變化,基本上是按梳、綰、鬟、結、盤、疊、鬢等變化而成,再飾以各種簪、釵、步搖、珠花等首飾,因此研究女子發型主要是探討其梳編形式與規律。據古代作品及記載,概括分為結鬟式、擰旋式、盤疊式、結椎式、反綰式、雙掛式等主要六類。

Ⅸ 《三國演義》中各名武將所使用的武器分別是什麼

1.張遼被甲執戟,先登限陣…孫權大驚,以長戟自守。(三國志張遼傳) 2.魏猛將典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軍中有語: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三國志典韋傳) 3.(董卓)拔手戟擲布(呂布)(三國志呂布傳) 4.布(呂布)言:諸君觀布射戟小支(三國志呂布傳) 5.李肅舉戟直刺董卓前胸(柏陽版資治通鑒) 6.有人告訴劉備說:「趙雲已經向北逃走〔義思就是降曹〕」劉備把手戟擲過去,說:「趙雲絕對不會拋棄我。」不久,趙雲抱著劉禪歸來。〔柏陽版資治通鑒〕 7.〔典〕韋手持十餘戟,大呼起,所抵無不應手倒者(三國志典韋傳) 長矛展露鋒芒,使用者比前朝還多 例子: 1.曹操欲西征,議者多言:關西兵強,習長矛,非精選前鋒不可以擋也。(三國志武帝紀魏書注) 2.張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三國志張飛傳) 3.公孫瓚出塞遇鮮卑騎兵,乃自持矛,兩頭施刃,持出刺敵殺傷數十人。(三國志公孫瓚傳) 遠射兵器 弓與弩 有很大發展,特別是弩 例子: 1.魏晉時期有用腳踏張之弩〔必須用腳抵住才能拉弦定位,可見威力相當驚人〕。 2.諸葛亮曾製造出連弩:具有簡單自彈性能,以鋼鐵鏃(箭頭)為矢(箭頭以鋼鐵製造,可大大提高穿透力),矢長八十寸,一個弩槽 放十枚箭矢,一觸弩機,十矢俱發(魏氏春秋)。這簡直是革命性 的發明,機關槍的前身。可惜當時史學者失職,未留下詳細製造記錄 還有就是各武將的兵器 一,長兵器 青龍偃月刀 因刀背如鋸齒,又名「冷艷鋸」,重八十二斤。一種刀刃部分為半月形,刀上鑄刻有龍的大刀。偃月,半弦月。偃月刀,出現於唐宋時代,用於操練,以示威武雄壯,並非實戰所用。 《三才圖會·器用》卷六:「關王偃月刀,刀勢即大,其三十六刀法,兵仗遇之,無不屈者。刀類中以此為第一。」 丈八點鋼矛 又明丈八蛇矛,長一丈八(約4.14米)的長矛,名為蛇矛並不是矛頭象蛇形,而是指其長度似蛇不要以為象金蛇劍那樣)。歷史上張飛所使矛沒有名稱,而東晉的陳安曾用過丈八蛇矛。 矛長丈八尺曰俏,馬上所持,言其俏俏便殺也;又曰激矛,激截也,可以激截敵陣之矛也。(漢劉熙《釋名·釋兵》) 鐵脊蛇矛 程普用的長矛,其矛桿為鐵鑄,曾用它於汜水關刺死董卓的部下胡軫。 而在現實中的鐵脊蛇矛應是矛頭為鐵鑄: 矛,宜刺之兵也,三分其長,二為刃、一為。刃之脊隆起,脊之兩旁微陷,以通空氣,取其刃而易拔也。(馬衡《凡將齋金石叢稿》) 涯角槍 趙雲的槍,意思是「海角天涯無對」,出於《三國演義》前身《三國志平話》。漢時的槍與矛的形制相似,多以長木桿或竹竿為桿,裝上銳槍槍頭,配以槍纓即製成。 諸葛槍 諸葛亮曾製造過兩丈長的木柄槍和二丈五尺長的竹柄槍,都加上鐵制槍頭。出於《事物紀原》。這大概是三國時期最長的兵器了。 方天畫戟 因其戟桿上加彩繪裝飾,又稱畫桿方天戟,是頂端作「井」字形的長戟。據《盪寇志》記載,呂布的畫戟重四十斤。在《三國志平話》呂布之戟長一丈二。歷史上,方天畫戟是一種儀設之物,並非用於實戰。 長柄鐵錘 西羌國元帥越吉的兵器,重一百斤,因為是長柄,所以打擊力比普通錘強的多,但使用者本身也要有相當的技巧和力量,使用時硬砸實架,其用法有涮、拽、掛、砸、架、雲、蓋等。越吉曾用它殺得關興膽寒,並將其打落斷澗,但隨後就被關羽(鬼魂)打跑。 武安國也用長柄鐵錘,可只重五十斤。 鐵蒺藜骨朵 番王沙摩柯的兵器,古代兩種兵器的混稱。蒺藜,即蒺藜棒,棒頭附以鐵刺、鐵丁,如刺蝟毛,因其壯如蒺藜,故名。此兵器始於唐代,盛行於宋代。骨朵,也屬兵器棒類,一端如蒜頭狀,用以打擊敵人。 大斧 徐晃的兵器,通常用這兵器的武將都是猛將型的,如西涼大將韓德,零陵邢道榮。斧的主要用法有:劈、砍、剁、抹、砸、摟、截等,舞動起來顯得粗獷、豪壯,可以顯出劈山開嶺的威武雄姿。 斧,甫也,甫,始也。凡將制器,始用斧伐木,已乃制之也。(《釋名·釋用器》) 蘸金斧 東吳孫桓部將李異的兵器,是在斧頭上鍍金的大斧。 三尖刀 紀靈的兵器,重五十斤,又稱三尖兩刃刀。刀尖分為三支,"山"字形,中支形似劍狀略高,兩翼支稍低,兩面開刃,鋒利無比。刀柄後端有一三棱形鐵鐏,其用法以扎、絞為主。紀靈曾用它兩度與關羽交戰。其主要打法為支、拿、架、別、削、刺。 截頭大刀 龐德的兵器,其刀頭比普通大刀短一段,但刀背卻要厚不少。另南蠻孟獲的部下忙牙長也用這傢伙(是個菜鳥)。 馬岱寶刀 馬岱和鍾繇交戰時用的刀,其實對付鍾繇這號書法家根本是殺雞用牛刀。 古錠刀 孫堅在汜水關時用的兵器。被關羽所斬的徐州刺史車胄也是用這刀的。 衠鋼槊 周泰在赤壁之戰時用的兵器,是純鋼的長槊。 丈八長標 孟獲之妻祝融夫人的兵器,是南蠻的特有武器。 王雙大刀 王雙用的大刀,重六十斤。 二,短兵器: 呂虔刀 晉書記載:呂虔有一口寶刀,聽人說,要位登三公,才可佩帶,便把它送給了別人。 龍泉劍 程普於赤壁之戰時用的寶劍。後晉張華夜觀天象,見牛,斗之間有劍氣照於江西,於是在滅吳之後,派預章人雷煥去豐城任官,結果在縣衙後石匣中找到龍泉,太阿二劍。 倚天劍 曹操所有,取宋玉的《大言賦》中「拔長劍兮倚長天」的話命名。《三國志通俗演義》稱曹操用倚天劍鎮威,青釭劍殺人。 青釭 砍鐵如泥,鋒利無比的寶劍。曹操交於夏侯恩佩之,後在長坂坡被趙雲殺其奪之。 七寶刀 刀長尺余,七寶嵌飾,極其鋒利,曹操曾向王允借刀,用以謀刺董卓。 雙股劍 又稱雌雄劍,劉備起兵時請良匠用鑌鐵打造的。一鞘雙劍,據說兩劍可和為一把寶劍使用。 松紋廂寶劍 共兩口,南蠻王孟獲和諸葛亮第一次對陣時的兵器。其劍身上鑲有如松紋一樣的劍紋。 孟德劍 曹操所得,上有金字銘曰孟德,三尺六寸,獻帝建安二十年操於幽谷得之。 思召劍 袁紹所有,上銘曰思召。《古今注》袁紹在黎陽夢神人授一寶劍,及覺,果在卧所,銘曰思召,解思召為紹字。 飛景三劍 曹丕所造。《典論》曰,建安二十四年二月壬午,魏太子丕造百辟寶劍,長四尺二寸。淬以清漳,厲以(石)諸。飾以文玉,表以通犀。光似流星,名曰飛景。 余好擊劍,善以短乘長。選茲良金,命彼國工,精而煉之。至於百辟,其始成也。五色充爐,巨橐自鼓。靈物彷彿,飛鳥翔舞,以為寶器九,劍三:一曰飛景,二曰流采,三曰華鋒。 魏太子丕造百辟寶劍三,長四尺二寸,重一斤十有五兩,淬以清漳,厲以(石監)諸,飾以文玉,表以通犀,光似流星,名曰飛景。其二名流采,色似采虹,長四尺二寸,重一斤十有四兩。(《曹丕集,劍銘》) 文士劍 楊修獻於魏文帝曹丕的寶劍。 魏文帝愛楊修才,修誅後,追修,修會以寶劍與文帝。帝後佩之,告左右曰:「此楊修劍也。」(《文士傳》) 蜀八劍 蜀昭烈帝鑄 ,採金牛山鐵 ,三尺六寸 ,一備自服,余賜太子禪、梁王理、魯王永、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各一。 鎮山劍 蜀後帝禪造,一丈二尺,廷熙二年造此巨劍以鎮劍口山故名。 吳六劍 吳大帝孫權所有。《古今注》載:吳大皇帝有寶劍六,一曰白虹,二曰紫電,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 皇帝吳王劍 吳主孫皓鑄。文曰:皇帝吳王小篆書,建衡元年鑄。 日月刀 西涼大將韓德的四子韓琪的兵器,共分日刀、月刀兩口。 百辟寶刀 曹丕為魏太子時所造。 魏太子丕造百辟寶刀三:其一長四尺三寸六分,重三斤六兩。文似靈龜,名曰靈寶。其二采似丹霞,名曰含章。長四尺三寸三分,重三斤十兩。其三鋒似霜。刀身劍挾,名曰素質,長四尺三寸,重二斤九兩。(《曹丕集,劍銘》) 龍鱗刀 曹丕所造百辟露陌刀一,長三尺二才,狀如龍文,名曰龍鱗。 《典論》:魏太子丕造百辟寶刀,一曰靈寶,二曰含章,三曰素質,又作露陌刀,一名龍鱗刀。 曹丕《露陌刀銘》:於鑠良刀,胡煉亶時,譬諸鱗角,靡所任茲。不逢不若,永世寶持。利用衛身,以威弗治。 百辟匕首二: 曹丕所造,其一理似堅冰,名曰清剛,其二曙似朝日,名曰揚文。 鐵鞭 黃蓋使用的武器,為六角形,曾用他打中蔡瑁的護心鏡。鞭,其形大小長短,隨人力所勝用之。(《武經總要》) 鋼鞭 文鴦的兵器,在樂嘉橋邊文鴦曾用它兩次殺入魏將叢中,打死不少魏將,看來很適合近身戰(文鴦也用槍的)。 四楞鐵簡 蜀將傅僉的兵器,簡,當為「鐧」,類似鞭,四棱形,鐵制。是一種盛行於宋代的兵器。曾用它打得魏將李鵬眼珠迸出。 有人作四棱者,謂之鐵鐧,謂方棱似形,皆鞭類也。(《武經總要》) 雙鐵戟 典韋的兵器,重八十斤,於長刀等,後於宛城之戰被胡車兒盜走,致使典韋戰死。 夫事不可自謂己長,余少曉持復,自謂無對;俗名雙戟為坐鐵室,鑲 為蔽木戶。後從陳國袁敏學,以單攻復,每為若神,對家不知所出,先日若逢敏於狹路,直決耳!(《典論·自敘》) 三,弓弩 諸葛連弩 諸葛亮在蜀時製造,稱為元戎,弩箭用鐵制,長八寸,將十枝箭放在一個弩槽里,扣一次板機,就可由箭孔向外射出一枝,弩槽中的箭隨即又落下一枝入箭膛上,再上弦,又可繼續射出。 寶雕弓 漢獻帝許田圍獵時用的弓。弓身雕有花紋,鑲有寶石、玉器為裝飾,故名寶雕弓。 鵲畫弓 孫堅在汜水關所用的弓。弓身上繪有喜鵲圖案以求吉祥。呵呵!可只放兩箭就斷了,和他兒子孫策那把一揮就剩把的劍都系偽劣產品。 虎筋弦弓 呂布轅門射戟時的弓。因為是用老虎的筋作為弓弦的,所以能輕易的射到一百五十步的距離。把個紀靈看得兩眼發直,人都傻了。 兩石力之弓 拉力為兩石(240斤)的弓。古代開弓力量大小以石為單位計算,一石為120斤。黃忠和王雙都是用這種強弓的。 四,投擲器 手戟 太史慈所用之物,《釋名·釋兵》: 「手戟,手所持摘之戟也。」摘即投擲。可見手戟是一種供手持投擲擊政的戟。與「卜」字形鐵戟的頭部相似,在直刺的旁側有一個橫出的短枝,直刺的末端似有細繩纏繞,以供握執,用時單手操持,遙擲擊敵。 董卓曾「拔手戟擲布」。而孫策也曾以手戟投擊嚴白虎之弟,當即將他殺死。 晉張協《手戟銘》:錟錟雄戟,清金練鋼。名配越棘.用遇干將。嚴鋒勁技,擒鍔耀芒。 短戟 典韋在濮陽救曹操時所用的暗器,比手戟略短,雖沒手戟精緻,但很實用。韋乃飛戟刺之,一戟一人墜馬,並無虛發,立殺十數人。眾皆奔走。 飛石 又稱沒羽箭。許褚善用的暗器。向遭寇亂,聚宗族數百人,築堅壁於塢中以御之。一日寇至,他令眾人多取石子准備,親自他用飛石擊之,無不中者,寇乃退去。但後來在戰場上從未見其再用。

Ⅹ 隋唐演義書里的所有武器

1、金頂棗陽槊——單雄信

「槊」是古代的一種長兵器,最早出現於漢朝。「槊」的外形酷似長柄狼牙棒,槊刃較長,既可以沖刺,也可以橫掃。隋唐猛將單雄信的兵器就是一桿「金頂棗陽槊」,他是綠林好漢出身,為人很重情義,秦瓊落難時單雄信沒少幫忙。

2、黑煞竹節鞭——尉遲恭

「鞭」是古代十八般兵器之一,屬於「九長九短」中的一種短兵器,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古代用鞭的武將不多,因為這種兵器的殺傷力遠不及刀劍。隋唐時期的猛將尉遲恭,面如黑炭,他使用的是一把「黑煞竹節鞭」。

3、四棱金裝鐧——秦瓊

《隋唐演義》中,秦瓊的兩把「四棱金裝鐧」重達130斤。這對「四棱金裝鐧」伴隨秦瓊馬踏黃河兩岸,鐧打三州六府,威震山東半邊天。秦瓊的絕技就是「撒手鐧」,他跟羅成互傳武功時,都對彼此有所保留。秦瓊沒有傳授羅成「撒手鐧」,羅成也沒傳授秦瓊「回馬槍」。


4、八棱熟銅錘——秦用

《隋唐演義》中,秦用是秦瓊的干兒子,也是「四猛八大錘」中的銅錘。秦用綽號「銀面韋陀」,他的兵器是「八棱熟銅錘」。秦用堪稱削弱版的裴元慶,秦用和裴元慶兩人都是年紀輕輕卻力大無窮的小將。秦用16歲時,在瓦口關一錘秒殺了突厥大都督紅海,17歲被羅藝封為瓦口關守將。

5、驚羽神弓——王伯當

《隋唐演義》中王伯當是瓦崗五虎將之一。王伯當的箭法堪稱隋唐第一人,可以百步穿楊。「四猛四絕」中的第三猛新文禮,力大無窮,可以「橫推八馬倒,倒拽九牛回」,瓦崗眾將沒人打得過新文禮,但新文禮最後被王伯當一箭射死。

6、青龍偃月刀——魏文通

魏文通是隋唐第九條好漢,因為他長得非常像關羽,大紅臉加大鬍子,手裡還拿著青龍偃月刀,故而綽號「賽關爺」。魏文通的兵器是青龍偃月刀,他的刀法已經有了隋唐一流猛將的水平。魏文通一人單挑秦瓊、單雄信兩人絲毫沒有壓力,還能把秦瓊、單雄信兩人打得落荒而逃。

7、水火囚龍棒——楊林

《隋唐演義》中,楊林可以在十回合之內擊敗秦瓊,可見他的武藝之強。羅成破一字長蛇陣時,開始他打不過楊林,羅成的義父丁延平教給了羅成單槍破雙棒的方法,羅成才用「回馬槍」挑了楊林。

熱點內容
完美緣怎麼用 發布:2021-03-16 21:51:05 瀏覽:903
陸貞傳奇百度影音59 發布:2021-03-16 21:51:04 瀏覽:613
全民奇跡26無限鑽石sf 發布:2021-03-16 21:51:02 瀏覽:654
夢幻手游大神 發布:2021-03-16 21:49:52 瀏覽:928
dnf女聖職者本子 發布:2021-03-16 21:47:35 瀏覽:170
昆明新開商場 發布:2021-03-16 21:43:27 瀏覽:797
捉鬼傳奇 發布:2021-03-16 21:43:12 瀏覽:816
微服私服 發布:2021-03-16 21:42:11 瀏覽:340
風雲之龍耀九州私服 發布:2021-03-16 21:41:57 瀏覽:525
北魏傳奇之宏圖恨 發布:2021-03-16 21:40:46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