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開加點 » 最新開發能源

最新開發能源

發布時間: 2021-03-15 21:46:45

㈠ 中國目前在開發的新型能源有哪些呢

太陽能,可燃冰

㈡ 開發的新能源有什麼

新能源包括復潮汐能,波浪制能,海流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能,氫能,核聚變能等.

目前新能源技術在世界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應用
有太陽能的光熱轉換,光電轉換,地熱直接應用,生物發酵及熱分解以製取沼氣和氣體燃料,潮汐發電技術等.

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可以使人類面臨能源枯竭的問題得到解決,在軍事上大量使用能源也有所保證

㈢ 目前人類正在開發哪些新能源

新能源:太陽能、可燃冰、核能中的可控核聚變、燃料電池、海洋能中的潮汐能、海浪能,風能、地熱能、日光能、頁岩氣等 .

㈣ 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前景

低碳經濟產生的背景是什麼?伴隨著生物質能、風能、太陽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類逐步從原始文明走向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而隨著全球人口和經濟規模的不斷增長,能源使用帶來的環境問題及其誘因不斷地為人們所認識,不止是煙霧、光化學煙霧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將帶來的全球氣候變化,也已被確認為不爭的事實。在此背景下,「碳足跡」、「低碳經濟」、「低碳技術」、「低碳發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會」、「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應運而生。而能源與經濟以至價值觀實行大變革的結果,可能將為逐步邁向生態文明走出一條新路,即摒棄20世紀的傳統增長模式,直接應用新世紀的創新技術與創新機制,通過低碳經濟模式與低碳生活方式,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 作為具有廣泛社會性的前沿經濟理念,低碳經濟其實沒有約定俗成的定義,其涉及廣泛的產業領域和管理領域。低碳經濟的概念最早見諸於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而系統地談論低碳經濟,則應追溯至1992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1997年的《京都協議書》。
中國為什麼要節能減排1 中國為什麼需要節能

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主要特徵是投資推動和高增長。近三十年來,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年均為9.5%;在大部分時期,投資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大於40%;現在接近50%。中國經濟中的主導一直是重工業。在1985年,重工業比重占國內工業總產值的55%。1990年降到50%,2000年回升到60%,2005年高達69%。在經濟增長和城市化進程引起的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的推動下,重工業,尤其是高耗能產業在近幾年經歷了最快速的發展。

為何中國需要這么多高耗能產業?預計到2020年,中國人均GDP將達到3000美元,成為中等收入國家。中等收入國家的一個主要特徵即城市化進程。根據目前中等收入國家城市化的要求來估算,如果中國要在2020年成為中等收入國家,大約3億人口將遷移進城市居住和工作。首先,根據1990-2004年的統計數據估算,城鎮居民的人均能源消費量(千克標准煤)大約是農村居民的2.8倍;其次,推動城市化進程要求大規模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住房,需要大量的水泥和鋼鐵,這些都是高耗能產業。

城市化進程所需的水泥和鋼鐵只能在國內生產。2006年中國GDP佔世界總量的5.5%左右,但是,鋼材消費量達到3.88億噸,大約佔世界鋼材消耗的30%。水泥消耗達到12.4億噸,大約佔世界水泥消耗量的54%。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為中國生產這么多的鋼材和水泥。因此,只要中國快速成為中等收入國家的願望不變,重工化和高耗能產業,也就是能源消費的高增長不可避免。

中國還需要充足的就業作機會來支持城市化進程,這就需要中國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廉價產品要求低勞動力成本和低資源成本。在勞動力大量過剩的情況下,低勞動力成本不是問題。事實上,盡管幾十年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但勞動力成本仍然相對低廉。低能源價格是由政府用低資源稅、能源補貼,以及控制能源價格上漲等手段來實現。這不僅影響到能源行業的效率,還影響整體能源效率。

近期中國能源消費的快速增長將能源需求推上了一個更高的台階。在這一基數上,即使能保持較低的能源消費增長,能源需求的絕對增量也將是巨大的。2006年能源消耗達到24.6億噸標准煤(大約佔世界能源總消耗的15%)。如果將能源需求降低到5%,年增加量也需要1.23億噸標准煤。事實上,如果GDP增長為9%,以目前的經濟結構和增長方式,很難將能源需求降低到5%。因此,2007年4月10日國家發改委公布《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將2010年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目標控制目標為27億噸標准煤左右。這是一個過於保守,而且從一開始就已經是落後了的總量控制目標。因為即使所有的都做對了,仍然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去完成調整經濟結構和耗能方式來達到總量控制。

能源需求總量的問題是相對於能源儲量和人口而言的。應當說中國能源資源儲量並不少,但人口眾多導致了中國人均能源佔有率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2005年石油、天然氣和煤炭人均剩餘可采儲量分別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69%、7.05%和58.6%。以儲量最豐的煤炭為例,根據國際通行的標准,2001年中國煤炭的經濟可開發剩餘可采儲量有1145億噸。2002年用煤12億噸,煤炭夠挖100年;如果沒有長足的儲量增加,2006年再計算經濟可采儲量就只夠用50年,這個數字實際上沒有太大意義,因為它是按現在的年消費量(24.6億噸)來計算的。如果現在把資源的承受能力誇大了,將來是一定要吃虧的。

中國人均能源消耗也處於很低水平,2005年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4、美國的1/7。人均能耗低導致對高能源需求的預期。只要中國人均能耗達到美國的25%,其能源總需求就會超過美國。只要人均石油消費達到目前的世界平均水平,其石油消費總量將達到6.4億噸,如果保持現在1.8億噸的石油產量水平,中國石油進口依存將達72%,超過目前美國的石油進口依存(63%)。

能源需求總量的問題也是相對於國際市場而言的。對於一個缺乏能源的小國家,能源需求增長可以在國際市場上得到滿足而不引起注意,對市場不會有實質性影響。相對於中國的能源需求總量來說,國際原材料市場和能源市場可能不夠大,因而中國的能源需求變動足以引起國際市場的明顯發應。例如,近期各大投資銀行的預測報告都認為中國對鐵礦石的需求是國際鐵礦石價格上揚的主要因素,這與先前中國購買導致世界石油價格飆升的邏輯一是樣的。雖然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但至少中國的消費總量是國際市場十分關注的問題。不同於其它產品,能源需求彈性小,能源資源大買家常常沒有價格的話語權,而過多依靠國際市場就等於把自己的能源安全置於他人之手。中國本身長久可靠的能源安全只能立足於國內儲備,因為只有國內能源才在價格和數量上最終可控。中國的能源儲量將是中國經濟增長的硬約束。

按目前能源開發利用的效率和經濟增長速度與增長模式(高投入和高消耗),實現到2020年GDP翻兩番、能源只翻一番的政府發展目標可能性不大。國內生產總值繼續高速增長,城市化和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快速,高能源需求增長的狀況可能延續到2020年。如果動態地來看待能源問題,無論是已知的還是猜測的能源來源,以及期望的技術進步,都不足以消除人們對中國能否有供給充裕、價格合理的能源和環境來支持向中等收入國家過渡的擔憂。因此,中國的國情決定必須節能。

㈤ 目前人類正在開發哪些新能源

有這樣一些新能源:可燃冰、核能中的可控核聚變、燃料電池、海洋能中的潮汐能、海浪能,風能、地熱能、日光能等 。

㈥ 可供開發的新能源有哪些

為了緩解能源短缺的威脅,我們除了節約能源外,還應開發其他的能源。以下是科學家正在積極研究和發展的幾種能源。
太陽能(solar energy),風能(wind energy),潮汐能(tide energy),核能(nuclear energy),地熱能(geothermal energy)

㈦ 新的能源的開發及其意義

新能源(來new energy sources或稱可再生能源更貼自切)是指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它的各種形式大都是直接或者間接地來自於太陽或地球內部深處所產生的熱能(潮汐能例外)。包括了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來的生物燃料和氫所產生的能量。也可以說,新能源包括各種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相對於傳統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儲量大的特點,對於解決當今世界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和資源(特別是化石能源)枯竭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由於很多新能源分布均勻,對於解決由能源引發的戰爭也有著重要意義。
據世界斷言,石油,煤礦等資源將加速減少。核能,太陽能即將成為主要能源。
生物質能在經過了幾十年的探索後,國內外許多專家都表示這種能源方式不能大力發展,它不但會搶奪人類賴以生存的土地資源,更將會導致社會不健康發展;地熱能的開發和空調的使用具有同樣特性,如大規模開發必將導致區域地面表層土壤環境遭到破壞,必將引起再一次生態環境變化;而風能和太陽能對於地球來講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的健康能源,他們必將成為今後替代能源主流。

㈧ 新型能源的開發講的是什麼

自從原始人懂得使用火以後,能源就成了人類文明的重要物質基礎。到了近代,能源技術出現了3次重大突破,即蒸汽機、電力和原子能的發明及應用。這三次突破,成為推動社會生產力飛躍發展的巨大動力。

在近代,世界能源結構有過2次大的轉變:第一次是從18世紀開始從薪柴轉向煤;第二次是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從煤轉向石油和天然氣。現在,世紀能源正在經歷著第三次大轉變,就是從石油和天然氣逐步轉向新能源。

煤、石油、天然氣都是不能再生的礦物燃料,用去一點就會少一點,總有一天會被全部用完。另一方面,新技術革命的興起帶來了許多新的生產體系,相應地對能源系統也提出了清晰的要求,其中特別是要求盡可能地採用可以再生的、分散的、多樣化的能源。因此專家們認為,新能源是世界新的產業革命的動力,是未來世界能源系統的基礎。換句話說,新能源必將成為未來世界能源舞台上的主角。

據專家們預測,大約再過半個世紀,也就是到21世紀中葉前後,核能、太陽能將成為世界能源系統的支柱。

今天的人類已步人信息時代。今天的能源,已經今非昔比,已經不是指某一兩種單一的物質,而是匯合煤、石油、天然氣、水力、核能、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以及沼氣能、氫能、電能等等的總稱。

1992年9月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召開的第15屆世界能源大會上,提出了「能源與生命」的響亮口號。世界各國的有識之士都在大聲疾呼,呼籲各國政府盡可能限制化石能源消耗量的增長,並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據歐共體國家統計,在這些國家中若能以可再生能源取代目前所用化石燃料發電量的1%,那麼每年將可減少1500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僅這一項所帶來的環境效益就是十分驚人的。

專家們預計,在今後二三十年內,將是新能源(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技術大發展的時期。根據世界能源會議的有關資料,目前世界新能源的開發總量大約是1.5億噸油產量,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15億噸油產量。

專家們還預計,在今後30年中,拉丁美洲和中國及太平洋地區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比重最大,約佔世界總量的45%;其次為北美和中南亞地區,約佔世界總量的25%。而從新能源技術的發展來看,北美、拉美和中國及太平洋地區的發展潛力最大,約佔世界新能源發展總量的65%以上。

我國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盡管擁有相當數量的煤和石油資源,也擁有一些天然氣資源,但是按人均值來計算,我國在世界上仍屬於貧能國。在當前經濟迅猛發展、能耗直線上升而環境問題日趨嚴峻的形勢下,我國更是特別需要有一個長遠的能源發展戰略,要在厲行節能的前提下,採取多能互補的政策,特別要下大力氣開發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從長遠來看,人類要在這個星球上長期生存和繁衍下去,就非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不可。因為化石能源不可能永遠利用下去,只有可再生能源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近代物理學和天文學已經充分證明,以天體物理運動所發出的能量為基礎的可再生能源,實際上是無限的,它能與日月同輝,和宇宙共存。

熱點內容
完美緣怎麼用 發布:2021-03-16 21:51:05 瀏覽:903
陸貞傳奇百度影音59 發布:2021-03-16 21:51:04 瀏覽:613
全民奇跡26無限鑽石sf 發布:2021-03-16 21:51:02 瀏覽:654
夢幻手游大神 發布:2021-03-16 21:49:52 瀏覽:928
dnf女聖職者本子 發布:2021-03-16 21:47:35 瀏覽:170
昆明新開商場 發布:2021-03-16 21:43:27 瀏覽:797
捉鬼傳奇 發布:2021-03-16 21:43:12 瀏覽:816
微服私服 發布:2021-03-16 21:42:11 瀏覽:340
風雲之龍耀九州私服 發布:2021-03-16 21:41:57 瀏覽:525
北魏傳奇之宏圖恨 發布:2021-03-16 21:40:46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