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傳世
❶ 關於春秋
春秋戰國時期,齊魯等地由於農業和紡織原料、染料、及紡織手工業的迅速發展,紡織原料、染料和紡織品的流通領域不斷擴大,同時還出現了絲、絹、縑、綺、綉等高級服裝用料。由於征戰頻繁,軍人服飾進行了改革,廢除了上衣下裳,將傳統的套褲改成前後有襠,褲管連為一體的褲子。此種服式也融入了勞動人民之中,而社會上層人物依然保持寬襦大裳的服飾風格。
貴族服飾
左圖是戰國玉人,傳世實物,原件現藏故宮博物院。
戰國白玉人像,頭戴冠,兩側有組纓下垂系於頜下,腦後辮發上挽,包入冠內;身穿窄袖長袍,腰系帶,足穿鞋。春秋有一種服式,叫「深衣」。深衣不同於上衣下裳,是一種上下連在一起的服裝,這種服裝在社會上影響很大,不論貴賤男女、文武職別,都可以穿著深衣。本圖為戴冠、穿寬袖服裝的官員。
袍、禪衣和秋衣
左圖為花草紋綉淺黃絹面綿袍,袍長165cm,領緣寬6cm,袖展158cm,袖寬45cm,袖口寬45cm,袖緣寬11cm,腰寬59cm,下擺寬69cm,擺緣寬8cm,湖北荊州地區博物館藏,1982年湖北江陵馬山磚廠1號戰國楚墓出土。
中圖為一鳳一龍相蟠紋綉紫紅絹禪衣,衣長175cm,領緣寬5cm,袖展274cm,袖寬48cm,袖口寬40cm,袖緣寬1cm,腰寬65cm,下擺寬80cm,擺緣寬12cm,湖北荊州地區博物館藏,1982年湖北江陵馬山磚廠1號戰國楚墓出土。
右圖為秋衣,衣長45.5cm,袖展10.7cm,腰寬26cm,1982年湖北江陵馬山磚廠1號戰國楚墓出土。
胡服
左圖為穿窄袖短衣的雜技藝人,戰國銅人,傳世實物,原件現在美國華府弗里爾美術館。中圖為穿窄袖短衣胡服的奴僕,河北滿城出土當戶燈銅人。右圖為戴冠、穿齊膝窄袖胡服的男子,河南三門峽上村嶺出土戰國銅人。
戰國時期的服飾有較明顯的變化,比較重要的是胡服的流行。所謂胡服,實際上是西北地區少數民族的服裝,它與中原地區寬衣博帶式漢族服裝有較大差異,一般為短衣、長褲和革靴,衣身瘦窄,便於活動。商周以來的傳統服裝,一般為襦、褲、深衣、下裳配套,或與上衣下裳配套;裳穿於襦、褲、深衣之外。褲為不加連襠的套褲,只有兩條褲管,穿時套在脛上,也稱脛衣。這種服裝配套極為繁復,在表現穿衣人身份地位的裝身功能方面,具有特定的審美意義。但穿著費時,對人體運動也極不方便,尤其不能適應戰爭騎射的強度運動。春秋時期,位於西北的趙國,經常與東胡(今內蒙古南部、熱河北部及遼寧一帶)、婁煩(今山西西部)兩個相鄰的民族發生軍事沖突。這兩個民族都善於騎馬矢射,能在崎嶇的山谷地帶出沒,而中原民族習於車戰,即便像齊桓公、晉文公那樣善於用兵,也只能在平地採用防禦阻擋,而無法駕戰車進入山谷地帶進行對敵征戰。公元前302年,趙武靈王決定進行軍事改革,訓練騎兵制敵取勝。而要發展騎兵,就需進行服裝改革,具體的做法是學習胡服,吸收東胡族及婁煩人的軍人服式,廢棄傳統的上衣下裳,將傳統的套褲改成有前後襠,將褲管連為一體的褲子,古時稱為「窮絝」或「緄襠絝」,這種褲子便於私溺,襠不縫綴,用帶系縛。將兩襠縫合的滿襠褲,古代稱為褌(kūn音坤)或〓(kūn音坤)。用3尺布(約合現在70厘米)裁成不需縫合的短褲,稱為犢鼻褌。合襠褲能夠保護大腿和臀部肌肉皮膚在騎馬時少受摩擦,而且不用再在褲外加裳,即可外出,在功能上是極大的改進。趙武靈王進行服裝改革,在中華服飾史上是一件巨大的功績。但是,春秋戰國直至漢代,社會上層人物囿於傳統審美觀念,仍然保持寬襦大裳的服式,只有軍人及勞動人民下身單著褌而不加裳。
春秋時期兵器種類主要有戈、矛、戟、劍等,它們的材料以青銅為主,其中戈、戟等長兵器主要裝備車兵,而劍、殳等短兵器主要裝備步兵。其他作戰武器還有弓箭,弩,拋石車,甲胄,盾等
(一)戈是當時的主要刺殺格鬥兵器。是一種可以鉤挽並啄刺的裝柄長武器,其主要性能是用以勾挽或啄刺敵人,因此又叫做勾兵或啄兵。它通常由青銅戈頭、柄柄末端的鐏等部分組成。戈頭中又包括援、內、胡等部分。一般車戰用的柄較長,步戰用的柄較短。戈柄長者約為身高的兩倍,最多不超過戰士身高的三倍。柄的材料除了木質之外,此時還採用了「積竹」的作法,即中間用木質作芯,外面圍裹竹蔑,並用絲布或絲線緊纏,然後在表面淋漆,使得戈極不但牢固而且富有彈性。
(二)矛是一種直而尖形的刺兵,主要功能是刺擊,由矛頭,柄和柄末端的激組成,它與戈、戟、殳弓矢並列為「五兵」。春秋時期的矛,是戰車上使用的武器。當時的矛頭多為青銅質,但形制開始從凸脊扁體雙葉形趨向三葉窄長棱錐形,前鋒更加銳利,刺透力增強。銎部有穿孔,使矛頭能更牢固地安裝在柄端。矛桿長度一般為270-290厘米。春秋後期,公元前484年(周敬王三十六年),齊軍侵魯,魯季孫氏家臣冉求帥三百徒卒參加戰斗,「用矛於齊師,故能入其軍」。可見矛已是步兵同車兵戰斗的有效兵器。到了後期,成為了步兵必備的裝備,作者還聽說戰國時秦軍有一個矛陣,用的都是比戰士身高長兩倍的長矛,長勺之戰就是用矛陣困住了趙軍
(三)戟古書中也稱「棘」。是將戈和矛結合在一起,具有勾啄和刺擊雙重功能的格鬥兵器,殺傷力比戈和矛都要強。戟在商代即已出現,西周時也有用於作戰的,但似不普遍。到了春秋時期,戟已成為常用兵器之一。
春秋晚期,在長江流域的楚、隨、吳、蔡諸國,還出現了3米左右的柄上聯裝兩個或三個戈頭的戟,稱為「多果(戈)戟」,勾割效果較好,是重要的車戰兵器。由於戟較戈和矛的殺傷效能為佳,故很快得到推廣應用,到了戰國時期,已基本上取代了戈的地位。
(四)殳又叫做杵、棓等。是棍棒類打擊兵器,主要裝備於徒卒。大致由竹木製成,兩端套有銅帽和銅鐏。春秋時期,殳仍是常用兵器之一。城濮之戰時,晉軍因兵器不足,故臨戰前伐木為兵,以削木為殳,孫武助吳攻楚時也有一次這樣,用亂棒破楚陣。因為殳是木製兵器,易制且實用。春秋晚期,在南方的楚、隨、吳、蔡諸國就出現過一種帶鋒刃的殳。它在積竹柄的頂端裝有一個呈三棱矛狀的銅殳頭和帶有尖刺的銅箍,既可以刺殺,也可以砸擊,是威力頗大的一種兵器。
(五)劍這是一種人們都十分熟悉的古代兵器,兩面都有利刃,劍端有鋒,既可橫斬,又能直刺,構造簡單,使用靈活方便,可攻可守,劍能刺能砍、兩面開刃的特點以當時的條件來說,的確具有優勢。
春秋時期的劍,劍質雖仍為青銅,但形制卻明顯改進了,質量也顯著提高了。適應不同地理環境的軍隊裝備的不同需要,劍在不同國家的發展也不平衡。在春秋中期以前,中原地區只有青銅短劍,多用於近戰護體,尚不是重要的格鬥兵器。但至春秋後期,情況有顯著變化,青銅劍的劍身加長,從短劍發展為長劍,而且形制趨於統一、規范化。尤其是地處東南丘陵水網地區的吳、越、楚等國,為滿足步兵戰斗兵器輕便鋒利的要求,劍的製作更有飛躍的發展。其鑄劍的技藝水平遠遠超出了中原列國。在那裡出現了神奇的鑄劍大師(歐冶子、風鬍子、干將、莫邪),冶鑄出「陸斬犀、水裁較龍」名傳千古的「寶劍」,產生了膾炙人口的鑄劍神話故事。已出土的「吳王光劍」(山西原平峙峪)、「吳王夫差劍」(湖北襄陽蔡坡十二號墓)、吳王夫差太子「姑發間反劍」(安徽淮南市蔡家岡)和「越王勾踐劍」(湖北江陵望山一號墓),就基本上代表了當時吳、越兩國鑄劍的工藝水平。劍在春秋後期已不僅僅是貴族的防身自衛兵器,而已普通裝備部隊,成為步兵的主要刺殺格鬥兵器了。
除上述主要兵器之外,春秋時期的刺殺格鬥兵器還有鈹鉞、戚等。其中鈹由青銅鈹頭、長柄構成,鈹頭尖鋒直刃、扁莖,穿透力很強,很可能是由扁莖短劍發展而來。它出現於春秋時期,在戰國時期大量使用。至於斧鉞,由於其殺傷力不如戈矛,在春秋時期實戰中的地位已大大降低,已多用於儀仗、裝飾之需,以作為軍權的象徵。
(六)弩是在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遠射武器,是搭箭引弓,蓄勁突發比弓更先進的武器。結構上增加了弓臂和機括。它的優越性在於,其一可以加大張力,射程更遠。其二可以延長瞄準時間,命中率更高。還可以事先把弩弓拉開,等待時機多弩同時發射,使敵人措不及防。但與弓相比張弓慢,靈活性差,特別是對付騎兵,必須講究陣法,方能克敵制勝。
❷ 春秋戰國時期傳世的食品
當時的農作物很少,很簡單,並不像今天,所謂傳世的,都是後人亂取的。當時的食物對於我們來說非常難吃。
❸ 春秋時期都有哪些人物
周平王
周幽王之子,名宜臼,幽王正妻申後所生。初立為太子,後為幽王廢而改立寵妃褒姒子伯服為太子。幽王死後,宜臼在申侯、魯侯與許文公擁立下即王位,是為周平王。公元前770年,平王遷都洛邑。「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並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平王在內外交困中度過五十年,於公元前720年死去。
秦襄公
秦國列為諸侯的第一代君主。幽王之亂時,犬戎進攻鎬京,秦襄公以兵救周。平王東遷,秦襄公出兵護送,以功封諸侯。東遷後,平王又把王室無力控制的岐山以東的土地賜予秦國,為日後秦國強大打下了基礎。
鄭庄公
鄭武公之子,名寤生,是春秋初年的鄭國國君,公元前743年至公元前701年在位。他曾平定其弟共叔段的叛亂,繼武公之後,為周平王的卿士。後來,周平王為了削弱鄭的力量,分政於虢,任虢公忌父為右卿士,由鄭庄公為左卿士,於是周、鄭之間發生了矛盾,雙方互派人質。不久,周平王死去,繼之者周桓王打算讓虢公單獨執政,結果雙方發生爭執,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罷了鄭庄公左卿士之職,鄭庄公進行報復,不去朝見周王。於是桓王率領蔡、衛、陳三國之師伐鄭,戰於葛,被鄭軍打得大敗。到了公元前701年,鄭庄公居然召齊、衛、宋會盟於惡曹(今河南延津西南),幾乎當上的春秋初年的霸主。
周桓王
周平王之子,名林,東周初年第二代周王,公元前719年至公元前697年在位。桓王即位之初,秉承平王之志,繼續削弱卿權,以加強王權,依然保持「宗周」之餘烈。是時,衛國定君,必假王室之威;晉國內亂,必借王室力量干涉,以至於王室尚能自由取易鄭國之田。到了公元前707年,桓王奪鄭伯政,鄭庄公不朝。桓王還能率諸侯之師伐鄭,雙方戰於葛,但被鄭軍打得大敗。從此,王室轉衰,雖一度得志於虢,但桓王已無力振作,「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局面,業已形成。
齊桓公
春秋五霸之一,名小白,其兄齊襄公在位時,昏庸暴亂,諸弟出逃,小白也逃往莒國。公元前686年,齊襄公被殺,小白搶先回到齊國,在齊國高氏幫助下,取得君位,是為齊桓公。齊桓公任用管仲,在內進行行政改革,發展生產,使齊國經濟、軍事力量大增,對外 「尊王攘夷」,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又順應了當時戎狄內侵、中原各國關注如何抵禦的態勢。齊桓公在諸國間獲得了極高的威信,最終成為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
宋襄公
春秋五霸之一。宋桓公之子,名茲甫,公元前650年即位。齊桓公死後,諸子爭位,宋襄公用武力護送齊太子昭回國,奪取君位,是為齊孝公。宋襄公自以為立孝公有功,企圖以此為資本繼齊而霸。但宋國畢竟實力不足,加之宋襄公本人又迂腐固執,其霸業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晉文公
春秋五霸之一。晉獻公之子,名重耳,晉獻公寵愛驪姬,驪姬為立自己的兒子奚齊為太子,陷害太子申生,重耳受到連累,被迫逃亡。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直到公元前637年,才在秦國的幫助下返回晉國,登上君位,是為晉文公。晉文公對內任用賢能,改革軍政,國力增強;對外尊奉周王,幫助王室平亂,取得「尊王」美譽。晉文公最終滅曹卻楚,成為中原霸主。
秦穆公
秦德公之少子,成公之弟,名任好,春秋時秦國的國君,公元前659年至公元前621年在位。他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為謀臣,擊敗晉國,俘晉惠公,滅梁、芮兩國。後在崤(今河南三門峽東南)之戰被晉軍襲擊,大敗,轉而向西方發展,「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對秦的發展和古代西部的民族融合都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是有所作為的政治家。
楚莊王
楚穆王之子,名侶,春秋時楚國的國君,公元前613年至前591年在位。他曾整頓內政,興修水利,任用平民出身的孫叔敖為令尹,發展經濟,使農工商賈各守其業。政治上遵循「楚國之令典」,注意選用舊貴族,「內姓選於親,外姓選於舊」,加強了貴族的力量。軍事上重新提倡楚武王制定的陣法,使兵士之間團結一致。這些有力措施,為楚莊王的霸業奠定了物質基礎。公元前611年,楚莊王攻滅庸國(今湖北竹山西南),國勢大盛,繼而又進攻陸渾之戎,陳兵周疆,派人詢問象徵天子權威的九鼎之輕重。後在(今河南滎陽北)之戰大敗晉軍,陸續使魯、宋、鄭、陳等國歸附,當上了中原的霸主。
管仲
春秋時齊國政治家,名夷吾,字仲,亦稱管敬仲。據說,他早年經營商業,後從事政治活動。在齊國公子小白(即齊桓公)與公子糾爭奪君位的斗爭中,管仲曾支持公子糾。小白取得君位後,經鮑叔牙的推薦,不計前嫌,重用管仲為相,實施改革。他在政治上,推行國、野分治的參國伍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齊國,並在國中設立各級軍事組織,規定士、農、工、商各行其業;在經濟上,實行租稅改革,對井田「相地而衰徵」,並採取了若干有利於農業、手工業發展的政策。
在國內政治經濟形勢得到穩定和改善的基礎上,管仲積極促使齊桓公採取尊王攘夷、爭取與國的方針,以建立霸權。從公元前681年北杏(今山東東阿)會盟開始,管仲輔佐齊桓公先後「存邢救衛」,伐蔡、伐楚,觀兵於召陵,制止了楚向中原的深入,同時,又多次為王平戎難,甚至徵集諸侯派軍隊幫助周王戍守成周。公元前651年,齊桓公把周王的代表周公以及宋、衛、鄭、許、曹等國召來葵丘(今河南蘭考)開會,使齊桓公的霸業達到了頂甙。
管仲作為齊國的政治家,其對內、對外政策,將守舊與革新結合為一體,具有明顯的兩重性、過渡性。但是,他畢竟輔佐齊桓公成就了霸業,孔子說:「(無)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當是事實。
鮑叔牙
春秋時齊國的大夫,以知人著稱。少年時和管仲友善,後因齊亂,隨公子小白出奔莒,管仲則隨公子糾出奔魯。襄公被殺,糾和小白爭奪君位,小白得勝即位,即齊桓公。桓公任命他為相,他辭謝,保舉管仲。後來齊國經管仲改革,日漸富強,齊桓公也成為春秋時期的首霸。
狐偃
春秋時晉國的卿,字子犯,公子重耳(即晉文公)的舅父,亦稱舅犯。曾隨從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游歷各國,並且幫助重耳回國即位。回國後任上軍之佐,幫助晉文公改革內政,以「尊王」相號召,平定王子帶之亂,在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戰勝楚軍,使晉文公當上了霸主。
介之推
一作介子推、介推,春秋時晉國的貴族。他曾從晉文公流亡國外,文公回國後賞賜隨從臣屬,他和母親隱居綿山(今山西介休東南)山中而死。文公找尋不到,還曾以綿山作為他名義上的封田,後世遂稱綿山為介山。又傳說文公燒山逼他出來,他因不願出來而被燒死。
趙衰
即趙成子,字子余,亦稱成季、孟子余,春秋時晉國的卿。他曾隨從公子重耳(即晉文公)流亡在外十九年,並助重耳回國即位。回國後,任原(今河南濟源北)大夫,亦稱原晉。後任新上軍之將和中軍之佐,還曾推薦先軫、欒枝等人,幫助文公創建霸業。
百里奚
春秋時秦國大夫。他原為虞大夫,虞亡時被晉俘去,作為陪嫁之臣送入秦國。後出走到楚,為楚人所執,又被秦穆公以五張黑羊皮贖回,用為大夫,稱為五 大夫。他與蹇叔等大臣共同輔佐秦穆公,建立了霸業。
蹇叔
春秋時秦國大夫。有賢名,為百里奚所推薦,秦穆公任為上大夫。公元前628年,秦穆公欲襲鄭,他加以諫阻,認為長途偷襲,軍易疲勞,鄭亦會有備,穆公不聽,仍派孟明東征。時其子亦在軍中,他泣送其子,斷言秦軍定在崤山為晉所敗。結果,秦軍至滑(今河南偃師東南),知鄭已有防備,返途到崤山被晉軍所伏擊,全軍覆沒,主帥孟明等被俘,穆公深悔不聽其言。
晏嬰
字平仲,夷維(今山東高密)人,春秋時齊國大夫。公元前556年,其父晏弱死後,繼任齊卿,歷任靈公、庄公、景公三世。曾奉景公之命,與晉聯姻,曾預言齊國政權終將為田氏所取代。傳世有《晏子春秋》一書,當是戰國時人搜集有關他的言行編輯而成。
吳王僚
吳王余之子,或說庶兄,名州於,春秋時吳國的國君,公元前526年至公元前515年在位。曾屢次興兵伐楚,後被公子光(即吳王闔閭)求助勇士專諸所殺。
專諸
一作設諸,春秋時吳國堂邑(今江蘇六合西北)人。吳公子光(即吳王闔閭)欲殺王僚自立,伍子胥把他推薦給公子光。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吳內部空虛,與專諸密謀,以宴請吳王僚為名,藏匕首於魚腹之中進獻,當場刺殺吳王僚,專諸也被吳王僚的侍衛殺死。公子光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閭,乃以專諸之子為卿。
吳王闔閭
吳王壽夢死後,子諸樊即位,諸樊死,其弟余祭、余依次繼位,到四弟季札,季札讓位不受,本應將王位回傳於諸樊之子公子光,但繼位為王的是餘子州於,即吳王僚,公子光極為不滿。公元前515年,吳王僚派兵伐楚,吳軍陷入包圍,進退不能,公子光趁機奪權,派專諸刺死王僚,登上吳王寶座,是為吳王闔閭(又稱闔廬)。吳王闔閭任用孫武、伍員等賢臣,國力大振,數敗楚國,並攻入楚郢都(今湖北江陵北),盛極一時。後來在對越的作戰中,闔閭負傷而死。
越王勾踐
越王允常之子。公元前496年,勾踐即越王位,同年在李大敗吳師。公元前494年,被吳軍敗於夫椒,被迫向吳投降,勾踐做了吳臣僕。此後二十年間,勾踐卧薪嘗膽,忍辱負重,任用賢臣,繁息人口,發展生產,重建武裝,越國重新強大起來。從公元前482年起,越開始攻吳。前473年,滅掉吳國,統一了東南一帶。後來勾踐又北上爭霸,橫行江淮,號稱霸王。
吳王夫差
吳王闔閭之子。闔閭死後,夫差繼位。夫差不忘父仇,立志報復。數年後,夫差大舉伐越,越軍大敗,向吳降服。夫差不聽伍員滅越的勸告,卻聽信佞臣太宰與越議和,失去了統一東南的時機。服越以後,夫差日漸驕橫,北上爭霸中原,連年用兵,導致國力空虛。此時越經過多年積聚,力量增強,不斷攻吳,公元前473年,越滅吳,吳王夫差自殺。
伍子胥
楚大夫伍奢之子,名員,字子胥,春秋時吳國的大夫。公元前522年,其父伍奢被殺,他逃亡經過宋、鄭等國入吳。後幫公子光(即吳王闔閭)刺殺吳王僚,奪取王位,整軍經武,國勢日盛。不久攻破楚國,以功封於申,又稱申胥。後吳王夫差時,勸王拒絕越國求和並停止伐齊,吳王不聽,漸被疏遠,最後吳王賜劍命他自殺。
孫武
齊國人,字長卿,春秋時兵法家。曾以《兵法》十三篇見吳王闔閭,經伍子胥的推薦,被任命為將,率吳軍攻破楚國。他主張改革圖強,認為當時晉國六卿所進行的土地制度改革,其中畝大而稅輕者可以成功。認為「兵者,國之大事」,提出「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注重了解情況,全面地分析敵我、眾寡、強弱、虛實、攻守、進退等矛盾雙方,並通過對戰爭客觀規律的認識和掌握以克敵制勝。他還提出「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謂之神」,強調了戰略戰術上的「奇正相生」和靈活運用。著作有《孫子兵法》一書,為中國最傑出的兵書,並深受世界各地所重視。
申包胥
楚君冒的後代,申氏,名包胥,也稱王孫包胥,春秋時楚國貴族。他和伍子胥為知交,公元506年吳用子胥之計,攻破楚國。他到秦國求救,在宮廷上痛哭七天七夜,終使秦國發兵救楚。
伯
楚大夫伯州犁之孫,伯氏,名 ,字子余,春秋時吳國的大臣。初,楚誅伯州犁,其孫伯 出亡奔吳,後以功升任為太宰。因善逢迎,深得吳王夫差的寵信。吳破越後,他受越之賄賂,許越媾和,並屢進讒言,譖伍子胥。吳亡後,降為越臣。一說他被越王勾踐所殺。
文種
楚國郢人,字少禽,春秋末年越國的大夫。公元前494年,越被吳擊破,困守會稽(今浙江紹興)。他獻計越王勾踐,到吳賄賂太宰,得免亡國。勾踐回國後,授以國政,君臣刻苦圖強,終於滅亡吳國。後勾踐聽信讒言,賜劍命他自殺。
范蠡
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字少伯,春秋末政治家。初,為越大夫,越為吳王所敗時,曾赴吳為質二年。回國以後,幫助越王勾踐刻苦圖強,滅亡吳國。後游齊國,稱鴟夷子皮,到陶(今山東定陶西北),改名陶朱公,以經商致富。他認為天時、氣節隨著陰陽二氣的矛盾而變化,國勢的盛衰也不斷在轉化。對付敵人要隨形勢變化制定計策,強盛時應戒驕,衰弱時要爭取有利時機,創造有利條件,使轉弱為強。他又認為物價貴賤的變化,是由於供求關繫上的有餘和不足,主張谷賤時由官府收購,谷貴時平價售出。《漢書·藝文志》著錄《范蠡》二篇,己佚。其言論見於《國語·越語下》和《史記·貨殖列傳》。
西施
一作先施,春秋末年越國人。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夫差最寵愛的妃子。傳說吳亡後,與范蠡偕入五湖,見於《吳越春秋》、《越絕書》等。明梁辰魚據此故事,編為傳奇《浣紗記》。
❹ 春秋戰國時期的留下哪些傳世食物
〈春秋〉,〈春秋〉三傳,〈詩經〉,〈國語〉,〈戰國策〉〈晏子春秋〉〈管子〉,〈孟子〉〈老子〉〈荀子〉〈莊子〉,〈韓非子〉,〈墨子〉,〈禮記〉,〈尚書〉〈孫子兵法〉〈穰公兵法〉〈論語〉〈呂氏春秋〉〈竹書紀年〉
出名的就是這些了!
如滿意,請採納,哈哈!!
❺ 戰國時期,除了魯國《春秋》以外,還有其他的史書傳世么
春秋戰國時期主食是「粟菽」並重。粟是小米,自春秋戰國以後日益占據主導地位,在漢代還成為口糧的代稱。
菽就是大豆,在糧食中的地位也比過去提高,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石磨的發明,改變了大豆的食用方式。
過去是直接將大豆煮成豆飯吃,而大豆又是很難煮爛的,食用就很不方便。有了石磨,就可將大豆磨成粉和豆漿,食用起來就很方便。
同時,大豆又是一種耐瘠保收的作物,青黃不接之時可以救急充飢,此外,大豆的根部有豐富的根瘤菌,可以肥田,有利於下茬作物的生長,所以大豆的種植就日益廣泛。
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章句上》)與熊掌相比,魚是日常易得之食品。相對而言,鱉的飼養和捕撈較為不易,故鱉類比魚類更為珍貴些。鱉被稱為「異味」,是難得的珍味,又是作為贈送王侯之禮品,可見其珍貴之程度。
❻ 《春秋》與《春秋》三傳 的關系 急求答案
《春秋》原是先秦時代各國史書的通稱,後來僅有魯國《春秋》傳世,便成為專稱。魯國《春秋》原為魯國史官編寫,後來經過孔子整理修訂,賦予「微言大義」,成為儒家的重要經典。
春秋三傳:指解釋和補注《春秋》的三部歷史著作《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和《春秋左氏傳》的合稱,又簡稱《三傳》。 其中《左傳》文學歷史成就最高,而《公羊傳》和《穀梁傳》都旨在解說《春秋》的「微言大義」,偏重說理,略於記事,而且空言說經,穿鑿附會之處很多,其歷史和文學價值不高。
❼ 《春秋傳》 與《春秋》的關系
《春秋傳》是對《春秋》的進一步研究分析解說注釋,是對《春秋》精髓的延伸。
《春秋傳(胡安國)》三十卷
作者簡介
宋·胡安國(1074一1138)撰。安國字康侯,福建崇安人,紹聖進士,曾任太學博士、提舉湖南、成都學事,以不肯附權貴,為蔡京、南仲所惡;高宗即位,官給事中,中書舍人,上《時政論》二十一篇,力陳恢復略,後以反對重用朱勝非去職,為學宗程頤,主要著作尚有《資治通鑒舉要補遺》等。據王應麟《玉海》記載,紹興五年(1135)四月詔,徽猷閣待制胡安國經箍舊臣,令以所著《春秋傳》,纂述成書進入;十年(1140)三月書成,上之,詔獎諭,除寶文閣直學士,賜銀幣。
內容提要
是安國此書,久已屬稿,自奉敕撰進,又覆訂五年而後乃成。此書作於宋室南渡之際,完成並表進於南渡之後,安國感激時事,往往借《春秋》以寓意,並進爾托諷時事。胡氏自謂著書之目的在於「尊君父,討亂賊,辟邪說,正人心,用夏變夷,大法略具」。由於安國的主要目的在於借史事寄寓愛國感情,故其論不盡合於經旨,《朱子語錄》謂「胡氏《春秋傳》,有牽強處,然議論有開合精神」。此論被《四庫全書總目》稱作「千古之定評也」。書成以後,除深為當世所重外,亦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入元,被奉為科學官方定本;明初定科學之制,要求士子宗法程頤、朱熹,但因程氏《春秋傳》僅具二卷,缺略太甚,朱子亦無成書,以安國學出於程子,遂用安國之書為定本,逐漸發展到棄經不讀,惟以此書為準的地步。在宋儒的諸多《春秋》學著作中,此書地位最為顯赫,影響了幾百年的《春秋》學研究。
版本流傳
傳本較多,宋刊本今較罕見,明代有湖廣兩地刻本,崇道堂刻本,明正統十二年(1447)刊《六經》本,內府刊《六經》本等,清有《四庫全書》本。
編輯本段《春秋傳(劉敞)》十五卷
作者簡介
宋·劉敞(1019一1068)撰。字原父。世稱公是先生。臨江新喻(原江西新余市,今樟樹市黃土崗鎮)人。 北宋史學家、經學家、散文家。
內容提要
此書為劉氏系列有關《春秋》學著作之一,其他著作,宋代即有刊本行世,唯此書一直以寫本流傳,入清,通志堂刊刻《通志堂經解》時將其收錄,始有刻本傳世,故時人有疑其為偽作而託名劉敞者,修《四庫全書》時,館臣詳核其議論、體裁,與劉氏其他著作一一吻合,始破除疑問,肯定了其確為劉氏著作之一。書中內容,皆節錄三《傳》事跡,斷以己意,其褒貶義例,多取諸《公羊》、《穀梁》,如以庄公圍□師還為仁義,以公孫寧儀行父為有存國之功,以晉殺先□為疾過,以九月用郊為用人,而趙鞅入晉陽以叛一條,尚沿二《傳》以地正國之謬。諸如此類,皆不免於謬固。在經文的使用上,雜用三《傳》,不主一家,並經常以經傳連書,不復區劃,頗有混淆之病。又好減損三傳字句,往往改竄失真,如《左傳》「借也越竟乃免」句,後人本疑非孔子之言,劉氏則改為「討賊則免」,而仍以「孔子曰」冠之等等。自北宋以來,出新意解說《春秋》者,自孫復及劉敞始,孫氏襲唐人啖助、趙匡之餘脈,幾於盡廢三《傳》,劉氏則多不拘傳注,亦不盡廢三《傳》,其治經方法,於此書可睹其一斑。
版本流傳
主要版本有《通志堂經解》本及《四庫全書》本等。
編輯本段《春秋傳(葉夢得)》二十卷
作者簡介
宋葉夢得(1077一1148)撰。夢得字少蘊,號石林居士,原籍吳縣(今江蘇蘇州),遷居浙江湖州,紹聖進士,初任丹徒尉,累官翰林學士、翰林學士兼侍讀、尚書左丞;紹興初,為江東安撫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宮留守,致全力以抗金,官終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一生博學多通,著述較多,有《春秋考》、《春秋讞》、《石林詞》、《石林燕語》、《石林詩話》、《建康集》等等。
內容提要
夢得因孫復《春秋尊王發微》主張廢傳以從經;蘇轍《春秋集解》則力主尊崇《左傳》而廢《公羊》、《穀梁》,其主張皆不免偏頗,遂撰此書,以闡述己見。其書參考三《傳》以求經,不得於事則考於義,不得於義則考於事,更相發明,頗為精核。書成以後由其孫葉筠於開禧中刊刻於南劍州,真德秀為之跋,稱贊此書辟邪說,黜異端。有補世教不淺。全書文筆流暢,持論謹嚴。對前儒舊說多所匡正,如葉氏評論孫復《春秋尊王發微》,謂其不深究禮學,使其觀點多有抵牾,甚至有甚害於經義之論;雖概以禮論當時之過,卻不能盡禮之制,尤為膚淺等;論劉敞《春秋權衡》及《春秋意林》諸書,對其觀點則褒多於貶,認為劉氏所論淵源允正,大義微言,灼然聖人之意者頗多等等。所以,此書實際上對北宋時期諸儒有關《春秋》學著述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評價。在葉氏的幾部《春秋》學著作中,唯此書最為完備,宋慈抱《兩浙著述考》著錄為《葉氏春秋傳》。
版本流傳
傳本有《通志堂經解》本及《四庫全書》本等。
❽ 十六國春秋的傳世版本
時至2014年,傳世的《十六國春秋》有三種不同的版本,均非原書。 十六卷簡本,十六國各有一錄,記各國主五十八人,與《晉書》大同小異。載於明代何鏜所刊《漢魏叢書》。
對於其來源,多存疑慮。一種觀點以全祖望、錢大昕、王鳴盛為代表,認為是萬曆以後,明人依據《晉書·載記》編排而成。第二種觀點以湯球為代表,他認為簡本就是《隋志》中的十卷《篡錄》,即《崇文總目》中《十六國春秋略》以及司馬光《通鑒考異》中的《十六國春秋鈔》,《四庫全書》中稱為《別本十六國春秋》。 百卷本即屠本,託名為崔鴻。明神宗時,屠喬孫、項琳之根據《晉書·載記》《魏書》《北史》《冊府元龜》《資治通鑒》以及《藝文類聚》《太平御覽》等涉及十六國史實的書籍補綴而成,仍提《十六國春秋》,收入在《四庫全書》中。
紀昀評價屠本雖非崔氏舊書,但其「皆執諸書所引鴻書,聯貫排比而成,與他偽書究不同也」。
明代屠喬孫、項琳之以《晉書·載記》《魏書》《北史》《冊府元龜》《資治通鑒》以及《藝文類聚》《太平御覽》等書補綴而成輯本一百卷,仍題「崔鴻撰」,並署「屠喬孫、項琳之同訂」,史料豐富,然欠考證,被清人斥為偽書 ,是今日的流行本。
屠喬孫在明代編修的這個版本,後人往往稱之為屠本《十六國春秋》。 百卷輯本,《十六國春秋輯補》一百卷。清朝的湯球以十六卷簡本為底本,以《晉書》傳記及原書之散見於諸書者,重加輯補成《十六國春秋輯補》。
湯球輯本內容雖不及屠本詳細,但所輯大多註明出處,並進行考證,不以訛傳訛,信而有徵,是目前流傳的最優秀的版本。 其中以第三者最具參考、閱讀價值。
❾ 春秋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2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庄王說:「聽說國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麼回事?」庄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然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3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一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4春秋時期,齊桓公應燕國請求,帶兵打敗了山戎國的侵犯;山戎國國王密盧逃到孤竹國請求救兵,管仲跟隨齊桓公打敗了孤竹國的援兵。在回國途中,因假向導引入迷谷,使齊軍受困。管仲建議用一匹老馬帶路而化險為夷。
小人出使小國
宴會後,楚靈王接見了晏嬰,楚靈王一見到晏嬰,馬上問:「齊國是不是很缺乏人才?為什麼派你這樣一個矮子來出使楚國?」「大王,齊國人多著呢。國都臨淄人口百萬,每人呼一口氣,可以呼氣為雲,每人淌一滴汗,可以揮汗如雨。行人來往川流不息,摩肩接履,又怎麼能沒有人才?只是敝國有一個規矩,賢明之人出使賢國,不肖之人出使不肖之國,大人出使大國,小人出使小國,而今我無才無德又最不肖,只好來楚國為使,希望大王原諒。」
❿ 「春秋」有呂氏春秋和左氏春秋,有何區別孔子編的是什麼
呂不韋(?—前235年),戰國末年秦相國,
濮陽人,曾是一個很成功的商人,後從政,主持編
篡了《呂氏春秋》一書傳世。
秦莊襄王即位三年(公元前274年)後去世,
年僅十三歲的贏政繼位,尊呂不韋為相國,號稱
「仲父」。那時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趙有平
原君,齊有孟嘗君,門下皆有大量賓客。呂不韋覺
得以秦的強大國力,應超出所謂的戰國「四君」,
便也廣招賓客,多達三千人,由此而開始主持《呂
氏春秋》的編纂。他先讓其賓客「各自將他們的見
聞寫出來」,博採先秦諸子各家學說,在此基礎上
加以整理、編輯,於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
成書。
全書分十二紀、八覽、六論,共一百六十一篇
(今缺一篇),二十多萬字。《呂氏春秋》因「兼
儒墨,合名法」,自《漢書.藝文志》開始即被稱為
「雜家」。事實上,《呂氏春秋》對各家學說並非
簡單抄錄,而是取其所需,融會貫通,思想上自成
體系。書中提出的統治方法和國家建設藍圖,對秦
漢政治頗具影響。
《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後)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纂的雜家著作,又名《呂覽》,在公元前239寫成,當時正是秦國統一六國前夜。此書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書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順應客觀的思想,但舍棄了其中消極的成分。同時,融合儒、墨、法、兵眾家長處,形成了包括政治、經濟、哲學、道德、軍事各方面的理論體系。呂不韋的目的在於綜合百家之長,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為以後的秦國統治提供長久的治國方略。
書中還提出了「法天地」、「傳言必察」、等思想,和適情節欲、運動達郁的健身之道,有著唯物主義因素。同時,書中還保存了很多的舊說
傳聞,在理論上和史料上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另外,書中也有一些天人感應的迷信思想,應該加以分辨。司馬遷在《史記》里將《呂覽》與《周易》、《春秋》、《離騷》等並列,表示了他對《呂氏春秋》的重視。東漢的高誘還為其作注注釋,認為此書「大出諸子之右」,即超過了諸子的成就。《漢書·藝文志》則將該書列入雜家,所以以儒家學者不再重視。
《呂氏春秋》的注釋本有清朝人畢沅的《呂氏春秋新校正》,近代以來,陳奇猷的《呂氏春秋校釋》可以作為參考。
《左傳》
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記事詳細完整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文學名著。相傳作者是春秋時魯國的史官左丘明。原來獨立成書,叫《左氏春秋》,後來被認為是解釋孔子的《春秋》的,稱為《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成為儒家的經典之一。晉代杜預分年放在《春秋》的後面,合為一書,加以注釋,叫《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左傳》記事起於公元前722年(與《春秋》相同),止於公元前454年(比《春秋》晚 27 年)。比較系統地詳細地記述了這一時期各國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善於用精煉的語言描寫復雜紛繁的事件,刻畫各式各樣的人物,尤其是戰爭和外交辭令,寫得更為出色。具有很高的史學人價值和文學價值。
《春秋》,相傳是孔子根據魯史刪削而成,孟子說:「世道衰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孟子·滕文公下》)而「春秋筆法」作為孔子品評歷史人物的一種方法,便充分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取向,司馬遷認為:「《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史記·孔子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