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問道於老子的故事
A. 孔子和老子的故事。
1、孔子周遊列國,到處宣揚行仁愛、復周禮、施仁政,但諸侯國群起紛爭,個個都想稱雄稱霸,渴望高人獻計獻策富國強兵。
而孔子卻告訴他們不要爭斗稱霸,而要善待百姓,善待其他諸侯國,施行仁政,這讓野心勃勃的諸侯們很不爽。處處碰壁的孔子曾經多次問禮於老子,老子對孔子一味強調仁愛禮樂不以為然。
一次老子送別孔子,贈言道:「吾聞之,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貴,無財以送汝;願以數言相送。
當今之世,聰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難而幾至於死,在於好譏人之非也;善辯而通達者,其所以招禍而屢至於身,在於好揚人之惡也。為人之子,勿以己為高;為人之臣,勿以己為上,望汝切記。」
孔子頓首道:「弟子一定謹記在心!」
行至黃河之濱,見河水滔滔,濁浪翻滾,
孔丘嘆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
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
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於仁義之間,則本性羈絆。功名存於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慾留於心,則煩惱之情增。」
孔丘解釋道:「吾乃憂大道不行,仁義不施,戰亂不止,國亂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暫,不能有功於世、不能有為於民之感嘆矣」
老子道:「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無、所以榮、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
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國則自治,人則自正,何須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哉?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則違人之本性遠矣!猶如人擊鼓尋求逃跑之人,擊之愈響,則人逃跑得愈遠矣!」
老子手指浩浩黃河,對孔丘說:「汝何不學水之大德?」
孔丘曰:「水有何德?」
老子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孔丘聞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頓開茅塞也: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此所以為上善也。」
老子點頭說:「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
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守信也;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物也;以載則浮,以鑒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不舍晝夜,盈科後進,善待時也。
故聖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汝此去後,應去驕氣於言表,除志欲於容貌。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於大街,誰敢用你?」
老子曰:「欲觀大道,須先游心於物之初。天地之內,環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順自然而生滅也,皆隨自然而行止也。
知其不同,是見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觀其同,則可游心於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為一,無形無性,無異也。」
孔子問:「觀其同,有何樂哉?」
老子道:「觀其同,則齊萬物也。齊物我也,齊是非也。故可視生死為晝夜,禍與福同,吉與凶等,無貴無賤,無榮無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樂,何處而不樂哉?」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淺,終生難忘。弟子將遵奉不怠,以謝先生之恩。」說完,依依不捨地告別老子。
據說孔子回到魯國,眾弟子問道:「先生拜訪老子,可得見乎?」
孔子道:「見之!」
弟子問:「老子何樣?」
孔子道:「鳥,我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游;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縛之,游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於龍,吾不知其何以?
龍乘風雲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
2、孔子師老子,師徒倆互相贊譽,留下了千古佳話。孔子見老子之前,對老子已很崇拜,他說:「吾聞老聃博古知今,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既見老子之後,認為老子的知識和見解,高深莫測,不及企及,猶如「乘風雲而上天」的「龍」。
「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大為驚嘆。老子則比喻孔子為鳳凰。《御覽》卷915引《莊子》雲:「老子見孔子,從弟子五人。問曰,前為誰?對曰,子路,勇且有力,其次子貢為智,曾子為孝,顏淵為仁,子張為武。
老子嘆曰:吾聞南方有鳥,名鳳凰,鳳凰之文,戴聖嬰仁,左智右賢」。老子以鳳鳥比喻孔子,不獨有偶,楚狂接輿陸通,過孔子而歌曰:「鳳兮鳳兮!」老子亦喻孔子為鳳。
孔子喻老子為「龍」,老子喻孔子為「鳳」,而一龍一鳳,龍鳳呈祥,歷來是中華古老文明的標志和吉祥如意的象徵。
3、孔子在大力宣揚自己的思想,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孔子門下,成為孔子的學生,孔子的名氣也越來越高。但是孔子卻不以此驕傲,他仍然按照著自己的想法去做事,這可是非常了不起的,突然有一天他在思考問題的時候遇到了瓶頸,於是便召集起自己的弟子們,一同商討這個問題。
於是一群人在一起了,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一討論起來就像炸了鍋一樣,討論了很久,但是卻沒有討論出結果,現場一度寂靜。這時,孔子便想起了一直想要見到的人老子。
於是,他便吩咐好自己的一些弟子好好學習鑽研學問,然後帶上自己的幾個得意弟子前去請教老子。
孔子見到老子時,十分激動,差一點沒沖上去送上一個大擁抱,雖然自己很克制,但是自己還是表現出了那麼一點點崇拜之情。老子見到倒是孔子也不驚也不忙,好像事先知道孔子要來似的。
於是乎,孔子便把自己的問題說了出來,老子聽完後,老子就說道這個問題很簡單,於是老子便張開了嘴,你看看,答案就在這里。可是孔子沒有看明白,一臉懵。
老子看到後,又指著自己的舌頭,指了幾次後,孔子恍然大悟,就和老子說到,多謝指點。然後弟子們看到了也似懂非懂的說到謝謝指點,老子就說到明白就好,於是便離開了。
可是孔子的弟子們仍然是一臉不解,我們辛辛苦苦來先老子先生解決問題來了,可是在回去的路上,孔子說:「第一次是看他的牙齒,第二次是他的舌頭。」
牙齒雖然掉的差不多了,但還能用,舌頭也還是好的。說明不管發生什麼,經歷過什麼大難最初的一些方法還是能夠用得上,說明我們還是要從基礎找辦法。於是一旁的子路便開始說,老師,我也明白了,任何事情,只要從基礎做起,都能成功,就像水和石頭。
一般來說,水戰勝不了石頭,但是,如果水一直做垂直的自由落體運動。那麼,水就可以戰勝石頭。一切事情都要從簡單,基礎做起,因為這些東西,無論怎麼變,都不會過時。於是孔子便稱贊道,子路,你真聰明!於是隨行的弟子們也紛紛贊同子路的看法。
4、孔子關於禮方面有些不懂的方面,所以特地到周的都城到洛陽,所以專門去向老子請教禮。老子見孔子不遠千里而來,很是高興,所以老子先問孔子,他對禮的了解和看法。聽完孔子的話,老子告誡孔子說,他所說周禮已經崩塌了,周禮所存在遺跡還在,周禮所奉行的話還存在。
就像一個君子一樣,遇到好的君主就應該出世,遇不到好的君主就應該入世,就像烏龜一樣,遇到危險時,懂得用龜殼保護自己。懂得掩飾自己,懂得大智若愚。孔子很仔細聽著老子的話,所以老子說完他一直沒有離去。老子看到孔子這樣子,就知道他還沒有明白。
於是張開嘴巴問他,我的牙齒還在嗎?孔子恭敬的回答已經不在了。老子又問他,那我的舌頭還在嗎?孔子說,舌頭一直都在啊。老子笑著說,所以並不一定堅硬的東西留在最後。舌頭最軟,卻留到最後。所以要懂得以柔克剛。孔子恍然大悟,向老子低頭鞠躬行禮。
孔子向老子請教這件事讓人明白,所有的事物都不是單面性的,事物發展自有自身的矛盾,這個世界上也沒有絕對純粹的東西。老子對禮的闡述也使孔子受益匪淺,以至於孔子回到自己國家後,對自己的弟子說。
老子就像一隻在空中遨遊的龍,人們無法捉摸。而老子的知識就像空中的龍一樣高深,一般人無法到達他的境界。
5、孔子到周天子所在地洛陽見老子問禮(老子,亦稱老聃,與孔子同時代人,其生卒年代和身世,今已無法確考。)老子告訴孔子說「我聽說『富貴者贈送人以財物,仁人者贈送人以格言』。我不能富貴,但竊冒了『仁人』的稱號,所以我只有贈送你以嘉言。
就是「一個聰明深察的人而所以走近於死亡者,就是因為他喜好議論別人的是非;—個博辨廣大的人,而所以危害其本身者,就是因為他喜好揭發別人的罪過。為人子者不要只知有己,為人臣者不要只知有己。」
B. 揭秘: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故事是怎樣的
公元前523年的一天,孔子對弟子南宮敬叔說:「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禮樂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願同去否?」南宮敬叔欣然同意,隨即請示當時魯國的國君。得到魯國國君的批准後。排遣一輛二馬拉的馬車,一個書童,一個車夫,由南宮敬叔陪孔子前往東周。
老子見孔丘千里迢迢而來,非常高興,徹夜長談之後,帶孔丘訪大夫萇弘。萇弘善樂,授孔丘樂律、樂理;引孔丘觀看祭神之典,考查周國的教育基地和祭祀禮儀,使孔丘感嘆不已,獲益不淺。在周國呆了數日。孔丘向老子辭行。老子送孔子到當時的賓館之外,就說:「吾聞之,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貴,無財以送汝;願以數言相送。當今之世,聰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難而幾至於死,在於好譏人之非也;善辯而通達者,其所以招禍而屢至於身,在於好揚人之惡也。為人之子,勿以己為高;為人之臣,勿以己為上,望汝切記。」孔丘頓首道:「弟子一定謹記在心!」
到了黃河的岸邊,看見河水滔滔,濁浪翻滾,勢如萬馬奔騰,聲如虎吼雷鳴。孔丘佇立岸邊,不覺嘆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
聞孔丘此語,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於仁義之間,則本性羈絆。功名存於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慾留於心,則煩惱之情增。」孔丘解釋道:「吾乃憂大道不行,仁義不施,戰亂不止,國亂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暫,不能有功於世、不能有為於民之感嘆矣 」
孔子問禮
老子道:「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無、所以榮、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國則自治,人則自正,何須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哉?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則違人之本性遠矣!猶如人擊鼓尋求逃跑之人,擊之愈響,則人逃跑得愈遠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黃河,對孔丘說:「汝何不學水之大德歟?」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孔丘聞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頓開茅塞也: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此所以為上善也。」老子點頭說:「汝可教也!汝可切記: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守信也;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物也;以載則浮,以鑒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不舍晝夜,盈科後進,善待時也。故聖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汝此去後,應去驕氣於言表,除志欲於容貌。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於大街,誰敢用你?」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淺,終生難忘。弟子將遵奉不怠,以謝先生之恩。」說完,告別老子,與南宮敬叔上車,依依不捨地向魯國駛去。
回到魯國,眾弟子問道:「先生拜訪老子,可得見乎?」孔子道:「見之!」弟子問。「老子何樣?」孔子道:「鳥,我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游;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縛之,游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於龍,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雲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
C. 相傳一代宗師孔子問道於老子而得道這里指的是什麼
道指的是萬物的本體,宇宙的本源。孔子向老子問道,問的就是這個。孔子在51歲終於得道。
D. 孔子向老子問道的故事中留下了孔子對老子什麼贊譽
孔子問道於老子後,對其弟子言:鳥,吾知其能飛;魚, 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又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E. 孔子拜見老子的故事簡寫
孔子一生曾兩次拜訪老子
老子至少要比孔子大十多歲,也比孔子出世出名的早,據說老子十六歲就在周朝為「國家圖書館館長」了。老子自幼勤學好問,十三歲就超過了師傅商容並被薦去周首都周太學深造,十六入朝為官,成就日日精進,聲名遠播。孔子這時在魯也小有名氣,招徒開壇,聽說國都里有個大賢人老子,就帶弟子南宮敬叔一起去會會他。
老子熱情招待並教大道禮樂,孔子受益匪淺,數日後將拜別。
老子贈言道:「吾聞之,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貴,無財以送汝;願以數言相送。當今之世,聰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難而幾至於死,在於好譏人之非也;善辯而通達者,其所以招禍而屢至於身,在於好揚人之惡也。為人之子,勿以己為高;為人之臣,勿以己為上,望汝切記。」
孔子頓首:「弟子一定謹記在心!」
送別之即,還有一段非常精典的對白,顯示了儒家與道家思想的碰撞,摘錄如下:
行至黃河之濱,見河水滔滔,濁浪翻滾,其勢如萬馬奔騰,其聲如虎吼雷鳴。
孔丘佇立岸邊,不覺嘆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
聞孔丘此語,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於仁義之間,則本性羈絆。功名存於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慾留於心,則煩惱之情增。」
孔丘解釋道:「吾乃憂大道不行,仁義不施,戰亂不止,國亂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暫,不能有功於世、不能有為於民之感嘆矣。」
老子道:「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無、所以榮、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國則自治,人則自正,何須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哉?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則違人之本性遠矣!猶如人擊鼓尋求逃跑之人,擊之愈響,則人逃跑得愈遠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黃河,對孔丘說:「汝何不學水之大德歟?」
孔丘曰:「水有何德?」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孔丘聞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頓開茅塞也: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此所以為上善也。」
老子點頭說:「汝可教也!汝可切記: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守信也;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物也;以載則浮,以鑒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不舍晝夜,盈科後進,善待時也。故聖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汝此去後,應去驕氣於言表,除志欲於容貌。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於大街,誰敢用你?」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淺,終生難忘。弟子將遵奉不怠,以謝先生之恩。」說完,告別老子,與南宮敬叔上車,依依不捨地向魯國駛去。
回到魯國,眾弟子問道:「先生拜訪老子,可得見乎?」
孔子道:「見之!」
弟子問。「老子何樣?」
孔子道:「鳥,我知它能飛;
魚,吾知它能游;
獸,我知它能走。
走者可用網縛之,游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於龍,吾不知其何以?
龍乘風雲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
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
F. 孔子與老子的故事
春秋時,孔子曾問禮於老聃。
老子見孔丘千里迢迢而來,非常高興,徹夜長談之後,帶孔丘訪大夫萇弘。萇弘善樂,授孔丘樂律、樂理;引孔丘觀看祭神之典,考查周國的教育基地和祭祀禮儀,使孔丘感嘆不已,獲益不淺。在周國呆了數日。孔丘向老子辭行。老子送孔子到當時的賓館之外,就說:「吾聞之,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貴,無財以送汝;願以數言相送。當今之世,聰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難而幾至於死,在於好譏人之非也;善辯而通達者,其所以招禍而屢至於身,在於好揚人之惡也。為人之子,勿以己為高;為人之臣,勿以己為上,望汝切記。」孔丘頓首道:「弟子一定謹記在心!」
到了黃河的岸邊,看見河水滔滔,濁浪翻滾,勢如萬馬奔騰,聲如虎吼雷鳴。孔丘佇立岸邊,不覺嘆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
聞孔丘此語,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於仁義之間,則本性羈絆。功名存於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慾留於心,則煩惱之情增。」孔丘解釋道:「吾乃憂大道不行,仁義不施,戰亂不止,國亂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暫,不能有功於世、不能有為於民之感嘆矣 」
孔子問禮
老子道:「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無、所以榮、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國則自治,人則自正,何須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哉?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則違人之本性遠矣!猶如人擊鼓尋求逃跑之人,擊之愈響,則人逃跑得愈遠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黃河,對孔丘說:「汝何不學水之大德歟?」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孔丘聞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頓開茅塞也: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此所以為上善也。」老子點頭說:「汝可教也!汝可切記: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守信也;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物也;以載則浮,以鑒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不舍晝夜,盈科後進,善待時也。故聖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汝此去後,應去驕氣於言表,除志欲於容貌。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於大街,誰敢用你?」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淺,終生難忘。弟子將遵奉不怠,以謝先生之恩。」說完,告別老子,與南宮敬叔上車,依依不捨地向魯國駛去。
回到魯國,眾弟子問道:「先生拜訪老子,可得見乎?」孔子道:「見之!」弟子問。「老子何樣?」孔子道:「鳥,我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游;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縛之,游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於龍,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雲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
G. 孔子學問於老子的故事中孔子怎麼評價老子的
孔子學生中有兩個貴族子弟:仲孫何忌(孟懿子)和南宮敬叔。這兩人的地位非常特殊,是魯國最有名也最有權勢的三大家族(三桓)中孟孫氏家族的兩個同胞兄弟。
他們之所以拜於孔子門下,還要從他們的父親孟僖子說起。魯昭公七年,楚靈王造章華台落成,想請各國諸侯參加典禮。魯昭公就去了,同時帶了大夫孟僖子負責外交禮儀。可偏偏孟僖子不懂禮儀。途經鄭國,鄭簡公在國都城門慰勞魯昭公時,孟僖子竟不知如何答禮。到了楚國後,楚靈王在城郊舉行郊勞禮歡迎魯昭公時,孟僖子又不知如何應對。在楚國,甚至遭到對方戲弄。
要知道,魯國的始封君是周公,周公是周禮的制訂者。魯昭公、孟僖子這一趟外交之旅,簡直就是轉著圈子丟老祖宗的人。好在孟僖子還有羞恥心,回國以後,下決心研究禮儀,向懂禮的人學習。誰懂禮,他就向誰學習。臨終之際,他囑咐自己的兩個兒子說:
禮,人之干也。無禮,無以立。吾聞將有達者曰孔丘,聖人之後也……我若獲沒,必屬說(南宮敬叔)與何忌(孟懿子)於夫子,使事之,而學禮焉,以定其位。
於是,孟懿子與南宮敬叔師事仲尼。這一年是魯昭公二十四年,孔子三十四歲,這兩個小兄弟十三歲。弟兄二人同生於昭公十二年,可能是雙胞胎。
孟僖子兩個兒子的到來,還給孔子帶來了一次很好的問學機會。
一車兩馬
孔子曾經到宋國去學習殷商之禮,曾經到鄭國向子產學習,入魯國的太廟做助祭,也能做到「每事問」。他在魯國學的主要是周禮,但是周禮的大本營,首善之地,畢竟是在周王朝的國都啊!此時的周王朝國都在洛邑,就是今天的洛陽附近。而且在那裡,還有一個高人,誰呢?老子。
孔子早就想到洛邑向老子求教,可是距離太遠,沒有人贊助,他自己不能步行前去。現在有貴族來做弟子了,機會也就來了。他就跟南宮敬叔說:「我想訪問周,向老子請教,你能不能夠跟國君說一說,讓他支持一下?」南宮敬叔找到了魯昭公,把孔子的意願說了。魯昭公當即決定給他一輛馬車,兩匹馬,還給他派了一個人,除了一路上照顧孔子之外,兼做保鏢,以確保出行安全。孔子另外還帶了一個人,《史記》說帶的就是南宮敬叔。現在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說南宮敬叔當時才十三歲,不大可能,應該是另外一個學生。就這樣,三個人出發到洛邑去了。
魯昭公對孔子的確非常好,他在孔子人生的兩個最關鍵的時刻,都幫了孔子。孔子二十歲生了兒子的時候,魯昭公給他送了一條鯉魚。現在,又給他支持,讓他去周問道於老子。
魯昭公的這兩次相助,都是在孔子特別需要的時候,而且都有象徵意味:
「一條鯉魚」,象徵著國家、政府對孔子身份、地位的肯定。由此奠定了孔子在魯國的地位,並為他以後的發展鋪平了道路,搭起了上升的階梯。
「一乘車、兩匹馬、一豎子」,象徵著國家、政府對孔子創辦的私學的肯定、承認和支持。孔子所辦,雖為私學,卻獲得了公家的首肯。
更重要的是,孔子得到老子這樣飽經風霜、閱歷豐富的高人指點,對於他這么一個三十而立、雄心勃勃、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來說,非常重要,非常及時。
魯昭公實際上是一個很軟弱的國君,他後來還被「三桓」趕出國,流亡在外七年,最後客死他邦。但死後被謚為昭。昭的意思就是明白人。我們看他幫助孔子,說明他在一些事情上還是很明白的。魯昭公被「三桓」掣肘,實在是他人生的悲劇。而孔子對魯昭公,一直心存感激。
把智慧藏起來
孔子到了周,見到了老子,向他學禮。
據說,孔子見老子,向他求教,大概是孔子先侃侃而談,向老子展示了一下自己對於歷史文化的見解。老子說:「你所說的那些人,他們的骨頭都已經腐爛了,只是他們的言論還在罷了。君子如果時運好,得到明君的幫助,就可以出來做官,做一番事業;可是如果時運不濟,沒有明君,那就不妨隨波逐流,一切聽之於命運。」
這是老子對孔子講的第一句話。
這話對三十四歲的孔子而言,不啻是醍醐灌頂,又如同當頭棒喝。此前的孔子,以孤貧之身銳意進取,不折不撓地向著既定目標前行。老子這樣的話,一定是他以前沒有想到的。
老子提醒他:知道進,還要學會退;知道勇,還要學會怯;知道直行,還要學會迂迴;知道堅定,還要學會靈活……
孔子能夠有今天,就是靠他那一股不屈不撓的精神。但是到了這個境界,就必須由老子這樣的人,來給他講生活這枚硬幣的另一面。這種教導,對孔子來說是及時而又非常有益的。從此以後,孔子思想裡面,可見諸多老子的痕跡。我們讀《論語》,讀著讀著就會發現老子的影子。
《論語?泰伯》:
子曰:「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論語?衛靈公》:
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論語?憲問》: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
老子接著對孔子說:
「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這句話里,有兩個關鍵詞:藏和愚。什麼叫愚?愚就是藏。把智慧藏起來不就像愚了嗎?所以孔子後來對顏回講過一句話,就是: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把智慧藏起來,把才華藏起來,把志向藏起來,把理想藏起來,韜光養晦,和光同塵。這是老子的道家智慧,孔子也有這種智慧。我們不能不說,這個跟老子有關。
不過,《老子》中「愚」字共出現三處三次,全是褒義詞。《論語》里,「愚」字出現七處九次,基本上都是否定的貶義詞,但是唯有一處兩次,卻是褒義詞:
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說,衛國大夫寧武子這個人,在國家有道的時候,就聰明;當國家無道的時候,就愚笨。他那聰明,別人趕得上;他那裝傻的功夫,別人可就趕不上了。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聰明,就是愚笨;有一種愚笨,實際上是一種別人難以企及的聰明——愚不可及。顯然,孔子對「愚」字的褒義用法,與老子有關。
最後,老子教導孔子:
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傲慢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戒除自己身上的驕氣、傲氣,戒除自己身上過多的慾望、過大的志向。慾望太多了不好,志向太大了不好。太驕傲了不好,太傲慢了不好,太鋒芒畢露了不好。
句句都是針對孔子當時的狀態和心態。我們可以從中想像到,三十而立的孔子,是何等意氣風發、鬥志昂揚!是何等志向遠大、理想崇高!是何等意志堅定、自信自負……這都是年輕人的優點,沒有這些,註定不會有所成就。但是,如果僅僅這樣,而缺少適度的彈性、適度的退守、適度的淡泊,也不會成為大才。
一個人,二十來歲時如果不意氣風發銳意進取,不會有出息。一個人,到了三十來歲,還只是意氣風發而沒有理性冷靜的頭腦,也不會有出息。
後來,孔子骨子裡的從容淡定,何嘗不是受老子的啟發?老子提倡損之又損之道,孔子也一樣贊成。
學做減法
有一天,孔子帶著弟子到魯桓公的廟里去參觀,看到廟里有一個很奇怪的東西,傾斜在那裡。孔子就問管廟的人:「這是什麼?」
管廟的人告訴孔子:「這是宥(yòu)坐之器。」
什麼叫宥坐之器?就是國君座位右邊放的一個器具。我們都知道有座右銘,其實古代除了座右銘之外還有宥坐器。座右銘是通過文字來對我們進行提醒、告誡,宥坐器是通過這種器物的形象來對我們進行告誡。
當孔子得知這是宥坐之器後,就說:「哦,既然是宥坐之器,那我知道,當它裡面沒有裝水的時候,它是傾斜的;你把水裝到一半,裝到正中間的時候,它是端正的;裝滿的時候,它就傾覆了。」
孔子轉身對弟子們說:「試驗一下,往裡面裝水。」
當水裝到一半時,這個宥坐器果然端端正正地立了起來。
孔子說:「再往裡面裝。」
水滿的時候,宥坐之器果然一下子又傾倒了。
於是,孔子對弟子們說:「小心啊,萬物都是這樣。一旦自滿就一定要傾覆,一旦驕傲就一定要倒台。」
子路說:「老師啊,既然這樣,我們如何才能讓人生完滿,並保持完滿而不傾覆呢?」
孔子說:「你記住四句話: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
聰明要用愚笨來守;功勞要用謙讓來守;勇敢要用畏怯來守;富有要用謙卑來守。
孔子說:「這就是損之又損之道。」
什麼叫損?損,就是減損。孔子實際上在告訴我們,人生要學會做減法。我們總是想著往我們的人生中填充什麼,務求填滿,做加法;實際上人生更重要的是做減法。一個完滿的人生,幸福的人生,不是看你有了什麼,更多的是看你沒有了什麼。
一個人有了錢就幸福嗎?有了權就幸福嗎?這些東西有了未必就幸福。但是,有一些東西沒有了,我們就會幸福。這東西就是浮躁、焦慮、貪欲、嗔怪,蠅頭小利的競爭之念,種種庸俗人生的得失之憂。這些東西沒有了,心裏面達到一種平靜,那可能真是幸福。所以我們說人生要學會做減法,這就是損之又損之道,這是道家告訴我們的,是老子告訴我們的,同時,也是孔子告訴我們的。
孔子性格中的彈性,與世周旋,何嘗沒有老子的影響?孟子至剛,莊子至柔,唯孔子至剛而至柔。其剛,乃自身氣質;其柔,老子有以教之。
優秀更危險
孔子要回魯國了,臨走之前向老子辭別,老子給孔子送行,說:「我聽說有錢的人就給別人送財產,仁德的人就給別人送教導。我沒錢,我就冒充一下仁德的人,送你幾句話吧。」第一句話是:
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
一個人很聰明,能明察秋毫,很好。可是老子說,聰明深察的人,往往比那些笨人更容易招來殺身之禍。為什麼?他喜歡議論別人。為什麼聰明人好議論人呢?因為他聰明,他明察秋毫,別人一點毛病,他就看見了,看見了就忍不住要說,說了就得罪人,這不就很危險嗎?
第二句話是:
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
一個人知識廣博,能言善辯,胸襟開闊,知識豐富,很好。可是老子又說「危其身」,它會經常讓你處在危險之中。為什麼呢?因為這樣的人,喜歡揭發別人的隱私啊。
可以說,孔子從十有五而志於學,到三十而立,在這一個過程裡面,就是在讓自己成為一個聰明深察、博辯廣大的人。所以,老子對孔子臨別贈言中的「聰明深察,博辯廣大」八個字,講的就是孔子。
人生需要有這么幾個過程:首先要讓自己聰明起來,接著就是要善於把這個聰明藏起來。三十歲以前,孔子讓自己達到了「聰明深察,博辯廣大」;到這個時候,老子告訴他,做到這一點很了不起,但是要注意它背後隱藏的危險。
緊接著老子又對孔子講了第三句話:
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
不要太堅持自己。做兒子,要學會聽父親的;做臣子,要學會聽國君的。
老子對孔子的這些教導,孔子後來也教導給了他的弟子。孔子弟子子貢,就特別聰明,特別善辯,也有「聰明深察好議人」的毛病。
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子貢喜歡批評別人。孔子說:「你端木賜天天說這個人不好,那個人不好,你就那麼好?我可沒有時間盯住別人的弱點,我自己改正自己的弱點還來不及呢。」在孔子對子貢的教導里,我們是不是看到了老子的影子?所以,孔子要求我們修養自己,對別人私德上的缺點一般不做過分的批評。公德不好要批評,私德有缺要寬容。
老子是龍
比如孔子講過這樣的話:「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看到比自己強的人應該想著跟他學;看到比自己差的人不是去指責他,而是要趕緊反省自己:自己會不會也有這樣的毛病?矛頭對自己,不要對別人。
實際上,這還是老子的思想。老子說:「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師;不善人不是我們批評的對象,而是我們用來對照的鏡子。在鏡子中看到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
孔子離開老子,回來的路上,學生問他:「老師,您這次見了老子,覺得老子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啊?」
孔子說:「天上的鳥會飛,地上的獸會跑,水中的魚會游。飛的鳥,我知道怎麼辦,用箭射;游的魚,我知道怎麼辦,用鉤釣;跑的野獸,我也知道怎麼辦,用網抓。可是對老子,我真的沒辦法,因為他既不是天上的飛鳥,又不是地上的走獸,還不是水中的游魚。他是什麼呢?他是一條龍。」
這就是孔子對老子的評價。
孔子在周,不僅見到了老子、萇弘,虛心受教,有一天他在周始祖後稷的廟中還見到一個金人,也讓他大為感慨。他們看見廟堂右邊的台階前有銅鑄的人像,嘴巴被封了三層。銅人的背上刻著:「這是古代言語謹慎的人。警戒啊!不要多說話,多說話就多招致失敗;不要多生事,多生事就會招致更多的禍患。」
孔子從洛邑學成歸來後,有什麼樣的變化呢?司馬遷在《孔子世家》中說:「弟子稍益進焉。」就是說孔子的私學辦得更好了,來求學的人更多了。也說明孔子的學問又提高了,境界又提升了,名聲更響亮了,私學的規模更大了。
可是,不久魯國就發生了一件大事。這件大事直接跟孔子特別感激的人魯昭公有關。剛剛看過三緘其口金人的孔子,卻並沒有沉默。
H. 孔子「問道」於老子,當年他們究竟談了什麼
他們談論的,應該是《易經》。談及中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思想家,毫無疑問就是儒家鼻祖,聖人孔子。孔子創立儒家,數千年來,收攬了無數信徒和擁簇,已經成為了當代中國人精神生活和思想文明的一部分。當年孔子在道家鼻祖老子“西出函谷關”之前,曾經主動找上門“問道”於老子。一番長談,據說兩人都是收獲頗多。孔子和老子到底談論了什麼呢?
除此之外他們的最大相似之處就是《易經》。老子的《道德經》在很大程度上就借鑒了周文王《易經》的思想,而孔子在拜別老子之後,也開始了對《易經》的考證。史書中說,“孔子五十始修易”;可見這和他“問道老子”有著時間上的先後順序。所以,他們談論《周易》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I. 關於孔子拜訪老子的故事
孔子一生曾兩次拜訪老子
老子至少要比孔子大十多歲,也比孔子出世出名的早,據說老子十六歲就在周朝為「國家圖書館館長」了。老子自幼勤學好問,十三歲就超過了師傅商容並被薦去周首都周太學深造,十六入朝為官,成就日日精進,聲名遠播。孔子這時在魯也小有名氣,招徒開壇,聽說國都里有個大賢人老子,就帶弟子南宮敬叔一起去會會他。
老子熱情招待並教大道禮樂,孔子受益匪淺,數日後將拜別。老子贈言道:「吾聞之,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貴,無財以送汝;願以數言相送。當今之世,聰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難而幾至於死,在於好譏人之非也;善辯而通達者,其所以招禍而屢至於身,在於好揚人之惡也。為人之子,勿以己為高;為人之臣,勿以己為上,望汝切記。」孔子頓首:「弟子一定謹記在心!」
送別之即,還有一段非常精典的對白,顯示了儒家與道家思想的碰撞,摘錄如下:
行至黃河之濱,見河水滔滔,濁浪翻滾,其勢如萬馬奔騰,其聲如虎吼雷鳴。
孔丘佇立岸邊,不覺嘆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
聞孔丘此語,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於仁義之間,則本性羈絆。功名存於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慾留於心,則煩惱之情增。」
孔丘解釋道:「吾乃憂大道不行,仁義不施,戰亂不止,國亂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暫,不能有功於世、不能有為於民之感嘆矣。」
老子道:「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無、所以榮、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國則自治,人則自正,何須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哉?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則違人之本性遠矣!猶如人擊鼓尋求逃跑之人,擊之愈響,則人逃跑得愈遠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黃河,對孔丘說:「汝何不學水之大德歟?」
孔丘曰:「水有何德?」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孔丘聞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頓開茅塞也: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此所以為上善也。」
老子點頭說:「汝可教也!汝可切記: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守信也;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物也;以載則浮,以鑒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不舍晝夜,盈科後進,善待時也。故聖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汝此去後,應去驕氣於言表,除志欲於容貌。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於大街,誰敢用你?」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淺,終生難忘。弟子將遵奉不怠,以謝先生之恩。」說完,告別老子,與南宮敬叔上車,依依不捨地向魯國駛去。
回到魯國,眾弟子問道:「先生拜訪老子,可得見乎?」
孔子道:「見之!」
弟子問。「老子何樣?」
孔子道:「鳥,我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游;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縛之,游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於龍,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雲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